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城市文化 正文

戲劇之鄉,商洛的戲曲文化簡介

商洛文化的代表名片之一:商洛著名人物

  商洛的戲曲主要有:秦腔、商洛花鼓、商洛道情、洛南靜板書等,享有“戲劇之鄉”的美譽。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商洛文化中簡樸領會關於商洛區域的戲曲文化吧,看看這些戲曲你是不是也有相關的領會。

商洛文化

  戲曲文化:
  商洛被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天下文化事情先進整體”的商洛劇團,為商洛獲得“戲劇之鄉”的美譽。

  商洛的戲曲主要有:秦腔、商洛花鼓、商洛道情、洛南靜板書等。

  秦腔:
  又稱亂彈,源於西秦腔,盛行於中國西北的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以是又叫“梆子腔”,俗稱“桄桄子”(因以梆擊節時發出“恍恍”聲)。2006年5月20日,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花鼓戲:
  商洛花鼓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藝術显示形式,該詞條對商洛花鼓的歷史淵源、現代生長及藝術特色舉行了詳細先容,該藝術形式歷史久遠,在戲曲音樂生長演變歷史的研究中具有“活化石”的作用,已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目前世界唯一的寒川佛誕公園景觀一覽

  商洛花鼓民間通稱花鼓子、地蹦子,盛行於陝西省商洛區域。清光緒三年湖北鄖陽遭受水災,大批災民進入商洛區域,帶來了鄖陽盛行的花鼓戲。后花鼓戲逐漸改用商洛區域方言演唱,並吸收了許多商洛的民歌小調,最終形成商洛花鼓。

  國家異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珍愛,2006年5月20日,商洛花鼓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道情戲:
  “商洛道情”源於中國玄門養緣時的頌經調,自玄門有史以來廣為撒播,民間行使這一形式舉行民間戲劇演出,撒播至今。“商洛道情”是陝西道情的始祖。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靜板書:
  洛南靜板書早在清朝道光年間(公元1821年左右)就在洛南盛行,屬土生土長的民間曲種,曾是盲藝人求生生涯的手段。洛南靜板書一人可操六種樂器,融彈、說、打、敲、唱於一身,一人頂七人,音韻嘹亮,吐字清晰,剛柔相濟,古樸粗獷。

  上世紀50年月以來,縣文化、宣傳部門多次組織民間藝人學習培訓,挖掘整理傳統書目《包公案》《施公案》、《三國志》、《楊家將》、《二十四孝》、《八仙傳奇》等巨細書目300多本(回),編寫反映現實生涯的新書目《拉荊把》、《馬前波水》、《尿床王》、《性子急》等50多部,而且培育了一批男女青年新秀,將這種藝術形式搬上舞台,多次加入省、地、縣的文藝匯演,使這一古老曲種大放異彩。

你可能也喜歡:
仙鵝湖,商洛最靠近自然的地方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商洛花鼓
金絲大峽谷,令人流連忘返的大森林
歷史悠久的商山四皓碑林園

人文靈氣的富鎮:陝西柞水鳳凰古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