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植物傳說如果結的的果實很像稻子,那麼來年那個地方的糧食就會大豐收,它代表着人們美好的願望,人們把希望它能給人們帶來大豐收,糧食有了人們日子就不再苦了。
那個植物就是五穀樹,想知道五穀樹有什麼神奇的花語傳說嗎?就讓小編帶着你看看吧!
五穀樹花語:殊勝(超絕而稀有者)
五穀樹原名雪柳,另外還有一個名字叫“過街柳”。據傳為鄭和下西洋帶回來的植物。這棵古樹的恭弘=叶 恭弘子乍看彷彿榆樹恭弘=叶 恭弘子,然而每到春暖花開的時節,支條上開出雪白的繁花。其後結出年年形狀各異的果實。就是說,它的果狀一年一變,各不相同:有時象稻穀,有時似高粱,有時如玉米,有時則又彷彿小麥、小米之類的穀物,甚至還有象魚、象蝦的。由於此樹的結實形似五穀,所以當地人們都叫它“五穀樹”。
落恭弘=叶 恭弘灌木或小喬木,生水溝、溪邊或林中,海拔在800米以下。產於河北、陝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河南及湖北東部。嫩恭弘=叶 恭弘可代茶;枝條可編筐;莖皮可制入造棉;亦栽培作綠籬
五穀樹的傳說
五穀樹來自何處?傳說不一。據一位九十高齡的老塾師介紹,乃明代鄭和下西洋攜回,共二侏,這是其中的一株,原種在南京古廟內,后被收成庄一漁民移植在此,已有了幾百年。明代周暉《金陵瑣事》載:五穀樹,“有二株,一在皇城內,一在報恩寺,不但結子如五穀,亦有如魚蟹之形者。乃三寶太監西洋取來之物。”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卷一“花木條”記載:“大內西華門裡,內監傳聞本相府中有五穀樹,實生五穀,每生一種,則其年此種必大熟,雲海外移至。”金陵報恩寺亦有一株,今不知在何處。
鹽都縣南龍村龍王廟也有一株。南龍村是朱元璋手下的宰相朱升當年來鹽都建立起來的村子,他的墳墓就在村東頭,2013年是市文物保護點。由此看另外一株五穀樹有可能是朱升帶過來的。
民間的五穀樹傳說,就更神奇了,很久以前,東海龍王常到水盪巡遊,每來一次,滔滔大水都要淹掉上萬頃良田。一次,龍王身體不適,改派公主去巡遊蘆盪,要她淹沒百里村莊和萬頃良西。龍女來到蘆盪,只見綠樹成蔭,蓮荷滿塘,人歌鳥語,風光旖旎。她變成一個農家姑娘在岸上高高興興玩了一整天,她愛上了這個美麗的世界。於是,她違背父王“用大水衝掉五穀,毀壞人間一切”的旨意,決定留在人間,做普通農姑。
從此,她就在這村莊上居住下來,和人們一塊播種五穀。可是好景不長,兇惡的東海龍王尋女來了,威逼女兒回宮,公主含淚大聲說:“女兒死了,也不會離開人間。”龍王大怒,施展法術讓女兒恢復了原形,人們看見一條鱗光閃閃的白龍騰空而起,又從一道閃電中飛落下來,化作一棵開滿白花的果樹,海龍王這才掀起巨浪回宮。潮水退去后,人們看見海龍王女兒變的果樹,依舊站立在那裡。此後,每一年樹上結的果子都會變化,樹上結什麼果,地里什麼莊稼定豐收。人們為紀念這位善良的龍女,就把這棵果樹稱為“五穀樹”,年年培土澆灌。
當然,這隻是美好的傳說而已。然而有一個事實確是可靠的:哪一年,這棵樹結的何種穀物多,當年,這種穀物必定長勢良好。
如今,這棵奇樹依然枝繁恭弘=叶 恭弘茂,樹榦的側枝由於歲月的消磨都赤條條地伸向半空,顯得古老而蒼勁。新生的枝恭弘=叶 恭弘蔥蔥鬱郁,其恭弘=叶 恭弘比槐恭弘=叶 恭弘大,比桃恭弘=叶 恭弘小,對稱生長。當地人民十分愛惜這棵樹。建湖縣環保局採取了專門措施,列為縣級保護文物。
可能你也喜歡:
植物花語:冰燈玉露花語是什麼?
熊童子花語:玲瓏優雅、綠色山珍
香檳玫瑰和紅玫瑰區別在哪裡?
詳解:山地玫瑰花語及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