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城市文化 正文

湖湘文化元素包羅哪些?最有特色的是哪個

美食手冊:德國特產香腸的種類大全

  湖湘文化源遠流長,在歷史上它受到了荊楚文化的影響,又履歷了宋代以來諸次大規模移民導致的文化中央南移,從而組合、建構出獨具特色的區域文化形態,孕育出無數英雄俊傑,對近代中國的救亡圖存運動發生了主要的推動作用。那麼湖湘文化元素包羅哪些呢?

湖湘女書

  湖湘女書
  女書是湖南江永女書專用的漢語方言音節表音文字,其使用者主要是漢族婦女,也有當地一些放棄瑤語只用漢語的平地瑤婦女使用。

  女書作品一樣平常謄寫在精製布面手寫本(婚嫁禮物)、扇面、布帕、紙片上,劃分叫做“三朝書”、“歌扇”、“帕書”、“紙文”,也有的綉在帕子上,叫“綉字”。

  當地婦女有唱歌堂的習慣,經常聚在一起,一邊做女紅,一邊唱讀、教授女書。婦女們唱習女書的流動被稱作“讀紙”“讀扇”“讀帕”,形成一種別具特色的女書文化,女書靠母親傳給女兒、老人傳給少年的自然方式,一代代傳下來。

  “女書”是中國語言生涯中的一個奇異徵象,更是人類歷史上一個怪異的文化發現,具有文字學、語言學、社會學、民族學、人類學、歷史學等多方面的學術價值,因而被海內外學者嘆為“一個驚人的發現”、“中國漢語文字歷史上的事業”。

湖湘剪紙

  湖湘剪紙
  剪紙分南北。據民俗專家指出,黃河流域的剪紙粗獷而質樸,主要配合民俗流動而用,多寫意显示。長江流域的剪紙精巧而細膩,主要用於女紅刺繡的名堂、綉模,多寫實形貌。

愛美的有福了!德國最值得購買的東西

  而湖湘剪紙地處長江流域,內容厚實,氣概各異,有湘西的踏虎鑿花與苗族剪紙,有湘中剪紙、望城剪紙、梅山剪紙、湘南的大橋剪紙等,涵蓋漢族、苗族、土家族、侗族、瑤族、白族等民族,具有湖湘文化中關注現實,切近生涯的特色。

湖湘修建

  湖湘修建
  湖湘修建尤以自上古沿續至今的干欄式修建和明清時期府第式、莊園式和街衢式修建,最具特色,盡顯了湘人浪漫的修建情懷與協調的人文理想。

  干欄式修建主要集中在湘西南、湘西北寬大的少數民族區域。這類修建順應當地山高林密、天氣濕熱、地形龐大、資源厚實、取材與營造利便的特徵,一樓傾軋,二樓居人,俗稱“吊腳樓”。或依山成村,或臨水成院,形成一個個氣焰恢宏又充滿靈秀神韻的修建群體,完善地融入自然山水之中。

  在寬大的湘中、湘南區域,住民以漢人為主。明清兩代的磚木結構府第式修建,為湖湘修建文化的代表。這些修建群落,一方面,從製作規制上,嚴酷遵照着儒家禮法傳統,反映出高下有等、內外有別、長幼有序;另一方面從營造裝飾上,則又不失湘人的浪漫情懷。

  湘中南多大戶望族,聚族而成,自然形成村子,一個村子往往就是一個家族。如湘中區域的曾國藩富厚堂,戴海還柏蔭堂,以及曾被稱為中國第二大田主的劉敏吾莊園。又如湘南桂陽的陽山村何氏家族、永興縣板梁的劉氏家族等。

  湘南民居修建以分棟相銜的街衢式修建群最有特色。代表有貴陽陽山村的何氏家族修建群,與四清湖萬華岩景物區連成一體,南望羅坦坪天兵岩,僅咫尺之遙。三面環山,一面傍水,外看不顯山不露珠。

你可能也喜歡:
傳統文化:春節民謠大全
改變日本歷史的七大日本文假名人
盛行文化和經典文化對比,各有千秋
天下四大文假名人,竟然沒有孔子?

城市的文化象徵:德國柏林熊玩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