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佛山十大旅遊景區之三水森林公園
佛山,一座以白蘭花為市花的都會,充滿着真摯、貞潔的愛,蘊含着深摯的文化秘聞。接下來就讓我們隨着都會文化一起來看看廣東佛山十大旅遊景區之順德清暉園吧。
順德清暉園
清暉園位於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大良鎮華蓋里,為我國南方古典園林藝術的傑作,素有嶺南四台甫園之一的盛譽,已列為省級文物珍愛單元。其結構既能吸收蘇州園林藝術精髓,又能因地制宜,環境以幽靜自然、秀麗典雅見稱。著名作家朱千華先生在園林文化隨筆集《雨打芭蕉落閑庭·嶺南畫舫錄》中,對順德“清暉園”有詳盡形貌。
清暉園,位於廣東省順德區大良鎮清暉路,地處市中央,故址原為明末狀元黃士俊所建的黃氏花園,現存修建主要建於清嘉慶年間。園取名“清暉”,意為暖和普照之日光,喻怙恃之恩義。園林經龍氏數代龍應時、龍廷槐、龍元任、龍景燦、龍渚惠等五代人多次修建,逐漸形成了名目完整而又富有特色的嶺南園林。清暉園與佛山樑園、番禺餘蔭山房(或稱餘蔭山房)、東莞可園並稱為廣東四台甫園,也是嶺南園林的代表作,為省級文物珍愛單-位。
清暉園全園修建精巧,結構緊湊。修建藝術頗高,蔚為壯觀,修建物形式輕盈天真,雅讀質樸,庭園空間主次明白,結構清晰。整個園林以盡顯嶺南庭院雅緻古樸的氣概而著稱,園中有園,景外有景,步移景換,而且兼備嶺南修建與江南園林的特色。現有的清暉園,集明清文化、嶺南古園林修建、江南園林藝術、珠江三角水鄉特色於一體,是一個如詩如畫,如夢幻似瑤池的迷人勝地。
園內有大量裝飾性和瀏覽性的陶瓷、灰塑、木雕、玻璃。園內妙聯佳句俯仰可拾,名人雅士音韻尚存,藝術精品觸目皆是,令人流連忘返。園林藝術處置頗具匠心。園內疊石假山,曲水流觴,曲徑迴廊,景趣盎然。銀杏千秋,百齡龍眼,玉棠春瑞,沙柳飄揚。閑步曲橋喜看金鯉碧波嬉戲;徐行花徑,好賞綠樹時花撲面。時而庭園內傳出裊裊弦歌,聽一粵曲,令人心清耳悅,如醉如痴。園內保留的一套清朝乾隆年間評定的“羊城八景”,就是一套現在僅存於世的清代舊羊城八景套色鐫刻玻璃珍品,已被開端判定為國家一級珍愛文物。
廣東佛山十大旅遊景區之皂幕山
園址原為明朝萬曆丁末狀元黃士俊宅第,明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順德杏壇鎮人黃士俊高中狀元,官至禮部尚書、大學士。為了光宗耀祖,於明天啟元年,在城南門外的鳳山腳下修建了黃家祠和天章閣、靈阿之閣。后黃家衰落,庭院疏棄,清乾隆年間,當地龍氏碧鑒海支系21世龍應時得中進士,將天章閣、靈阿之閣購進。
該院歸龍家后,由龍應時傳與其子龍廷槐和龍廷梓,厥後廷槐、廷梓分居,庭院的中央部門歸龍廷槐,而左右兩側為龍廷梓所得。其中龍廷梓將歸他的左、右兩部門庭院建成以居室為主的庭園,稱為“龍太常花園”和“楚薌園”,人們俗稱左、右花園,南側的龍太常花園在園主衰落伍,賣給了曾秋樵,其子曾棟在此謀划蠶種生意,掛上“寬大”的招牌,故又稱寬大園。
應時宗子龍廷槐字澳堂,大良人氏,於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考中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候補御史。嘉慶五年(1800年)辭官南歸,築園奉母。嘉慶十一年(公元1806年),其子龍元任請了江蘇武進進士,書法家李兆洛謄寫了“清暉園”三字書余園的正門上方,以喻怙恃之恩如日光暖和照耀。厥後,經廷槐之子龍元任,孫龍景燦,曾孫龍諸慧一門數代的繼續全心營建,幾經修改加工,至民國初年,全園名目始臻定型。抗戰時代,龍氏家人避居外洋,庭院日趨殘缺。
近年來,順德區委區政府對清暉園舉行了大規模修繕,1959年,0廣東省委書紀陶鑄蒞臨視察,深為關注,批專款予以重點珍愛,同年縣政府重修擴建清暉園,與左右的楚香園、寬大園(均為龍應時後裔所建)合併,面積由3000多平方米擴大到近萬平方米。90年月中期(1996年)起,市政府鑒於其歷史、藝術和鑒賞價值,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對清暉園舉行再度興工擴建,擴復舊制,以重現名園精髓,以接待外洋寬大遊客,增添了鳳來峰、讀雲軒、留芬閣、沐英澗、紅蕖書屋等多處修建景點,面積由70多平方米增至2.2萬平方米。
造園特色
清暉園的造園特色首先在於園林的適用性,為適合南方炎熱天氣,形成前疏后密,前低后高的怪異結構,但疏而不空,密而不塞,修建造型輕盈天真,開敞通透。其園林空間組合是通過種種小空間來陪襯突出庭院中的水庭大空間,造園的重點圍繞着水亭作文。
其次,清暉園內水木清華,幽深清空,景緻清雅優美,龍家故宅與擴建新景融為一體,行使碧水、綠樹、吉牆、漏窗、石山、小橋、曲廊等與亭台樓閣交互融合,造型修建別具匠心,花卉果木蔥籠滿目,藝術精品俯仰即拾,集我國古代修建、園林、鐫刻、詩畫、灰雕等藝術於一體,突顯出我國古園林庭院修建中“雄、奇、險、幽、秀、曠”的特點。
用時參考:半天
交通:301、303、305、佛314、佛山城巴禪城-順德線、旅遊城巴4線等公交車至清暉園站下車可到。
門票:15元
開放時間:8:00-18:00
景點位置: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清暉路17號
廣東佛山十大旅遊景區之南風古灶高灶陶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