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佛山十大旅遊景區之西樵山
佛山,一座以白蘭花為市花的都會,充滿着真摯、貞潔的愛,蘊含着深摯的文化秘聞。接下來就讓我們隨着都會文化一起來看看廣東佛山十大旅遊景區之南風古灶高灶陶窯吧。
南風古灶高灶陶窯
南風灶窯址在廣東省佛山市石灣鎮日用陶瓷三廠西南角鎮崗上,窯體依山勢向南舒展而緊靠東平河畔,因窯向正南,故稱。是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始建,沿用400餘年至今仍在使用的海內罕有的古龍窯。
古時建窯習俗,凡新窯啟用,需擇吉日良時,傳說該灶首窯焚燒之日,正是明正德間瀾石黎涌狀元倫文敘宗祠完工“入夥”之時,果真往後燒窯不僅十分順暢,還時有“寶物”燒出,相傳曾燒出一套完善無瑕的“八仙”,為眾人所稱頌,是故世代窯工遂將其緣故原由與此吉日聯繫起來。
其始建之時為避常年水災,擇址於山坡偏高處,又因此地緊靠東平河畔之高廟后,具大利於建窯之形勝,故窯尾不惜築以高高的石坎。依古時建窯傳統,窯面多以泥磚結拱,每年需替換一次;而且民國以前,石灣所有龍窯均無煙囪,而僅以皮面,在窯尾處作遷當之阻攔;此外,原來的窯面修建,亦僅有葵棚以擋日晒和風雨;加上開國后又將窯口向上移位約3米,故現在所見,乃是歷明清至今不停改造修葺后的面目。
窯內結構大要上舊貌依然,窯腔似隧道,以小型砂磚結砌而成,頂部為券頂。窯內平面呈船底形,頭、尾略窄而中部稍寬,總長32.6米,寬2—2.4米,通高1.8—2米,亦以窯中段最高。窯膛頭尾坡度各不相同,以窯頭一段為最大,全窯平均傾斜度為12度,即每米平均升高20厘米。西側設窯門四,一樣平常寬0.7米、高1.4米,作各段收支窯之用。
東側原有窯門二,現已封堵不用。窯頂厚約0.25米,從窯頭至窯尾共34排火眼(投柴孔),每排相距0.85—1米,除靠窯口一排為三個外,余均五個火眼,間距0.35-9.4米。該窯屬古代制陶業大行“水巷大盆行”的專業窯,向來以煅燒日用大盆產物為主,一窯可容產物約360擔,煅燒時間為12小時,燒窯周期3至4天。
非去不可 廣東佛山十大旅遊景區
清代時該窯為當地鎮崗社頭霍氏祖嘗產業,至民初則分為60股份所有,使用時六截窯位(一截為六排火眼局限)每股一次可佔一截,十次一轉頭,但窯位則輪流倒換。該窯之以是能歷盡滄桑而至今尚存,是歷代龍窯不停沿用和改造的效果。其對研究明清時期制陶業的專業化生產、龍窯型制結構以及煅燒手藝的演變等一系列問題,有十分主要的歷史和科學研究價值。
在清末民初之陶業壯盛時期,石灣的龍窯達一百條以上,其時陶業生長及其重大規模為石灣成為南國陶都奠基了堅實的基礎。在絕大部門的古龍窯已為現代化煅燒手段所取代的今天,南風灶卻有如她窯身石塊上的大榕樹一樣,巍然屹立在現代化的新陶都之中。
作為著名海內外的“石灣窯”形成生長的歷史見證,南國陶都不能多得的珍貴歷史遺產而受到應有的重視和珍愛。1962年定為市級文物珍愛單元,1990年晉級為省級重點文物珍愛單元,2001年晉級為天下重點文物珍愛單元。
高灶位於南風古灶西側,為同時期龍窯,總長38.25米,原有42排火眼,20世紀50年月改為33排,其餘均與南風古灶相似。2001年6月25日,宣布南風古灶、高灶陶窯為第五批天下重點文物珍愛單元。
佛山市南風古灶旅遊區位於著名的南國陶都石灣,以五千年的制陶歷史而著名天下。佔地約400畝,集旅遊、旅行、生產、習藝、鑽研、介入、購物於一體,旅遊區內下轄南風古灶、陶塑公園、綠舟孔雀園三個景區。
南風古灶景區內有天下重點珍愛文物、被稱為陶瓷活化石的南風古灶和高灶,五百年來窯火不停、生產未斷,已載入吉尼斯天下紀錄大全,景區內另有林家廳、高廟偏廳等兩個省級文物珍愛單元,以及巨型陶瓷壁畫-古鎮陶源史畫、瑞龍獻寶、古灶榕風、仿古寮場等景點。
地址:佛山市禪城區高廟路5-6號
類型:博物館特色街區
品級:AAAA
嬉戲時間:建議2-3小時
開放時間:8:30-17:00
交通:109、120、137、桂26、臨8路公交車至南風古灶站下車可到。
門票:25元
國內8大滑翔勝地之北京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