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文化:大汶口文化特色介紹
大汶口文化的遺址在山東,因此在山東有許多的大汶口文化的事迹,固然也有大汶口文化的博物館與主題公園。山西會館也是大汶口文化的一種遺址。本期的大汶口文化為你先容山西會館簡介。
大汶口山西會館簡介
山西會館,座落在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大汶口駐地西南門裡路西,為大汶口鎮着名勝景之一,是省級重點珍愛文物。山西會館整體座西朝東,分南北兩院,北為關帝廟,南為戲樓院,總面積2283平方米。
據修山西會館碑文紀錄,該館是清乾隆24年(1759年)在關帝廟基礎上擴建而成。明清時期,晉商遍布天下,大汶口鎮也是商業重鎮,“古石橋”又是大汶河的咽喉地段,作為會做生意的山西人看好這個黃金地段,在此設置做事處,招待山西過往客商,或兌換銀票,極大地利便了山西商人,在山西人做生意的同時,也繁榮了大汶口鎮的經濟。因修廟、建戲樓全由山西商人出資,建成後作為山西同鄉聚會和接待過往的山西官員、商賈(gu)、老鄉之所而命名為“山西會館”。該事迹在“文化的大革命”中遭到損壞,造成大殿等主體修建坍塌,其他修建也均已殘缺不堪。
大汶口山西會館先容
“晉商”作為中國曾經最活躍、最富有的商人團體之一,會隨着其事業的生長向中國各地擴展,使得中國各處可見山西會館。大汶口作為汶河沿岸最主要的商埠之一,自然也吸引了大量的山西商人,“山西會館”隨之而來。
韓國文化的影響,“哈韓”是典型代表
大汶口山西會館,據考是由山西人出資,群集宗派勢力,舉行聚會、祀奉鄉賢、唱戲、祝壽、婚禮等流動的場所,也是接待過往的山西官員、商賈、老鄉之所,故命名為“山西會館”。
大汶口山西會館位於大汶河古石橋北橋頭,大汶口鎮南門街南首路西,屬省級文物珍愛單元,坐西朝東,結構分南、北兩院,總佔地面積2283平方米。
南院為戲樓院,佔地面積1540.5平方米,坐南朝北,能容納數千人看戲,現僅存戲樓台,四柱三間。北院為關帝廟,有東、西廂房,佔地面積742.54平方米,坐北朝南,廟門居中朝南,山平門式樣。進廟門有一過廳,過廳四壁高懸匾額“浩然正氣”、“至大正剛”、“刀侔孔筆”等等。
你可能也喜歡:
大汶口文化距今若干年?是歷史最悠久的嗎
大汶口文化漫衍是在哪條大河流域
大汶口彩陶特點,獨具特色藝術氣息
維吾爾族的習慣習慣有哪些?
湖湘文化十傑有誰?十大人傑不負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