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城市文化 正文

2016年韓國秋夕節是哪一天,又是學中國的

明代德化窯如何鑒別,一招讓你成為鑒寶大師

  在韓國,有這麼一個傳統的節日,跟我國的中秋佳節在統一天,而他們稱為是秋夕節,那麼,在韓國的秋夕節,和中國的中秋節,會不會有什麼相同和差其餘地方呢?本期都會文化,小編帶你來領會。

秋夕節
可能感興趣》》天下十大禁地排行榜

  朝鮮陰曆的八月十五稱為“秋夕”,也就是中國的中秋節。秋夕可以說是韓國人一年中最主要的傳統節日,是一個豐收和感恩的節日,甚至比春節(陰曆新年)更盛大。

黃河文化:青海湖牛身豹首海怪傳說

  祭祖和省墓
  對於尊重傳統的朝鮮人來說,“中秋節”在朝鮮的受重視水平不亞於春節。每年的“中秋”假期,朝鮮都市上演“民族大遷徙”的壯觀排場,就像中國的春運一樣。火車票和大巴票很難買,對於平均每家有1.5輛車的韓國來說,許多人都是開私人車回鄉的,以是高速公路上堵車十分嚴重。
  秋夕的早晨,朝鮮家家戶戶都市擺好新谷、水果酒、鬆餅、芋頭湯和林林總總的水果祭拜祖先。朝鮮傳統上是由宗子繼續家族的正統,因此秋夕祭拜祖先時,均是兄弟們到年邁家裡祭祖。祭典最先時,男子們都要尊重地站立在祭桌前,主祭的家族宗子要先把家裡的大門打開,意指請老祖宗進抵家裡來。然後回到祭桌前,燒香、獻花與獻酒,率領家庭成員行叩禮。在祖宗們享用祭品的時刻,主祭者要向家人先容祖宗的名譽事迹,然後卜問祖宗是否已享用完祭品。完畢后,主祭者再率領家族成員對祖宗行叩禮,恭送祖宗。祭祖儀式完畢后,大人們將祭酒喝掉,然後最先吃團圓早飯。
  除了祭拜祖先外,秋夕另有省墓的習俗,一樣平常是在秋夕前一天或前两天舉行,近代則多在當天舉行。由於韓國人的祖墳一樣平常都在山上,以是祭掃祖墳被稱為“上山”。秋夕“上山”是一年中最重大的事情,縱然有天大的事,也不能延遲了“上山”。
  在韓國有一句俗語叫“做得好鬆餅,嫁得好人家”,朝鮮女孩子從小就要學做鬆餅,要為“嫁得好”而起勁奮鬥。韓國人吃鬆餅就相當於中國人中秋節必吃月餅,除了品嘗它們的鮮味,更多的是轉達他們對傳統文化的堅持。
  除了一家團圓外,朝鮮“中秋節”另有祭祖和省墓的習俗。朝鮮秋節的祭祀異常的盛大和繁瑣。中秋早晨,每家每戶早上都起來很早,男女老小們都換上新衣服,舉行中秋“茶禮”(即祭祀),追思怙恃及祖上的恩義;而省墓則和中國清明節的省墓差不多,一樣平常是中秋節當天去祖墳伐草和祭祀,以盡孝心。固然,韓國中秋節的當晚,也少不了賞月流動。

  傳統民俗流動
  秋夕節當天,朝鮮都喜歡穿着傳統的衣飾出遊。會到景福宮、韓國民俗村、國立民俗博物館、南山韓屋村等地舉行踢毽子、打陀螺等種種秋夕民俗流動。另有時機瀏覽到朝鮮一起玩蹺蹺板的排場,穿着色彩鮮艷的民族衣飾的女孩在跳板的終點一起一落,那飄落的長裙像綻放在空中的花朵,異常優美。忙了一天,月亮升起,屬於女性的時刻到來了,家家戶戶的女子穿上優美的韓服,在皎潔的月光下圍成一圈翩翩起舞,跳起優美的“羌羌水月來”舞。“羌羌水月來”就是數十名婦女手拉手圍成圈,一邊唱着“羌羌水月來”,一邊繞圈轉的遊戲,是專屬於女孩子的舞蹈。聽說,在壬辰倭亂時代,李舜臣將軍和倭寇交手。為了威懾侵略者,李將軍讓女人們也穿上制服,排列成隊,將山峰團團籠罩起來,敵人看到李將軍的千軍萬馬,心裏異常畏懼從而敗下陣來,於是後世便撒播下來這種舞蹈。
  另外朝鮮也對子女在秋夕當天回不回家和家人團圓,也算是子女對怙恃尊長孝不孝順的一種显示。

你可能也喜歡:
要問北京晚上那裡好玩,都在這裏了!
老北京著名的特色歷史文化
深圳的地標,深圳地標性修建
蘇州十大最美夜景地,看江南夜景

奇特的風俗習慣!雲南十八怪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