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城市文化 正文

普及天下各地的一條街:中山路的來源

明代的福建籍陶瓷大師:何朝宗作品鑒定

  閑步在中山路,人們不僅能感受到市場經濟猛烈競爭的脈博,而且還能品嘗到社會主義文明新風的芬芳。那麼人人知道為什麼天下各地都市有一條中山路呢?不知道的話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領會一下吧。

廈門中山路

  中山路,為中國都會中較為常見路名之一。為紀念中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故以“中山”命名。中山路最早泛起在南京、廣州、上海,厥後,天下各地大巨細小許多都會相繼將原有或新建、改建的主要蹊徑用中山路命名。

  天下除南京和上海的中山路為在1927年(民國十六年)南京國民政府確立之後興建的,廣東省中山市的中山路是在上世紀80年月改造開放之後新辟以外,其他都會的中山路主要都是將原有的蹊徑重新命名、演化而來的,這個時期一樣平常是在抗戰勝利后的1946年左右。

南京中山路

何朝宗大師的傳人:蘇學金作品怎麼鑒定

  天下各地的一條街:最早的中山路
  南京的中山路是為迎接孫中山先生靈柩而建,並由此而得名。1928年,國民政府統一天下后不久,就最先籌備將孫中山先生遺體由北平移至首都南京,首都建設委員會設計修築一條迎靈大道,並將向陽門更名為中山門。中山門東至中山陵,稱為陵園路,西往長江邊的中山碼頭稱為中山路,也就是現稱的“中山大道”。1933年,以鼓樓、新街口為節點,將中山大道分為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東路三段,全長近13公里,是南京第一條以柏油鋪設的馬路。

  現在中山大道是一道亮麗的民國修建景物線,蹊徑兩旁栽種有參天的法國梧桐,那時國家主要機關坐落在旁,例如國民政府水師部、國民政府交通部、國民政府聯勤總部、鼓樓醫院、國民政府司法院舊址、中央飯館、國民黨中央黨史史料院陳列館舊址、中央博物院、勵志社舊址等。1949年後,新街口以南的中正途更名為中山南路,中山系組成南京主城蹊徑的基本框架,被稱為“民國子午線”。

  中山路位於南京市中央,是一條長2公里,寬40米的南北向交通幹道。南起新街口廣場,北至鼓樓廣場,與北面的中央路和南面的中山南路組成南京市的南北偏向主軸線。該路與長江路-華僑路、珠江路-廣州路、學府路等幹道相交。

  1929年興建,是從下關中山碼頭直到中山陵全長20公里的迎陵大道的一部門。全路寬闊筆直,兩旁各有兩排高峻的懸鈴木(法國梧桐),鬱郁蔥蔥,遮天蔽日。南段是中華第一商圈——新街口商圈的一部門。1990年月以後,全路兩側多已改建為高層修建,僅留存少量民國修建。

您可能也喜歡:
廈門中山路最近的碼頭,通往差異景點的選擇
與騎樓大同小異的廈門中山路修建氣概
中國飲食文化的優點是什麼?
閩南土地上的事業修建:漳州南靖土樓簡介

擁有20年歷史的小吃:廈門中山路裡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