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生克概念淺識
數術學中“生”、“克”是最常見的的用語,通常被用來表示物與物之間的相互關係。“生”作為中國哲學術語,在《易・繫辭上》有“生生之謂易”一說。此處“生生”蓋指“衍”字義。然而在許多數術學的書中對“生”“克”的概念概述得不甚明朗。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生”一方面可理解為一種化學反應,即當此物生成彼物時,此滅彼生,分子結構發生改變。例如“木”生“火”,“火”生“土”,化木成灰,木滅土生。然而“木”與“土”的分子結構全然不同。另一方面“生”可理解為此物是生成彼物的先決條件,但性質不發生根本改變。例如“水”生“木”,其實“水”並未變成“木”,只是儲蓄在木中,是“木”生成的條件,其分子結構並未改變,是忘此從彼,決非滅此成彼,但在成“木”狀態中“水”處於被忽略地位,同樣“克”亦有二個方面的理解,但更偏重理解為一種物理變化。譬如,“金”克“木”,喻為用刀斧斫木,刀斧與木的分子結構皆未發生變化,即便“水”克“火”,看似由此滅彼,其實只是能量的轉化,亦不出物理變化的盪疇。
以上只是從淺顯的現象上歸結“生”“克”的初步認識,但如果從更接近哲學意義上來講的話只論“生”、“克”是行不通的,必須講“生生”、“克克”。所謂“生生”是指物質化學反應后再產生物理變化又進行化學反應的這一事物發展規律,而“克克”則反之。我想不論是“生生”還是“克克”,皆是萬物衍化過程中的形式,“生”、“克”概念皆不出《易・繫辭上》中的“生生”之謂。
@-------------------------------------------------------@
聲明:部分內容來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