南京大學校訓是什麼:誠樸雄偉,勵學敦行
南京大學是我國為致力解決國計民生為調整科研結構鼎力推進科研事情確立的科學研究中央他以“增強應用、注重基礎、生長邊緣、促進團結”為目的,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領會一下南京大學的歷史吧。
南京大學以三江師範學堂籌建的1902年作為學校建校時間。南京大學主源為中央大學,次源為1952年主體併入的金陵大學。金陵大學從1888年匯文書院確立,至1952年取消建制主體與南京大學合併,歷經64載春秋。
三江師範學堂
1902年5月,張之洞與其密友、時任兩江總督的劉坤逐一起向清廷上奏,呈請在兩江總督署江寧(即南京)辦一所師範學堂,同年最先籌建三江師範學堂。教員一部門約請中國學者,另一部門則從日本聘來,開了南京現代意義的高等學府之先河。
兩江師範學堂
1905年,三江師範學堂易名兩江優級師範學堂。李瑞清出任兩江師範學堂監視(校長)。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為校訓,鼎力提倡科學、國學和藝術教育,在高校首創藝術系科,為中國培育了第一代近代化的美術師資和藝術人才。辛亥革命前後,政局動蕩,學堂曾一度停辦,1914年8月續辦。
南京高等師範學校
1914年8月30日,江蘇巡按使韓國鈞委任江謙校長籌備南京高等師範學校,“蘇省原有兩江師範學校,前因軍興中輟,現在大局已定,亟應由省續行開辦,以儲師資”,兩江師範學堂乃得以改設,成為南京高等師範學校。
1915年設立中國第一個體育科,為中國高等體育教育的劈頭。1917年設立商科,1918年10月,中國科學社設在南高師,主要成員多在南高、東大任教,他們多是將各自領域西方現代科學系統引入中國的先驅,因而南京高師被稱為“中國現代科學大本營”、“中國自然科學的發祥地”。1921年遷至上海擴充為商科大學,是中國第一所商學院。在中國現代科學的早期,半數以上的在國際頂尖科學雜誌揭曉研究功效的中國科學家是南京大學的教職或結業生。
國立東南大學
1920年,在南京高等師範的基礎上又組建了國立東南大學。“南高師”與“東大”共處統一校園,資源共享。1923年7月,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牌撤去,南高正式併入東大,遂稱之為國立東南大學。
1920年4月,郭秉文在校務集會上提出“確立南京大學”的建議,聯名致書相關部門,“擬就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址及南洋勸業會舊址,建設南京大學,以宏作育”,但由於種種緣故原由,這一提議並沒有獲得批准。12月7日國務集會全體通過,贊成以南高師各專修科為基礎籌備大學,命名為國立東南大學。1921年國立東南大學正式招生開辦,郭秉文、蔣維喬等先後執掌校政。
1920年,正式招收8名女學生入學,在中國國立高等學府中首開“女禁”,引領男女同校之風。竺可楨為南京大學60周年校慶題詞:“東南學府,為國之光。男女同校,惟此首創。外御強敵,內抑虎豹。天下有道,黌舍乃昌。”
1920年9月執行選科制與學分制,開設必修及選修課,修畢一定學分方可結業。這些改造逐步為天下教育界所接納。最早在中國開展現代學術研究,確立了天下最早期的現代科學研究實驗室,成為中國最早的以大學自治、學術自由、文理為基本兼有農工商等專門應用科、集教學和研究於一體為特徵的現代大學,被稱為“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那時在國際上被以為是中國最優異的大學。國際教育會東方部主任孟祿評價其為“中國政府設立的第一所有希望的現代高等學府”、“中國最有生長前途的大學”,未來之蓬勃可頡頏天下最佳大學。
1921年10月,柳詒徵、劉伯明、梅光迪等人確立學衡社,1922年1月開辦《學衡》月刊,睜開現代中國文化中興運動,其間成為中西學術文化交流的中央,海內外着名學者多來校講學,譽為“東方教育的中央”。
1923年8月,因經費主要,東大停辦工科,工科與河海工程專門學校合組為河海工科大學。
令學子心動的上海大學最好的專業是什麼
國立第四中山大學
1927年,國民政府確立,教育行政委員會經由通盤思量,執行大學區制,國立東南大學、河海工科大學、上海商科大學、江蘇法政大學、江蘇醫科大學以及江蘇境內四所公立專門學校的9所公學合併,在首都南京改組易名“國立第四中山大學”,以紀念孫中山先生及北伐軍攻克的第四座歷史文假名城。
國立江蘇大學
學校更名第四中山大學后,教育界人士普遍以為中山大學不止一處,不易識別。1928年國民政府頒行《大學區條例》,要求“各省大學依據各地名名之”,劃定改第四中山大學為江蘇大學。於是,1928年2月更名為“江蘇大學”。此令一出,馬上招到寬大師生的否決,他們以為這樣的更名“既不足以冠天下中央之學府,又不足以樹首都聲教之規模”。全校師生群情激怒,組成“改定校名請願團”,要求政府遵照英國倫敦大學,法國巴黎大學等的做法,將校名改為“國立南京大學”。但國民政府執意要改江蘇大學,最後照樣命名為江蘇大學。
國立中央大學
1928年5月16日,國民政府行政院作出決議,“江蘇大學”改稱“國立中央大學”,張乃燕仍為校長。
1927年9月,中華自然科學社在校始創。1939年,潘菽、梁希、金善寶等着名教授在該校提議確立“自然科學座談會”,1944年改建為中國科學事情者協會。1945年,為紀念抗戰勝利,“自然科學座談會”更名為“九三座談會”,隨後更名為九三學社。1958年,以源於該校的中國主要科學整體為基礎在北京組建中國科學手藝協會。
1932年,柳翼謀、繆鳳林、張其昀等人,傳承、發揚中國學統,以弘揚中華文化和昌明天下最新學術為任,結為國風社,開辦《國風》學刊。9月,設於上海的商學院、醫學院自力,1935年在南京重修醫學院。
1937年7月抗戰發作,學校順遂西遷入川,校址設在重慶沙磁區沙坪壩松林坡,史稱“重慶中央大學”。1945年8月抗戰勝利后,吳有訓出任校長。1946年11月1日在京(那時南京的簡稱)開學。全校設文、法、理、農、工、醫、師範七個學院,為天下院系最全、規模最大的大學。憑證1947年的統計,全校教職員1266人,學生4066人。其規模之遠大,學科之齊全,師資氣力之雄厚,均居天下各大學之首,因而有“民國最高學府”之稱。
1940年前後,該校學生先後創刊《太公報》和《大學新聞》。
國立南京大學
1949年5月7日,南京市軍管會主任劉伯承、副主任宋任窮派員接受國立中央大學。8月8日,國立中央大學更名為國立南京大學,12日確立國立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
南京大學
1950年10月10日,接華東軍政委員會通知,校名去“國立”兩字而徑稱“南京大學”。校長周鴻經去職。
1951年7月,南京大學改校務委員會製為校長制,潘菽任校長。這一階段,學校憑證“維持原有學校,逐步舉行改善”的事情目的,通過一系列起勁穩妥的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辦學偏向,明確了教學與科研相連繫的目的和民主集中制的嚮導體制,為日後的生長奠基了基礎。
1952年7月舉行院系調整,南京大學調整出工學、農學、師範等院系確立南京工學院、南京農學院、南京師範學院等院校以及組建有關院校相關係科。保留文、理學院,主要併入金陵大學文、理學院,校址從四牌樓2號遷至鼓樓原金陵大學校址,成為文理綜合性大學。
1956年12月,潘菽率心理系師生遷到北京組建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次年郭影秋接任校長,1963年匡亞明任校長。1966年文革發作,教學事情受到損壞,本科生住手招生6年,研究生住手招生12年。那時南京大學以被稱為曾是“國民黨反動派的高等學府”、“國民黨的文化中央”等理由而受到特其餘襲擊。
1976年,南大在校師生率先提議旨在否決和竣事文革的南京三·二九事宜”,為四五運動的先聲,南京反文革勢力運動,影響天下。
1978年5月,哲學系青年西席胡福明揭曉了《實踐是磨練真理的唯一尺度》,引發天下真理尺度問題大討論,拉開了現代中國頭腦解放的序幕,推動了鄧**嚮導開創的中國改造開放時代的到來。
1978年5月,匡亞明復任校長,1984年8月,曲欽岳任校長。
1993年,南京大學浦口校區投入使用(2009年成為金陵學院校園)。
1994年,南京大學被確定為國家“211工程”重點支持的大學。
1999年,南京大學進入國家“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行列。
2006年,再次簽署重點共建南京大學的協議。
2009年10月,南京大學仙林校區啟用。仙林校區按設計和鼓樓校區協作分工,成為南京大學主校區。
2011年,江蘇省簽署協議繼續重點共建南京大學。
【竣事語】南京大學(英文:Nanjing University),開辦於1902年,是一所源遠流長的高等學府。前身是三江師範學堂,歷經多次變遷,1949年,“國立中央大學”易名“國立南京大學”,翌年徑稱“南京大學”。
你可能也喜歡:
中國農業大學校訓:育天下之英才,解民生之多艱
中國重點高校之中國農業大學歷史簡介
中國飲食文化的意義,你知道嗎?
什麼是玄門,玄門文化的基本意義
人民大學有幾個校區,各校區的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