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二星座 星座 正文

春節前後多場行星合月上演 行星合月預兆

  現在已經是2021年的2月份了,今年春節馬上就要到了,全新的一年就要開始了。據說在今年的春節前後,會有很多長行星合月的現象上演,你們知道什麼是行星合月嗎?行星合月的預兆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閱讀下面內容,一起了解一下吧。

  什麼叫“行星合月”?
  據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主管胡方浩介紹,根據《中國天文年曆》的定義,所謂行星合月,是指月球和行星出現地心視赤經相同的時刻。太陽系中的8大行星,大約每個月都會出現一次“合月”現象。視覺上來看,合月之時也是行星與月球比較接近的時候。如果發生合月時,月球和行星的視赤緯也比較接近,地球上部分地區還可能看到月掩行星的景象。

  除了行星合月,還有恆星合月、行星合恆星、行星合行星等,這些天象中的“合”字都有相同的意思,指相關天體地心視赤經相同。

  與行星合月類似,還有個經常被大家提起的名詞,行星伴月。只不過伴月不算是天文學名詞,只能算作俗稱,泛指行星與月球看上去較為接近的現象。幾顆行星合月日期較為相近的情況下,夜晚容易看到多星伴月的景象。

  具體到2月的幾場行星合月,比較適宜觀賞的是土星和火星合月。胡方浩提醒,結合月亮、太陽和行星的起落時間,10日土星合月可選在黎明時觀看,19日的火星合月則適宜在日落後至上半夜觀看。

  我國古代已經開始了對金星的觀測,當時稱金星為“太白”或“太白金星”,而因為金星軌道位於地球軌道之內,金星有時是晨星,有時又變為昏星,我國古代史書上也有“東有啟明、西有長庚”的描述。也就是說,當金星黎明前升起在東方,古人稱為“啟明星”;當金星黃昏后出現在西方,古人稱為“長庚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