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看懂易經會瘋
《易經》的處世智慧
《易經》究竟是什麼?
關於《易經》,我們聽過太多它的傳奇。譬如兩儀四象八卦、再譬如陰陽五行、河圖洛書、太極圖等等等等。它們神秘晦澀,卻又引人遐思。似乎好像只要得到了《易經》真傳,就能預測未來,避禍就福。
而真正意義上的《易經》,其實是指夏代的《連山》、商代的《歸藏》、周代的《周易》這三本易書。它們並稱為“三易”。
而在周朝時期,《連山》、《歸藏》和《周易》這三本易書則由三位卜官掌控,通過這三本易書,卜官們會對國家大事、軍事戰爭、祭祀活動進行預測。正所謂“算卦”,又名曰“觀卦象”,這也是《易經》本身最初的作用。
所以,從本質上來講,《易經》是闡述關於變化之書,長期被用作“卜筮”。所謂“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
但是到如今,三易中的《連山》、《歸藏》已失傳,傳世的只有《周易》一本。所以,現在的《易經》一般就是指《周易》。
《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其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生活、文學、藝術、科學等諸多領域,是群經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經典。
如今,我們更多學習其哲理,因而成為一部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


《易經》的歷史地位
正所謂西方有《聖經》,東方有《易經》,這部誕生於三千多年前的經典著作,被稱作“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用六十四個卦象揭示了宇宙萬事萬物發展的規律。
相傳三皇之伏羲創作八卦,神農炎帝作《連山易》,軒轅黃帝作《歸藏易》,直到周文王姬昌才給我們留下了這部《周易》。《易經》不僅僅是占卜之術,更是中國哲學思想的發端。
不管是儒家,還是道家都受到了《易經》的影響。孔子看到《易經》的時候感嘆,原來它不是講算命的,而是講天命的,這時候的孔子五十歲,所以孔子是五十而知天命。
孔子解《易經》做《易傳》,發揮了乾卦的精神,儒家的基本精神是一種陽剛的精神,就是自強不息、剛毅堅韌。老子雖然在《道德經》里沒有提到乾卦坤卦,但他提到了陰陽,“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把陰放到前面,陽放在後面,老子主張的陰柔,就來源於坤卦。中華文化,陰陽中和,《易經》就充分體現了這種文化的生命力。


《易經》有什麼用
《易經》中的每一卦,都包含了事物發展的一種規律。它不是只對應一件事情,而是對應一類事情,其中每個卦每個爻都對應了三個點,第一這個時空點好還是不好,第二你應該怎麼做,第三結果怎麼樣。
比如乾卦,初九爻:潛龍勿用。我們說小時候剛出生,兒童時代是初九,需要蓄積精力,可是呢長大了企業剛剛開創,也是在初九,也要潛龍勿用,不要急着去做項目,而是要潛伏在那裡,龍潛在水裡是在找他的水,我們剛辦了企業,要找到人脈、錢脈、資源,這不好像是我的水嗎?比如說我們剛剛走上工作崗位,去了一個新單位,不要着急施展自己的才華,需要潛伏在那,摸清情況,熟悉環境,適應環境,這是最重要的。
這也正是《易經》的魅力,它教你從這件事推測到下一件事情,叫以類萬物之情,推測出萬事萬物的情況。

那麼,《易經》能改變命運嗎?
人的命運能改變嗎?《周易》正是要教我們怎麼改命!
人的命運要按照天命來改,要符合天道,天道就是宇宙變化的大規律里,其中有一種規律,叫因果律。坤卦中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就是因果,做善事的人有善報,做惡事的人有惡報。
再比如否極泰來,否卦和泰卦,地在上天在下是泰卦,天是陽氣要上升,地是陰氣要下降,這樣陰陽就溝通了,否卦是天在上地在下,也就是陽氣在上,陰氣在下,這个中間就沒有溝通,沒有溝通,他就堵塞住了。
人與人之間矛盾是怎麼造成的,矛盾的99%就在於誤會,誤會的99%就在於不溝通,不溝通就是否卦了,就兇險了,所以這個卦是告訴我們要陰陽要溝通,天地要交合。
所以說人走到極端的時候,比如說極度地困厄,各種打擊各種艱難都來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就好比是否卦,堵塞住了,就不通了。
而泰卦是陽氣在下,陽氣要上升,陰氣在上,陰氣要下降,這个中間怎麼樣呢,溝通了,交通了,所以“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氣志同也”,交泰了,你就會否極泰來。所以人在絕路的時候一定要這麼去想,要溝通。
《易經》告訴了我們這個天道規律,你按照這個規律來做,就可以趨吉避凶、趨利避害,這就是改命。

《易經》是中國文化的活水源頭
《易經》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生活、文學、藝術、科學等諸多領域,是中華文化的活水源頭。
它不僅是一本用於占卜之書,更是一部具有獨特思維方式的哲學著作,其中潛藏着萬物變化、未來事態發展的規律,同時你的一餐一飯、一呼一吸、一言一行都與這部經典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但眾所周知,短短几言,根本無法道清《易經》中的奧妙所在,所以,我們請來了易學研究的權威專家張其成教授,為大家帶來《易經》最權威、最詳細的解讀。
@[email protected]
聲明:部分內容來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