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最高的樓叫什麼,揭曉深圳高樓排名
梅州圍龍屋是一種極具嶺南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修建,它具有深摯的客家文化內在,是客家文化的主要象徵,更是廣東文化的主要代表,今天我們就來領會被譽為“天下民居修建奇葩”的梅州圍龍屋。
梅州圍龍屋始於唐宋,盛行於明清。因戰亂飢荒逐漸南遷的客家人,為防止盜賊的騷擾和當地人的傾軋,選擇邊遠的丘陵地帶或斜坡地段製作起了圍龍屋。
圍龍屋接納的是中原漢族修建工藝中最先進的抬梁式與穿斗式相連繫的身手,以“一進三廳兩廂一圍”為主體結構,其修建形式有磚瓦和特殊土坯兩種。客家工匠們在土中摻石灰,用糯米飯,雞蛋清作粘稠劑,以竹片,木條作筋骨,夯築起這些高峻堅硬的土樓。
圍龍屋內劃分建有多間卧室、廚房、巨細廳堂及水井、豬圈、雞窩、茅廁、客棧等生涯設施,通俗的圍龍屋佔地8到10畝,而大圍龍屋的面積甚至可達30畝以上,建好一座完整的圍龍屋往往需要五年、十年,有的甚至更長時間。
圍龍屋的主體是堂屋,堂屋後面則修建半月形的圍屋,與雙方橫屋的頂端相接,將正屋圍在中央。圍龍屋多依山而建,整座屋宇跨在山坡與平地之間,形成前低后高、雙方低中央高的雙拱曲線。屋宇層層疊疊,從屋后最高處向前看,是一片坦蕩的遠景。從高處向下看,前面是半月形池塘,後面是圍龍屋,兩個半圓相合,籠罩了正屋,形成一個圓形的整體。
文山壯族有什麼玩的地方,值得一去
圍龍屋的中軸線房間為龍廳,正對上堂祖龕,是存放公共物品的保管廳。在圍屋與正堂之間有一塊半月形曠地,稱“化胎”。“化胎”的斜面並不鋪平,而是蒔植花木或用碎石鋪砌,寓有龍氣不會閉塞而化為胎息之意,是全屋的風水寶地。
屋前必有半月形池塘,屋后必有半月形化胎,這就是梅州圍龍屋的第一大特點。兩個半圓形同陰陽兩儀,圍繞着方正的堂屋,寓意“天圓地方”、“天人合一”的哲學頭腦。而在正屋與化胎之間,一樣平常還會開一深溝,作為圍屋與正屋的分界,其作用在於有利排水,以免正屋濕潤。
梅州圍龍屋第二大特點就是中軸對稱,主次有序,以廳堂為中央組織院落。在中軸線上,分為上、中、下三堂,上堂主要為祭祀場所;中堂為議事、宴會場所;下堂為婚喪禮儀時樂壇和轎夫席位。上堂與中堂、中堂與下堂之間左右兩廳,為南北廳。亦稱“十字廳”,是公共會客廳。並排在上、中、下三堂兩側的房間為正房;中堂與下堂先靠橫屋的正房為花廳,是本族子弟念書場所,內設小天井、假山、花園等。圍屋前面與池塘之間的園地,可作為曬穀場。
梅州圍龍屋另有一個特點就是整體遵照“網狀風水”,幾十座圍龍屋犬牙交織,成網狀漫衍在池塘邊,在整體造型上,圍龍屋就是一個太極圖。而一座圍龍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偉大碉堡,兼顧堅硬性,平安性,封鎖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形成一個自給自足、自得其樂的社會小群體。
現存的梅州客家圍龍屋,遍布梅州二區一市五縣。其中以興寧市最為集中,近5000多座佔了梅州6縣2區總數目的一半,是梅州的圍龍王國,梅縣區、梅江區、大埔縣也有不少價值高、規模大的圍龍屋留存。
竣事語:梅州圍龍屋反映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傳統宗族看法和團結相助的傳統美德,其修建設計考究修建物體與自然地形的協調統一,更是古代陰陽頭腦的投射。它四處展示了客家的人文歷史,閃灼着絢爛的人文精神,不愧是東方一顆璀璨的明珠。
你可能也喜歡:
什麼是玄門,玄門文化的基本意義
空門廟宇凈地,廣東弘法寺在那裡
唯一無二的特產:嶺南三秀都是什麼
嶺南文化的特點,嶺南文化元素有哪些
終南山在哪裡,關於終南山的故事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