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 乾 離
4 9 2
震 3 5 7 艮
8 1 6
巽 坎 坤
出處第一,青囊經:
青囊經前文重複了廢話,廢話是廢話嗎?不!是世人沒真正看懂的話!
天尊地卑:天尊,則當居於中正,至上,故在九數位。地卑,卑則當居偏鄙之下位,必不在中。
陽奇陰偶:陽,為乾震坎艮四陽卦。陰,為坤巽離兌四陰卦。奇為奇數。偶為偶數。何其明哉!正為此卦圖所配。
出處第二,邵雍的五行配八卦:
世人皆知五行配八卦體取之於河圖,卻不知有用之於洛書。終是不知配法之誤。若不以此卦法配之,河圖數5、10屬土可配卦,而洛書數5、10失於配卦何則?然,五行豈可無土乎?!
乾、兌(金);正配於9、4。
震、巽(木);正配於3、8。
坤、艮(土);6、7坤艮土,特取水火相化1、2―>6、7而成者,以水火不獨立存在,必借土以存之也。(蓋水獨立為空氣,火獨立為煙滅,是水不為水,火不為火也,故以土相之。)另則,水流入地,火燒則上山;山上出火稱火山,地上出水是泉,皆屬自然之理。卦法自然。
離(火);坎(水)。正配於2、1。
此則與邵雍卦法自然吻合之處也。
出處第三,邵雍、朱熹八卦取象歌:
乾三連:三連為王字,外加一點是主。所指明之方位正是洛書九數之位。
坤六斷:所謂斷卦者,算定也。故此取斷字為定。六斷,謂定位於六。另外,六為老陰,正屬坤卦。
震仰盂,艮覆碗:取“俯仰於天地之間”之謂,故震、艮當為中層數三、七數。
兌上缺,巽下斷:上下者,上下位。斷者定。巽居下邊,以坤已居六數,故巽當居之於八數。缺者,宮闕,於天邊,以上與下相順正成故,兌當居與八數上下正對之四數。
離中虛:中虛,則走邪,邪行不可使居正與中,是為邪火。虛者輕清,當在上邪位。中為洛書之中五,洛書當以位推演。四數位已由兌居,故此離當居二數。
坎中滿:中滿,滿則溢。自中五溢出中下之一。
出處第四,五行數:
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
正合於本卦所配數。只是五土,先天已失,由後天水火生成之。
出處第五,周易繫辭傳:
天地定位:另據青囊經所謂之“陽有體而陰有位”之言,定為體,是為定體,位則同名。非世人所臆測之上下一對立者也,況對立犯沖,本非所宜。
水火不相射:水火不相射,何以諸人配出之卦盡為水火相射?蓋只算成數定數,不知有運化數也。
出處第六,三字經與古代傳言:
“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
釋文:“有連三卦的,有龜藏的,然後才有周易,三易象。”1、連三卦的為這个中天卦法,2、龜藏的是洛書數,3、周易為世間傳出的,但卻是三易中最後出的,最後的定法。故而使用周易當追本溯源,方得其妙用。
“太卜掌三易。”
先人之語何其明哉!非然者古人何以處處提及三易?失而不復返,難道要後輩為流失的這一切耿耿於懷,哭哭啼啼?不!三易本就在周易中完備,只因世人對面不識,所以處處提醒着故國的人們啦。
至於為什麼要隱藏這個重要的卦法,那要看先人遭遇到了什麼事了,我非史學家,又如何得知。
出處第七,朱子之所以為朱子:
朱子最起碼的貢獻:1、讓河圖洛書浮出水面。2、識真經,斷章句。3、發矇學,導後人。
讓河圖洛書浮出水面,這是儒學之學之所以能從宋朝朱子之後的千百年間立於不敗之地的原因了。而使用蒙學,讓舉世後人都能通過他們尋找到中天卦法,這是不得已,也是正教的情理之事了。很多人垢罵斷章與四書,可是沒有朱子斷章,今天的人們,有誰能讀得懂古人書呢?老古的人使用竹簡,一片片的寫,一片片的看,改是一片片的改,看是豎著慢慢看。中古的人用紙,是用線裝的,錯了拆線,去掉重來,看字還是豎著慢慢看。今天的人,簡直不犯錯的,寫字是整本整本的,改的較少吧,看的是千萬字的大部頭一部接一部,橫着速速的看,疲於奔命,還津津有味的說他愛看書,看啥子書呢,義理一竅不通!朱子斷章,在簡牘轉為紙書的問題上為中華立了個天大的功勞,我想他之所以那麼成功也在於這樣的善細察微言大義了。朱子把他最妙的發家法寶教給大家,竟然在今天遭受如此多的垢罵呢!
今天的人們有眼無珠,不識泰山。古人可不是白痴,朱子的良苦用心受到當時尊師重教的先輩們正用,而且甘尊他為子,情理之中。千百年來,不知有過多少真正的讀書人,對他所公布的三易感恩倍至呢!
對於朱子,我原先其實不存好感的,而且除四書等章句他留痕下來的偶爾過一點點外,我根本沒看過他著的書。因為我們這輩打小的教導,一切中華罪因都是他搞的鬼。另一方面是我只相信孔子輩的書,對孔子輩之後的人只採取協助佐證的方式對待,不太關注。不過最近,我發現越到中華文化的關口上,就越會撞着他們,就比如河圖洛書,比如這个中天卦法的發現,離不開他們!所以多寫了點東東,為他說點話。尊師重教,不然,大家都會多多吃苦頭的!
證辭一二:
邵雍的暗示:易中秘密窮天地。從來切莫教輕傳。仙人亦有兩般話,道不虛傳只在人(仁)。
邵雍、朱熹為何不傳而採取隱秘方式?這可不只是他們,自古以來就是這樣的!因為他們都秉承聖教,只有到了太盛世才能讓傳出來的。今天時逢盛世,被我這小輩拿來玩了,希望能給當今的易學界帶來新一輪的繁榮。眾人切莫輕視,古人費盡心力不得此!易學愈衍愈繁,正是不得其宗法,故而在枝枝恭弘=叶 恭弘恭弘=叶 恭弘中鑽出這許多繁瑣的東東來!
易學先輩謂孔子:“自卜商入室,親授微言”。這裏當明白,是卜喪了,故而藏之密室了;所授是口口相傳,密之又密之事了!
@-------------------------------------------------------@
聲明:部分內容來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