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城市文化 正文

中國絲綢之路上的亮點:敦煌文化的特點

關於桂林山水的諺語: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早在兩千多年前秦漢時期有這麼一個地方他是印度、伊斯蘭、中國希臘、印度文化的交匯點,在歷史的遺留中它為我們帶來了極具震撼里的筆畫藝術及鐫刻藝術,更是文獻的寶庫。那麼今天小編要為人人帶來的就是區域文化中敦煌文化的特點,希望人人能夠喜歡。

區域文化

  敦煌文化藝術又稱莫高窟文化藝術,被稱為東方天下的藝術博物館。它保留了公元四世紀到十世紀的洞窟735個,彩塑三千餘身,壁畫45000平方米,唐宋木構修建五座。新中國確立后,國家在這裏確立了敦煌文物研究所(后改為敦煌藝術研究所),最先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珍愛、研究事情。

  敦煌,一個神聖的名字。敦煌是多種文化融匯與撞擊的交織點,是藝術的殿堂。那些公元4至11世紀的壁畫與雕塑,帶給人們極具震撼力的藝術感受。敦煌又是文獻的寶庫。在這數以萬計的赤軸黃卷中,蘊藏着厚實的文獻資源,華文、古藏文、回鶻文、于闐文、龜茲文、粟特文、梵文,文種繁多。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哲學、宗教、文學、民族、民俗、語言、歷史、科技等普遍領域。

  1900年陰曆5月26日,一個值得記着的日子,在敦煌莫高窟發現了這個藏經洞,那些古代文獻赫然堆滿整個窟室。由此,發生了一門天下性的學科--敦煌學。1910年,敦煌藏經洞劫餘文獻運藏京師圖書館(今國家圖書館前身)。現在,藏經洞發現已經整整一百年了,中國國家圖書館作為天下上珍藏敦煌遺書最多的單元,以其厚實的館藏,為敦煌學的生長作出了主要孝順。

仁義衚衕的故事概括,仁義衚衕的由來

  中國國家圖書館和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舉行的紀念敦煌藏經洞發現一百周年專題文獻展覽,旨在展現敦煌遺書的流散歷史,展示敦煌遺書的風貌及內在,先容敦煌遺書的珍愛與研究現狀。這對於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推動天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促進敦煌學的研究。對於有用珍愛和充實行使敦煌文化遺產,動員我國西部區域文化事業生長,以及引發社會民眾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有着主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敦煌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秦漢之前,這裏棲身着月支、鳥孫等民族。西漢初,漠北的匈奴趕走月支,佔領敦煌。元狩二年(前121)西漢軍隊打敗河西匈奴,敦煌與河西走廊歸入西漢王朝疆土。元鼎六年(前111)西漢在敦煌設郡,與酒泉、張掖、武威並稱河西四郡。

  在敦煌之北修築了長城,在西部設立了陽關、王門關。往後,敦煌成為西域進入河西走廊與中原的門戶和軍事重鎮。為了牢固敦煌的戰略要地,政府從內地移民來此定居,調遣士兵屯田戎守。西漢王朝對敦煌的謀划與開發,確立了敦煌在歷史上的主要職位。

  經由東漢王朝與曹魏政權的繼續謀划與開發,敦煌在較長時期內保持相對穩固,成為絲綢之路上一處主要的商品生意中央和糧食生產基地。中原文化在這裏生根和生長,儒家經典獲得流傳。發生於印度的釋教文化也傳到了敦煌,西晉時號稱“敦煌菩薩”的譯經大師竺法護及其學生在此譯經傳教。

您可能也喜歡:
中國飲食文化的優點是什麼?
北京文化十大特色你知道若干?
客家文化特點:在漫長的歷史遷徙中發生
荊楚是什麼意思:因楚國和楚人而得名

什剎海煙袋斜街的由來,煙袋斜街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