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思想與人生智慧
| 中心思想 |
《易經》是“群經之首,萬思之源”,稱之為中國的“金字塔”。乾卦的“自強不息”,坤卦的“厚德載物”,已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精神。自古以來,探究《易經》者成千上萬,顯現了人類對未知世界的渴望和對自身行為後果的關注。
《易經》的由來
我們平時講《易經》,亦稱《周易》。其實《易經》是個統稱,分為三部《連山
易》《歸藏易》《周易》。《周易》只是周朝時期的《易經》,前面的兩部在歷史的洪流中丟失了,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時候,李斯將《周易》列為醫術占卜書而倖免於難。所以《周易》和《易經》這兩個詞現在通用,但是從源頭上講還是有區別的。
夏代時期的《連山易》,以“艮卦”為首。為什麼選擇“艮掛”為第一卦?艮,代表山。古時西北高山眾多,古人想像山是最重要的,於是“艮卦”被放在了首位。到了商代,人類的文明不斷向前推進,發現大地很重要,五穀雜糧都是從大地里產生的,所以把“坤卦”放在《歸藏易》首位。到了周代,人們則認為天很重要,所以把“乾卦”放在了《周易》首位。
對其書名,理解不一。“周”有周朝、周代;周全;周轉等不同解釋,“易”有變易、不易、對易等不同解釋。《漢書・藝文志》提出“人更三聖,世歷三古”之說,說明《周易》的產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由哪個人寫了這本書,現在著書都有作者,而《周易》的作者不詳。歷史上認為是由伏羲氏畫八卦,周文王演六十四卦、作卦爻辭,孔子作傳解經。
《易傳・繫辭下》雲:“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古時候,伏羲氏作為天下的君王,仰頭觀察天象,低頭觀察地理,觀看鳥獸的斑紋和土地所宜,近處取自於自身,遠處取自於萬物,於是開始創作八卦,用來領會神明的道德,用來表達萬物的情狀。開始畫八卦時就是“一畫開天”,充滿陽剛之氣,從中汲取智慧的力量。
伏羲的智慧恰恰來自於個人的發現和智慧。我經常對人講,如果你把時間交給了電視劇,那註定是沒有出息的;如果你把精力集中在了如何連接昨天與今天的劇情,少了思考,那基本是沒有智慧的。人類的智慧是要在靜修中產生的。
佛家有三個字:戒、定、慧。一定要守戒才能入定。由“定”才能夠生“慧”,一分定生一分慧。伏羲畫了八卦,到了周文王時代,周文王被商紂王囚禁在河南�里時,又據伏羲八卦演繹成了六十四卦。
后在春秋時期,孔子通過對《易經》的哲學解讀,作了《易傳》。自此,《易經》有了兩大板塊――《易經》本經與《易傳》,其本身也完成了從卜筮向哲學的轉化。
《易經》的表達系統
《易經》與其他書籍的不同之處在於,它除了文字以外還有符號、圖形。《易經》有三大表達系統:符號系統、圖表系統、文字系統。
符號系統最基本的是太極、兩儀、四象、八卦、六十四卦。“太極”,是宇宙間最初渾然一體的元氣。而“太極”中包含着一正一反兩種力量,就是“兩儀”。
“兩儀”通常指“陰陽”,古人用陰陽範疇來表現寒暑、日月、男女、晝夜、奇偶等眾多概念,中國人對於“陰陽”的看法往往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就像一個硬幣有正反兩面。“陰陽”是相輔相成的,不斷轉換的。太極圖中的陰陽之間是曲線的形式,可以印證中國文化是曲線文化,我們講一個問題時首先要鋪墊,然後再說實質,而不像西方表達得那樣直接。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一陰一陽之謂道。”
“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四象”是“少陽、老陽、少陰、老陰”。“八卦”是:“乾、坤、震、艮、離、坎、兌、巽”。古人再將“八卦”兩兩相疊,構成六十四個不同的六劃組合體,即“六十四卦”。
《易經》除了符號系統之外,還有圖表系統,像《河圖》、《洛書》、《太極圖》等,這些主要是用圖表來闡述易理易數。這裏的《河圖》和《洛書》,據說當年伏羲看到黃河裡面的河馬背上馱着圖,即是《河圖》,而大禹看到洛水裡烏龜背上馱着書,也就成就了《洛書》,兩者被稱之為“天書”。
@[email protected]
聲明:部分內容來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