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文化是東方文明源頭
周易是研究什麼的?無論把《易經》看作是“占筮”卜卦之作,還是哲學著作,都不能真實地表達其高度的科學意義。這個意義只有在今天,在“複雜性問題”研究在全世界興起,成為當代科學前沿的全球化時代,才能真正為人們所認識、所承認、所推崇。
複雜性問題研究是當代世界最前沿的科學問題。美國“桑塔費”科學家指出:“在我們思考混沌和複雜性科學理論的社會意義時,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給我們以巨大的靈感。”“混沌新科學并行於或恰好趕上《莊子》或《易經》中所表現的那種中國古代智慧。”“很明顯,《易經》的作者和註疏者曾經長期深入思考過自然界和人類活動中的秩序(order)無序(disorder)之間的關係。史學家告訴我們,他們最終將這種關係稱之為‘太極’。”《易經》的一位英語譯者布洛菲爾德將“太極”的概念描述為:
“普遍真理,終極原因,至高無上,永垂不朽,萬古不易,變化萬千,獨一無二,無所不包。此外無物,無物無此。萬物源此,無物源此。萬物歸此,無物歸此。此乃萬物,此非萬物。此即太極。太極至顯於易――變易。”
一代心理學大師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G・Jung,1875~1961)是端士的一位精神病學家。當眾多西方學者視《易經》為“咒語集”而根本否定其價值之時,榮格鄭重其事地宣布,《易經》是偉大中國科學的“標準著作”。這當然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而且不僅在當時的歐洲,即使在今天的中國也應當引起巨大的震撼。
榮格認為中國古代有自己的科學,與西方科學相比,它是另一種完全不同的科學。他說:“中國的確有一種‘科學’,其‘標準著作’就是《易經》,只不過這種科學的原理就如許許多多的中國其他東西一樣,與我們的科學原理完全不同。
作為現代物理學基礎的量子力學的開創者之一玻爾是計算機二進制的發明者。當他看到從中國傳到歐洲的周易中的二進制和太極圖,則對中國3000年前的古老文明推崇至極。在玻爾看來,量子力學中的“粒子性與波動性”、“運動量與位置”、“連續性與非連續性”等等的關係,如同陰陽兩極所表現的那樣:兩者既對立又互補、兩者互為前提、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由此玻爾提出了量子理論的“並協原理”,更把太極圖作為自己家族族徽核心的圖樣。
顯然,這些西方的大科學家們畢竟還不具有東方的科學思維本底,但是他們能夠對《易經》“太極”大科學有如此之深的理解,真是難能可貴。
@[email protected]
聲明:部分內容來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