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十二星座 星座 正文

仙女座星系已死

仙女星系應該會有生命存在的,甚至不排除會有高等智慧生物的存在。原因是,仙女座大星系是一個與銀河系一樣規模巨大的星系,而且還略大於銀河系。而據美國科學家研究,僅我們銀河系估計就有400億顆行星像地球(之前曾說有20億、600億顆等等,總之數量十分驚人),這些行星都有支持生命存在的條件,這意味着在距地球不遠處,可能存在外星生命。而宇宙中像我們銀河系那樣龐大的河外星系目前已經發現了數十億個之多! 因此可以肯定的說,仙女座星系和銀河系一樣也會有生命存在的!不過,由於仙女星系相距我們太過遙遠,也許我們永遠也無法探測到那裡的生命存在!仙女星系,又名仙女座大星雲,位於仙女座方位的擁有巨大盤狀結構的旋渦星系,在梅西耶星表編號為M31,星雲星團新總表編號位NGC 224,直徑22萬光年,距離地球有254萬光年,是距銀河系最近的大星系。仙女星系在東北方向的天空中看起來是紡錘狀的橢圓光斑,是肉眼可見的最遙遠的天體之一。仙女星系和銀河系同處於本星系群,質量是銀河系的二倍,直徑至少是銀河系的2倍。  仙女星系是本星系群中最大的星系,正以每秒300公里的速度朝向銀河系運動,在30-40億年後可能會撞上銀河系,最後併合成橢圓星系。早在18世紀,伊曼努埃爾·康德(Immanuel Kant)就認為,這類星雲可能是銀河系之外的巨大恆星系統,這一見解甚至到了20世紀初仍未得到證實。另一個頗有市場的觀點是,星雲乃銀河系內部氣體塵埃雲形成恆星的區域。這個問題在上世紀20年代,埃德溫·哈勃使用威爾遜山天文台新造的100英寸(2.54米)望遠鏡,在仙女座星雲的外區證認出了個別的恆星,才獲得解決。這些恆星中有些是造父變星。由於造父變星的變化與它們的絕對星等有關,所以哈勃得以從它們的視亮度計算出到仙女座星系的距離,由此證明它確實是另外一個獨立的星系。哈勃估計的距離,後來主要通過沃爾特·巴德(Walter Baade)的研究,幾經修正而有所增大。哈勃的工作證實了銀河系不過是許許多多星系中的一個而已,宇宙遠遠伸展到了銀河系邊界以外。在700千秒差距距離上,仙女座星系的直徑將是50千秒差距,大致比我們的銀河系大一倍,約含4000億顆恆星。一般認為銀河系的外觀與仙女座大星系十分相像,兩者共同主宰着本星系群。仙女座大星系瀰漫的光線是由數千億顆恆星成員共同貢獻而成的。幾顆圍繞在仙女座大星系影像旁的亮星,其實是我們銀河系裡的星星,比起背景物體要近得多了。仙女座大星系又名為M31,因為它是著名的梅西耶星團星雲表中的第31號瀰漫天體。星雲中的恆星可以劃分成約20個群落,這意味着它們可能來自仙女座星系“吞噬”的較小星系,仙女座星系的直徑至少是50千秒差距(16萬光年),為銀河系直徑的1.5倍(銀河系直徑為十萬光年),是本星系群中最大的一個星系。仙女座星系和銀河系有很多的相似,對二者的對比研究,能為了解銀河系的運動、結構和演化提供重要的線索。仙女座大星雲是秋夜星空中最美麗的天體,也是第一個被證明是河外星系的天體,還是肉眼可以看見的最遙遠的天體。暗物質,可能是在這個集團中質量最大的。史匹哲太空望遠鏡觀測显示仙女座星系有將近一億兆顆恆星,數量遠比我們的銀河系多。在2006年重新估計銀河系的質量大約是仙女座星系的50%,大約是7.1×10^12太陽質量(符號:M)。仙女座星系在適度黑暗的天空環境下很容易用肉眼看見,但是如此的天空僅存在於小鎮、被隔絕的區域、和離人口集中區域很遠的地方,只受到輕度光污染的環境下。肉眼看見的仙女座星系非常小,因為它只有中心一小塊的區域有足夠的亮度,但是這個星系完整的角直徑有滿月的七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