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八字 易经占卜 正文

《易經》對人生的啟示

  凝聚着中國古聖先賢古老智慧的《易經》,曾長久地被誤解為一本算命的書。那是由於《易經》源自遠古,又是以一些雖然簡單但很難記住的符號所組成,所以大多數人很難讀懂,只好敬而遠之。而某些略知一二的人,則利用《易經》去算命。
  
  實際上,《易經》是一部解開宇宙人生密碼的寶典。現在世界各國的科學家,
  
  兢兢業業,就是為了解開宇宙的密碼。有了那麼多的科學儀器,那麼尖端的技術,他們都還不敢說能夠做到,這麼一本幾千年前的古老經書,怎麼能做到這樣了不起的事情?所以大家心裏一定充滿疑問:到底解開了沒有呢?我們可以大膽地說:解開了,孔子解開這個密碼以後,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兩千五百多年。
  
  孔子一生最大的貢獻,就是把《易經》整理出來,為《易經》做了《十翼》(也稱《易傳》),把《易經》從一本用來占卜的書,提高為宣揚哲理的書。而這種哲理是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當中真正實踐的。
  
  其實,我們隨時隨地都在用《易經》,只是日用而不知而已,因為它畢竟已經離開我們那麼久了。再加上很多人一直說《易經》很難,是學不懂的,而當你去翻的時候,發現裏面有很多文字確實不認識,於是就放棄了學習。所以,今天我們才會重新用現代的語言和觀念,來梳理這個對我們影響非常深遠的原點��《易經》。
  
  在中國,幾乎人人都看過八卦圖,家家戶戶也都掛過,只是搞不清楚那是做什麼的。伏羲的八卦告訴我們一個宇宙最基本的秘密,我們用兩個字就把它講完了,叫做“陰陽”。舉例說,白天是陽,夜晚是陰;天是陽,地是陰;大拇指是陽,其餘四個手指是陰;奇數是陽,偶數是陰。陰陽之間的關係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這樣才有生命力。這就是宇宙萬事萬物最基本的構成元素,一陰一陽產生了宇宙萬象。伏羲氏當年根本還沒有文字,所以只有用圖像,伏羲的用意是要告訴我們整個宇宙的狀況。
  
  《易經》是從開天闢地,也就是今天科學上所講的大爆炸說起的。據現代科學考證,地球是在宇宙大爆炸時誕生的。而七千多年前的伏羲,就已經發現了這個秘密: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從一個整體中生髮出來的。
  
  太極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個名詞,這個詞是孔子說出來的。
  
  什麼叫太極?“太”由兩部分組合而成,一部分是“大”,一部分是“、”。“大”字不必說,那一點就代表“小”。所以太極告訴我們,大極了,而且又小極了。“其大無外”,大到沒有外面,夠大了吧?“其小無內”,小到找不到裏面,夠小了吧?那叫什麼呢?最後他就想到叫太極。這個名字起得好!用現代話來講,太極就是宇宙一切一切共同生存的平台。
  
  宇宙只有一樣東西,叫自然。宇宙萬象都在變,但這個變當中有一個不變的東西,那就叫做規律。變化後面那個不變的常則就是自然規律。《易經》看起來神秘難懂,其實就是對宇宙間自然規律的探索與揭示。
  
  伏羲氏通過仔細觀察和認真思索,終於在宇宙的千變萬化之中,找到了大自然的規律和一種代表自然的力量,但是在那個沒有文字的遠古時代,伏羲是用什麼方法,把他的重大發現記錄下來的呢?他細心觀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一個小孩第一次出去打魚,回來之後很高興,全家人要慶祝一下。當時沒有文字,所以就拿根棍子做個記號,表示這是他打的魚,下次再打到就再加一條。伏羲覺得這個方式很好,所以就畫了一道“�”。這個“�”就是代表宇宙一切一切自然的力量。我們把它叫做一畫開天。
  
  但世界絕不是那麼單純的,太陽既然會從這邊下去,又從那邊上來,這其中一定是有兩股力量,一股把太陽拉下去,一股把太陽拉上來。有一股力量把水拉上來,叫漲潮,就有一個力量把水退下去,叫退潮。最後伏羲從人類的身體取得定案,因為那時候的人都不穿衣服,伏羲發現男人跟女人最大的區別,就在於生殖器的差異。男人的生殖器就像是一條線,它是陽的,而女人正好是陰的。男陽是“”,女陰是“--”,這兩個符號就確定了下來。
  
  伏羲氏通過觀察大自然,觀察人類自身,創造出了代表陰陽的符號。太極就是宇宙的起源,而兩儀就是陰陽的變化。伏羲一畫開天,這一畫就是孔子所說的太極,而這一畫所生出來的陰爻和陽爻,就是兩儀。那麼兩儀是怎麼生出四象來的?
  
  世界上的東西都是有陰有陽,而且是分不開的。拿一天的氣溫來說,熱是陽,涼是陰。我們早上起床,太陽已經出來了,這時候會覺得熱嗎?不會。因為上面的太陽雖然是熱的,但是熱量還沒有完全照到地面上,大地還是涼的,所以早上叫做少陽。等到了中午,上面下面都熱了,就叫做老陽。到了黃昏的時候,我們可以感覺到,雖然大氣還很熱,但是上面已經開始涼了,因為夕陽沒有什麼熱量了。太陽快下山的時候,上面慢慢涼起來,下面還是熱的,所以黃昏叫做少陰。到了晚上l2點,上面下面都冷了,就叫做老陰。
  
  一年四季也可以按照四象來看,春天是少陽,夏天是老陽,秋天是少陰,冬天就是老陰。其實不管在什麼方面,我們都可以用“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來看待所有的變化。
  
  那麼四象是怎麼生出八卦來的呢?
  
  四象太穩定了,世界絕對不是四象就可以決定的,我們登山的時候,在山上可以發現很多貝殼。會有人那麼笨,把海里的貝殼挑到山上去嗎?不會。我們現在知道,很多高山原來都是在深海里的,隨着地殼的劇烈變化,突然間隆了起來,變成了高山,所以山上才會有貝殼出現。低的地方會變高,高的地方會變低,沙漠會變綠洲,綠洲會變沙漠,從來沒有農作物的冰島慢慢也有希望種植農作物,這就是自然的變化。
  
  世事無常,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道理。既然這樣,四象還會繼續發展。每一象都有陰陽,四象上面分別加陰()或加陽()以後,就形成八種不同的變化,一變就出來八卦,這是非常自然的一種變化。八卦是根據四象的陰陽變化生髮出來的,這八個卦,也就是八個符號,代表了天地間八種自然現象。
  
  伏羲創造出八個代表大自然規律的卦象之後,就開始思考:這八個卦象應該如何排列?它們之間應該是一種什麼關係呢?傳說伏羲坐在一座高台上,仰觀天象,俯察地理,思索多日,終於畫出了先天八卦圖。這個伏羲畫卦台一直保留至今。八卦圖告訴我們一件事情,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定位。我們應該在社會中,找到自己正確的定位。
  
  傳說後來周文王在被商紂王囚禁期間,認真研究八卦圖,根據陰陽的變化,把八個卦象進行排列組合,就形成了六十四卦,被稱為《易經》。
  
  這是什麼意思?就是把宇宙所有的事情進行歸納概括,最後演變成了六十四種代表情境。碰到什麼事情的時候,可以從《易經》中尋求對應的情境,一查我們就明白了:在這個處境裏面,要把握這幾個基本原則,要這麼去應對。
  
  大自然千變萬化,但是有着一定的規律;同樣,人類社會千變萬化,也有着一定的規律,歷史經常會驚人地相似。我們的人生也是有一定規律的,伏羲原來用符號來告訴人們天氣變化,後來慢慢發現,不僅僅是氣象,有很多跟生活直接相關的東西都可以从里面開發出來。

  整部《易經》也都是從人身上看出來的東西。我們經常講“萬物皆備於我”,因為“我”就是一個小宇宙。自然中有山,人也有,人的鼻樑就是山。宇宙所具有的東西,我們在自己身上全都找得到。六十四卦中的每一個卦,都需要我們好好參悟,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白自己的處境,清楚怎麼去應對。
  
  六十四卦每一個卦都有陰陽六個爻,這六個符號告訴我們,要學會把一件事情分成六個階段,然後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去調整。人也應該把自己的一生分成六個階段,然後根據這六個階段的不同要點去調整。這是《易經》對我們最大的功用。
  
  人一生的卦象,都是自己畫出來的。孔子不但讀《易經》,而且他還體會到,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在畫自己的卦。有的人一輩子只畫一個卦就走了,有的人畫兩三個卦才走。每個人畫出來的卦,用現在的名詞叫做自畫像。孔子終其一生,畫了一個卦,叫做人生奮鬥的總綱領。
  
  這個卦對每一個人都是很重要的參考,因為只要把這個卦看清楚了,也就知道自己人生的道路該怎麼去走了。這個卦大家都很熟悉:“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一生分成兩個階段,一個是四十歲以前,一個是五十歲以後。所以孔子講了一句話,說一個人到了四五十歲,還搞不清楚自己是幹嗎的,大概這一輩子也就算了。一個人四十歲以下,讓他上達很難,只能叫他下學。四十歲以上的人才有辦法上達。上達什麼?上達天命。孔子最後綜合成一句話,六個字,叫做“盡人事,聽天命”,五十歲以前要“盡人事”,排除萬難,不管別人說會不會成功,應該做的,你就全力去做。可是到了五十歲以後,有這個成功的命,自然會成功,沒有的話,不強求,那麼辛苦幹嗎?所有的名跟利最後都是空的。
  
  孔子還畫了一個更重要的卦,是對自己一生在六個階段中完全不同的人生感受。第一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與“十有五而志於學”是對應的。
  
  “十有五而志於學”是孔子人生的一個理想和計劃,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就是他實踐的成果。這個“習”不是溫習、複習。我們現在的老師搞錯了,叫學生拚命溫習、拚命複習,以至於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習”是習慣,只是學了並不算數,還要養成習慣,這樣才會快樂。學了以後只是記在腦子里,不會操作,成了記憶的負擔,這有什麼快樂呢?只是應付考試而已。孔子的意思是,學了以後要趕快在生活當中實踐,並養成習慣。當我們發現學習會帶來這麼好的習慣,而這些好的習慣又給我們帶來這麼多的收穫,這多喜悅呀!
  
  第二個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就是“三十而立”的成果。一個人到三十歲,跟所有人來往都有了基本的原則,不亂來,朋友才會樂意跟你交往,才會一有時間就大老遠地來看你。這個原則是什麼?就是要將心比心,站在朋友的立場來想事情,不能只顧自己,不想別人。
  
  “四十而不惑”的成果是什麼?是“人不知而不慍”。“慍”就是小小的生氣。因為你對自己的原則已經不惑了,可是別人會惑,人家會說:“你幹嗎這樣子?”遇見這種情況,你一點都不必生氣,因為別人沒有辦法了解你,你生氣做什麼?“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難做到的事情。今天許多人跟孔子所講的剛好相反,是人不知而大怒:“你不知道我是誰嗎?瞎了眼了!”完全與孔子背道而馳。其實“隔行如隔山”。你在你的行業裏面再優秀,再特別,但別的人還是會不認識你,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你自己不迷惑就好了,別人怎麼想,別人怎麼看,那是別人的事情,你完全沒有必要生氣。
  
  “五十而知天命”對應哪句話?叫做“發憤忘食”。人不能小時候就發憤忘食,因為那時候志向沒有定下來,原則沒有定下來,更因為那時也沒明白自己這輩子是來干什麼的。在這一切都沒有確定的時候發憤忘食是很危險的。發憤忘食干什麼?看言情小說?完了。交朋友,也完了。上網吧,更完了!發憤忘食是有條件的,只有當你知道這一輩子要做什麼的時候,才可以發憤忘食地全心全意去做。這個時候不能再計較了,更沒有什麼可猶豫的了。
  
  “六十而耳順”的成果,孔子用四個字,叫做“樂以忘憂”。如果一個人明明身陷憂愁的處境,卻還樂得出來,這種人就是糊塗,就是麻木不仁。樂以忘憂,是說要把所有的憂愁都當做樂趣來看:這件事對別人算是憂愁,但是對我就是樂趣,因為這是我要做的事情,這就是我的命。別人覺得我辛苦,那是別人的事。一個人在自己的工作當中,還有憂,還有懼,還有慮,還有很多阻礙,就是表示自己還沒有發憤忘食,還沒有全力以赴。
  
  一個人找到自己要做的事,就會忘記辛苦,但這隻是初步而已。以後還會有很多人打擊你,會有很多人在背後議論你,甚至公開向你挑戰,想抓你的小把柄,而你抱着“無所謂,本來就是這樣”的態度,一笑了之,這才叫做樂以忘憂。同樣的事情,如果發生在別人身上,他們會覺得很憂慮;但是在你看來,這是一種樂趣,因為接受有具體目標的挑戰,本來就是一種樂趣。這才是《易經》有陰有陽的一種變化。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成果,孔子也用一句話來表述,“不知老之將至”。孔子從來不覺得自己年紀大了,因為他根本沒有年紀大的觀念。一個人怎麼做都很自在,都沒有苦惱困擾,怎麼會覺得自己老了呢?
  
  人要服老,不要認老。生理年齡是誰都逃不過的,但是精神、心理的那種狀態每個人都不一樣。孔子永遠保持年輕,就是因為他有這樣一個具體實踐的結果,這些都在《論語》裏面。我讀完《易經》以後,重新去看《論語》才知道,孔子真是了不起!


@[email protected]

聲明:部分內容來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