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城市文化 正文

泰半個威尼斯城被淹 都會起源+

世界城市排名 世界最繁華的10大城市

  每個都會都有屬於自己都會的特點和特色,而這些特點和特色也代表着一個都會的象徵,據領會,現在泰半個威尼斯城被淹,那麼接下來就追隨本期的都會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泰半個威尼斯城被淹 都會起源

  泰半個威尼斯城被淹
  因連日暴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遭遇嚴重水災。住手11月13日上午,最高水位已達187厘米,當地漲潮水位達五十多年來的最高值。據悉,水位達140厘米即意味着威尼斯城一半以上被淹。許多著名的旅遊景點被淹沒,著名的聖馬可廣場積水跨越1米,聖馬可大教堂也慘遭水淹。治理員示意,教堂內部的損壞水平尚不清晰,這座歷史悠久的修建在2018年遭遇洪水時,一天時間內老化水平就加速了二十年。據悉,聖馬可大教堂在已往1200年間6次被淹,其中4次就發生在最近二十年裡。

泰半個威尼斯城被淹 都會起源

中國宜居城市50 評選標準

  威尼斯都會起源
  威尼斯的起源沒有歷史文獻紀錄。數名歷史學家引用可靠證據指,早期人口為羅馬都會的災黎,他們為了逃避日耳曼人攻擊,便從帕多瓦、阿奎萊亞、Altino及Concordia(今格魯阿羅港)而來。
  從166-168年最先,誇迪人和馬可曼尼人(Macromanni)損壞了這個區域的主中央——Oderzo。羅馬帝國的防線再度被西哥德人於5世紀初期時所撕裂,而在50年後,阿提拉嚮導的匈人也再度侵略羅馬帝國。而最後與最持久的侵略則是倫巴底人在568年所造成的。使得威尼斯脫離了東羅馬帝國的統治,人們最先確立新的口岸,包羅威尼斯潟湖的馬拉莫科與托切洛的口岸。
  拜占庭帝國在意大利中部與北部的統治在751年被倫巴底國王艾斯杜爾夫所竣事,在這段時期,拜占庭的總督的所在地是馬拉莫科。統治區域橫跨了潟湖中的許多島嶼很可能增添了與拜占庭帝國境內倫巴底人的聯繫。

泰半個威尼斯城被淹 都會起源

  在帕底西巴扎公爵的統治時代(811年-827年),總督所在地從馬拉莫科遷徙到高度防禦的里奧多島,也就是威尼斯的所在地。聖匝加修道院、最初的總督府與聖馬可教堂在這裏陸續被製作完成。
  在828年,這個新都會的威望由於聖馬爾谷的遺物從亞歷山卓被帶到威尼斯而提升,它被安置在新教堂中。這個區域連續生長,當拜占庭的勢力消退之後,威尼斯匹敵東方的本質逐漸浮現出來,最後導致威尼斯朝向自治與自力的生長。

相關文章推薦:
天下旅遊都會排行榜2019 京滬粵位列前十
全球最宜居都會2019 我國京蘇滬等上榜 維也納連任榜首
廈門金雞獎影戲節2019 主會場在哪 會址地址 獎項設置
中國都會生長潛力排名2019 北上廣深壓倒一切
火爐四子 哪四個地址 四大火爐形成緣故原由

西安千年銀杏樹 天下第一銀杏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