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城市文化 正文

半部中國史:中原文化與中原崛起有什麼關係

羅列嶺南文化傳播路徑,總共有六條路徑

  中原文化的起源地是河南省,現在的中原文化就是以中原區域河南省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稱。說到中原文化的起源於傳承,可以追溯到史前。生長至今也可以算的上是半部中國史了。接下來我們就來領會中原文化與中原崛起有什麼關係。

中原文化與中原崛起有什麼關係

  史前文化
  中原的史前文化,時間久遠、內容厚實、領域普遍。8000年前左右的裴李崗文化,在新鄭裴李崗遺址出土了數百件磨製石器和陶器,在舞陽賈湖遺址,出土了新石器時代的房址53座,窯穴370座、陶窯13座,以及灰坑、墓葬、瓮棺葬等,出土文物近5000件,稀奇是出土的天下上年月最早、保留最完整的骨笛,改寫了天下音樂史;出土的釀酒遺物,被美國人配方複製后,生產出來了9000年前的古酒,引起天下驚動。

  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出土了大量的彩陶和磨光石器,充實反映了新石器時代我們先民們的生發生涯狀態。5000年前的龍山文化時期,河南也發現了相當厚實的陶器動物浮雕及鼎、罐、壺等文化遺存。

  由此可以看出,史前文化在河南發現不只一處,也不只是少數、若干處的幾件歷史遺存,而是延續的、有規模的歷史遺存。這些都充實解釋河南在整個史前文明時期都處於領先職位,也足以說明中原大地是中華民族文明最早起步的地方之一。

嶺南文化知識書系——鎮海樓內容提要

  神龍文化
  神龍是智慧、勇敢、祥瑞、尊貴的象徵。河南是龍的家園。被稱為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在今周口淮陽一帶“以龍師而龍名”,首創龍圖騰,實現了上古時期多個部族的第一次大融合;被稱為又一人文始祖的黃帝,在統一黃河流域各部落之後,為凝聚各部族的頭腦和精神,在今新鄭一帶也用龍作為新部落的圖騰,我們今天的中國人被稱為“炎黃子孫”和“龍的傳人”,就是因此而來。

  從挖掘出土的文物來看,我省發現的龍文物不只歷史久遠,而且最為正宗。濮陽蚌龍距今6400年,是中國最早的龍形象,被考古學界譽為“中華第一龍”;在“中原第一都”偃師二里頭遺址發現的大型綠松石龍形器,距今至少3700年,被學者命名為“中國龍”,等等。這些龍文化的遺存從夏、商、周密漢唐、明清一脈相承,都是中華民族龍圖騰的源頭,在形態上可以說都是北京故宮裡種種龍形象的祖先。

  中原和天下各地的民俗,也有不少與龍有關,如每逢喜慶之日舞龍燈,陰曆二月二祭龍王、吃龍鬚面,端午節賽龍舟等。這些文化除了在中華大地流傳承繼外,還被遠渡外洋的華人帶到了天下各地,在天下各國的華人棲身區或中國城內,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飾物就是龍。從中原大地發生並完善的龍形象,現在已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中華文明的精神內核、中華民族團結的紐帶和配合的精神支柱。

你可能也喜歡:
中原文化的特點有什麼,中原文化的五個特點
古都古城繁多的陝西在中原文化中的職位
撒播六千多年的歷史,中原文化是什麼意思
維吾爾族的習慣習慣有哪些?

中原文化發源地在哪個地區,河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