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城市文化 正文

成縣杜甫草堂的故事你聽過嗎

走進大熊貓的另一個故鄉 甘肅西雙版納

  說到杜甫,其赫赫著名信託每一個小同伴都背過他的詩,那麼杜甫草堂實在就是杜甫曾經生涯過的地方,那麼今天的都會文化,小編就帶人人來領會下成縣的杜甫草堂吧。

都會文化

  成縣杜甫草堂:甘肅省隴南市成縣(古成洲)
  杜甫草堂,又稱杜公祠,坐落於甘肅省隴南市成縣縣城東南3.5公里處的飛龍峽口。是一組紀念唐代偉大詩人杜甫流寓同谷的祠堂式修建,也是海內現存三十七處“草堂”中歷史最久的一處。

  逃避安史之亂定居於此
  大詩人杜甫經秦隴流寓同谷避安史之亂,在此停留月余,創作了《鳳凰台》、《同谷七歌》等詩篇,之後即取道嘉陵江入蜀。北宋時,當地秀才趙惟恭捐地,縣令郭慥主事確立祠堂。近年,成縣興建擴建,規模遠大,是人們眷念詩聖,飽覽自然風景的必游之地。

什麼是六大茶山 六大茶山在哪裡

  杜甫在同谷棲身的時間雖然很短,但對同谷留下的影響卻很深遠。同谷秀才趙惟恭捐地5畝,縣令郭慥在其上確立了工部祠堂,詩人、成州知州晁說之為之作記,晁說之說:“昔人得廟祀,或因乘時奮厲,以治易亂;或由於民怙恃官,有德於民;或因崇仁篤行,有功於習慣。”

  數次修繕流芳千古
  杜甫作古后,唐代詩壇上的樊晃、元稹、白居易、韓愈等着名詩人,曾對杜詩給予很高的評價。但真正普遍推許杜甫則是到了北宋中恭弘=叶 恭弘和南宋中恭弘=叶 恭弘這兩個階段。其主要显示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尊杜崇杜,鼎力搜集、整理、刻印杜詩;第二,注家蜂起,形成了千家注杜之風;第三,修建祠堂,在杜甫遊歷棲遲之處確立工部祠,鐫刻詩碑、祠碑。

  數百為年來,草堂雖幾經糟蹋,但同谷國民卻一次又一次把她修復起來,使這一被譽為我國文學史上的聖地,成為後人永遠瞻仰的地方。這裏的一磚一瓦,一碑一石,一溪一水,一草一木,無不充滿詩情畫意。若是借杜甫的詩句,到草堂尋覓詩人的遺迹,定會使人心情怡悅,雅興倍增。

相關文章推薦:
中國物價最低的都會 你想去哪個都會
霧霾都會有哪些 霧霾對人類的危害
北京霧霾2018會好些嗎 怎樣削減霧霾
中國最好的滑雪場排名 滑雪必去

廣州免費景點大全之石室聖心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