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城市文化 正文

清華大學的校訓是什麼,清華大學校訓的由來

令校園生活更豐:上海大學有什麼社團

  校訓是每一個學校都要遵照的一句話,所有的學校都有着自己的校訓。清華大學身為一個百年大學履歷了許多的風風雨雨,校訓一直秉持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尺度。這一校訓一直延遲至今,這八字更被制訂為校徽。

  那麼,本期一起領會一下清華大學校訓的由來。

清華大學校訓的由來是什麼?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泉源於《周易》的兩句話: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一句是“陣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民國時期,梁啟超在清華大學任教時,曾給那時的清華學子作了《論君子》的演講。

  他在演講中希望清華學子們都能繼續中華傳統美德,並引用了《易經》上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話語來激勵清華學子。往後,清華人便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8個字寫進了清華校規,厥後又逐漸演釀成為清華校訓。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源於周易乾坤二卦,卦辭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陣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緣民國三年冬,梁啟超先生來校演講,講題為“君子”,即以此辭為中央內容,激勵清華學子勤苦圖強,並把此二卦辭作了如下的詮解:

  “乾象言:君子自勵猶天之運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且學者立志尤須堅貞強毅,雖遇流離失所,再接再厲;若或見利而進,知難而退,非大有為者之事,何足取焉。人之生子世猶舟之航海,順風逆風,因時而異。如必順風爾後帆,登陸無日矣。”

上海大學有幾個校區,上海大學各校區分佈

  “坤象言:君子接物器量,寬厚猶大地之博,無所不載。君子責己甚厚,責人甚輕。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蓋惟有容人之量,處世接物,坦然無所芥蒂,望之儼然,此以是為厚也,此以是為君子也。”

  接着,梁先生又引申勉勵清華學生說,“清華學子,薈中西收新文明,改良我社會,促進我政治,所謂君子人者,非清華學草,今日之清華學子,未來即為社會之之鴻儒,集四方俊秀,為師為友,相磋相磨,他年遨遊外洋,吸楷模,語、默、作、止,皆為國民所仿效,設或不慎壞習,慣之傳行,急如暴雨,則大事僨矣。深願及此時機,崇德修學,勉為真君子,異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瀾,作中流之砥柱,則民國幸甚矣!”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陣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兩句意謂:天(即自然)的運動強項勁健,響應於此,君子處世,應像天一樣,自我力爭提高,堅貞堅卓,勤苦圖強,永一直息;大地的氣焰厚實溫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譯為:君子應該像天宇一樣運行不息,縱然流離失所,也再接再厲;若是你是君子,接物器量要像大地一樣,沒有任何器械不能承載。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要人們效法天地,在學、行各方面不停去起勁。傳統文化強調“天人合一”,人源於天地,是天地的派生物,以是天地之道就是人生之道。古代不少學者,能深刻體認這種精神並自覺加以踐履,如孔子,自述“勤苦忘食,樂而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孔子有一次在河畔對學生們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就是激勵他們效法自然,珍惜時光,起勁進取。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思是天地萬物在剛健穩固且永一直息的運轉,要想做個有作為的人就得效仿天體的運行,擁有振奮向上、起勁向上的陽剛秉賦;自強不息,清華人的頭腦精髓,它也激勵着成千上萬的清華人自強不息,生生不息;清華的祖輩就是靠着這四個字才有了清華的今天;

  “陣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即大地的厚實承載着萬物,要想做個有作為的人也得效仿大地的寬厚,使自己擁有胸懷寬闊、人品高尚的陰柔品質。“一陰一陽謂之道”,這樣陰陽共濟,剛柔並存,才是完善的人性。清華人就是憑着這2句話,自強不息,祖祖輩輩的清華人有了這兩句的激勵,才有了今天的清華。

  【竣事語】每小我私人的一生都有着自己應該遵照的座右銘,縱然並沒有那麼深奧的寄義,並沒有那麼精彩的辭藻,也依舊是自己一生的陪同。清華的校訓更是許多清華學子們的座右銘。

你可能也喜歡:
校園文化指南,清華大學有哪些專業
清華大學有什麼景點,清華大學最美的景點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什麼地方,是什麼學校
【都會文化】北京歷史文化知識大全

名牌大學之中國人民大學的歷史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