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六十四卦免費算卦
易經六十四卦第二卦:坤卦正解-坤為地(坤上坤下)坤為地卦地位:老陰|人位:老陰|天位:老陰|錯卦:乾為天|綜卦:坤為地|交互卦:坤為地
序卦傳;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馬地類,行地無疆,柔順利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無疆。
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I子夏易傳;坤,順也,承於乾而成乾之化也。臣稟命於君,而致君之治也。有大通始生之德焉,萬物由之得焉。萬物由之而形也,無有�R邇而奉順之勤。不敢怠柔,不失正牝,馬之貞也。臣道也,待君而後成也。君子攸行,初離乎族,迷而失道,後保其所,乃其常也。西南同類,安無成也。東北喪朋,出而得正,終有慶也。地承天而體方,臣奉君而為正,�R無不至,多無不能,無疆之德。故君子定其分,行其事,則恭弘=叶 恭弘。夫無疆之永也。
象曰:地�蕁@ぃ�君子以厚德�d物。
地無不載,勢順而上,承於天。君子修博其德,而當承上之事也。
文言曰: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
子夏易傳;坤順也。靜而含光,能畜治萬物而不敢先也。順於上而時動成,其終而不怠。堅剛而得於久,至柔以為剛也。
坤坤上坤下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朱熹:--者,偶也,陰之數也。坤者,順也,陰之性也。注中者,三畫卦之名也,經中者,六畫卦之名也。陰之成形,莫大於地,此卦三畫皆偶,故名坤而象地。重之又得坤焉,則是陰之純,順之至,故其名與象皆不易也。“牝馬”,順而健行者。陽先陰后,陽主義,陰主利。“西南”,陰方。“東北”,陽方。安順之為也,“貞”,健之守也,遇此卦者,其佔為大亨,而利以順健為正。如有所住,則“先迷后得而主”於利。往西南則“得朋”,往東北則“喪朋”。大抵能安於正則吉也。
程傳:坤,乾之對也,四德同而貞體則異。乾以剛固為貞,坤則柔順而貞。牝馬柔順而健行,故取其象曰“牝馬之貞”。君子所行,柔順而利且貞,合坤德也。陰,從陽者也,待唱而和。陰而無陽,則為迷錯,居后乃得其常也。主利,利萬物則主於坤,生成皆地之功也。臣道亦然。君令臣行,勞於事者,臣之職也。“西南”,陰方。“東北”,陽方。陰必從陽,離喪其朋類,乃能成化育之功,而有“安貞”之“吉”。得其常則安,安於常則貞,是以吉也。
王弼曰:至順而後乃亨,故唯利於“牝馬之貞”,“西南”,致養之地,與坤同道者也,故曰“得朋”。“東北”,反“西南”者也,故曰“喪朋”。陰之為物,必離其黨,之於反類,而後獲“安貞吉”。
干寶曰:行天者莫若龍,行地者莫若馬,故乾以龍繇,坤以馬象。
孔穎達曰:乾坤合體之物,故乾后次坤。地之為體,亦能始生萬物,各得亨通,故雲“元亨”,與乾同也。牝對牡為柔,故雲“利牝馬之貞”。不雲牛而雲馬者,牛雖柔順,不能“行地無疆”,無以見坤之德。馬雖比龍為鈍,而亦能遠,象地之廣育也。“先迷后得主利”者,以其至陰,當待唱而後和。凡有所為,若在物之先,即迷惑。若在物之後,即得主利。以陰不可先唱,猶臣不可先君,卑不可先尊故也。
崔憬曰:西方坤兌,南方巽離,二方皆陰,與坤同類,故曰“西南得朋”。東方艮震,北方乾坎,二方皆陽,與坤非類,故曰“東北喪朋”。安於承天之正,故言“安貞言”也。
張浚曰:君造始,臣代終,人臣立事建業,以有為於下。失朋儕之助,有不能獨勝其任者矣,故“西南”以“得朋”為利,若夫立於本朝,左右天子,苟非絕類忘私,其何以上得君心,合德以治天下哉?然則“得朋”臣之職也,“喪朋”臣之心也,以是心行是職,非曰今日得之明日喪之也。但見君德而莫或有專事擅權之咎,曰“東北喪朋”。
《朱子語類》問:牝馬取其柔順健行,坤順而言健,何也?曰,守得這柔順堅確,故有健象。柔順而不堅確,則亦不足以配乾矣。
項安世曰:牝取其順,馬取其行。順者坤之“元”,行者坤之“亨”。“利”者宜此而已,“貞”者終此而已。柔順者多不能終,唯牝馬為能終之。“君子有攸往”,此一句總起下文也。“先迷后得主利”,言利在得主,不利為主也。
楊簡曰:君先臣后,夫先妻后。當后而先為迷,迷為失道。君為臣之主,夫為妻之主,后而得主,利莫大焉。
王申子曰:乾健行,故為馬。坤亦為馬者,坤乾之配,乾行而坤止,則無以承天之施,而成其化育之功,此所謂柔順之貞,坤之德也。
胡一桂曰:“元亨,利牝馬之貞”,已盡坤之全體,“君子”以下,則申占辭也。又曰:彖辭文工所作,“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後天卦位。
俞琰曰:坤順乾之健,故其占亦為“元亨”。北地馬群,每十牝隨一牡而行,不入它群,是為“牝馬之貞”。坤道以陰從陽,其貞如牝馬之從牡則利,故曰“利牝馬之貞”。《易》中凡稱“君子”,皆指占者而言。“有攸往”,謂有所行也。坤從乾而行先乎乾,則迷而失道;后乎乾,則得乾為主而利,故曰“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朋,坤類也。西南坤之本方,兌、離、巽皆坤類,是為“得朋”。出而從乾,則東北震、艮、坎非坤類,是為“喪朋”。君子之出處,隨寓能安,一是皆以貞自持,蓋無往而不吉,故曰“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蔡清曰:若牡馬則全是健,若牝牛則又全是順。牝馬,順而健者也,要非順外有健也。其健亦是順之健也,故曰“安貞”。坤卦,地道也,妻道、臣道也。不順則專而無成,不健則不能配乾。順而健者,坤之正也。
鄭維岳曰:坤配乾者也,坤之德即乾之德,乃柔順以承之而有終耳。有終為健,故曰“利牝馬之貞”。坤道從乾,乾為坤之主,故先則迷,而後則得其所主。“西南得朋”者,率類以從陽,以人事君之道也,“東北喪朋”者,絕類以從陽,渙群朋,亡之道也。此皆陰道之正而能安之,所以得吉也。
喬中和曰:坤唯合乾故“得主”,“得主”,故“西南”“東北”,皆利方,“得朋”“喪朋”皆吉事。妻道也,臣道也。妻從夫,臣從君而已矣。
案“后得主”,當以孔子《文言》為據。蓋坤者,地道、臣道,而乾,其主也。居“先”則無主,故“迷”;居“后”則得其所主矣。“利”字應屬下兩句讀,言在西南則利於得朋,在東北則利於喪朋也,“得朋”“喪朋”正與上文“得主”相對。蓋事主者,惟知有主而已,朋類非所私也。然亦有時而宜於得朋者,西南是坤代乾致役之地,非合眾力不足以濟,於是而得朋,正所以終主之事,是得朋即得主也。唯東方者受命之先,北方者告成之候,稟令歸功,己無私焉,而又何朋類之足雲?故必“喪朋”而後“得主”也。為人臣者而知此義,則引類相先,不為阿黨睽孤特立,不為崖異。故易卦之爻有曰“朋盍簪”者,有曰“朋互”者,有曰“以其匯”“以其鄰”者,皆得朋之義也。有曰“朋亡”者,有曰“渙群”者,有曰“絕類上”者,皆喪朋之義也。斯義也,質之文王卦圖、孔子《彖傳》而皆合,故自此卦首發明之,而六十四卦臣道准焉。
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
朱熹:此以地道明《坤》之義,而首言元也。“至”,極也,比“大”義差緩,“始”者氣之始,“生”者形之始。順承天施,地之道也。
呂大臨曰:《乾》之體大矣,《坤》之效乾之法,至乾之大而後已,故“乾元”曰“大哉”,“坤元”曰“至哉”。
《朱子語類》雲:資乾以始,便資坤以生,不爭得霎時間。萬物資乾以始而有氣,資坤以生而有形,氣至而生,即“坤元”也。
蔡清曰:若徒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則疑於與“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者敵矣。今日乃順承天,非唯可以見《坤》道“無成有終”之義。而乾坤之合德,以共成生物之功者,亦於此乎見之。不然,乾有乾四德,坤有坤四德,而名實混矣。
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朱熹:言“亨”也,“德合無疆”,謂配乾也。
崔憬曰:含育萬物為“弘”,光華萬物為“大”。動植各遂其性,故曰“品物咸亨”也。
游酢曰:“其靜也翕”,故曰“含弘”。“含”言無所不容,“弘”言無所不有,“其動也辟”,故曰“光大”。“光”言無所不著,“大”言無所不被,此所以“德合無疆”也。
林希元曰:無所不包,可見其弘。無所不達,可見其大。“含弘光大”,坤之“亨”也。“品物咸亨”,是物隨《坤》亨而亨也。變“萬”言“品”者,與《乾》“雲行雨施品物流形”一般。
牝馬地類,行地無疆。柔順利貞,君子攸行。
朱熹:言“利貞”也。“馬”,乾之象,而以為地類者,牝陰物,而馬又行地之物也,“行地無疆”,則順而健也。“柔順利貞”,《坤》之德也。君子攸行,人之所行,如《坤》之德也。所行如是,則其占如下文所云也。
程傳:資生之道,可謂大矣。《乾》既稱“大”,故《坤》稱“至”。“至”義差緩,不若“大”之盛也,聖人於尊卑之辨,謹嚴如此。萬物資《乾》以始,資《坤》以生,父母之道也。順承無施,以成其功。《坤》之厚德,持載萬物,合於乾之無疆也。以“含弘光大”四者形容《坤》道,猶《乾》之剛健中正純粹也。“含”,包容也。“弘”,寬裕也。“光”,昭明也。“大”,博厚也。有此四者,故能成承天之功,品物鹹得亨遂,取牝馬為象者,以其柔順而健,行地之類也。“行地無疆”,謂健也。《乾》健《坤》順,《坤》亦健乎?曰:非健何以配《乾》,未有《乾》行而《坤》止也。其動也剛,不害其為柔也。“柔順”而“利貞”,乃《坤》德也。君子之所行也,君子之道,合坤德也。
王弼曰:地之所以得“無疆”者,以卑順行之故也。《乾》以龍“御天”,《坤》以馬“行地”。
《朱子語類》雲:“牝馬地類,行地無疆”,便是那“柔順利貞,君子攸行”。本連下面,緣它趁押韻后,故說在此。
又雲:《程傳》雲,未有《乾》行而《坤》止,此說是。且如《乾》施物,《坤》不應,則不能生物。既會生物,便是動,若不是它健后,如何配《乾》,只是健得來順。
龔煥曰:《坤》“先迷后得”而亦有“元亨”者,《坤》之“元亨”,承《乾》而已。故曰“至哉坤元”、“乃順承天”,又曰“德合無疆”、“品物咸亨”。《坤》之“利貞”。乃《坤》之德,故曰“牝馬地類,行地無疆,柔順利貞”。此亦“先迷后得”之意。《坤》所以能承《乾》之“元亨”以為“元亨”者,以其“柔順利貞”也。
熊良輔曰:“君子攸行”,合聯下文“先迷”之上,不必以韻為拘,當時夫子只是從頭說下來。
蔡清曰:以象言則為“牝馬地類,行地無疆”。以義言則為“柔順利貞”。《本義》謂馬行地之物者,朋龍之能飛乎天,而為《乾》之象也。
林希元曰:“牝馬地類”,順也。“行地無疆”,順而健也。故承之曰“柔順利貞”,言此即《坤》德之順健云爾。不敢自主,承天之施以生萬物,“柔順”也。承天生物,直至於有終,“利貞”也。彖辭“利牝馬之貞”,本無四德,夫子以四德解,故為之說如此。
先迷失道,后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
朱熹:陽大陰小,陽得兼陰,陰不得兼陽。故《坤》之德,常減於《乾》之半也。“東北”雖“喪朋”,然反之“西南”,則“終有慶”矣。
程子曰:“東北喪朋”,陰必從陽,然後“乃終有慶”也。
項安世曰:“東北喪朋,乃終有慶”者,所以發文王言外之意也。地之交乎天,臣之事乎君,婦之從乎夫,皆“喪朋”之“慶”也。
邱富國曰:《坤》道主成,成在後,故先《乾》而動,則迷而失其道,從《乾》而動,則順而得其常。“西南”為後,於《坤》為得地,故往“西南”則與類行,東北為先,於《坤》為不得地,故往“東北”則必”喪朋”。
王申子曰:馬而非牝,則不順而非地之類。牝而非馬,則不能配《乾》而“行地無疆”,此《坤》之“柔順利貞”也。故君子行《坤》之道者,先乎陽,則迷而失。后乎陽,則順而得。以陰從陰,猶與類行,以陰從陽,然後有慶。
林希元曰:“先迷失道”,是以失道解先迷。蓋陰本居后,今居先是失道,故“迷”也。“后順得常”,是以順解得常。蓋陰本居后,居先為逆,居後為順,故得其常道也。
金賁亨曰:“喪朋”,猶《泰》之“朋亡”。舍其朋而從陽,則有“得主”之“慶”。
何楷曰:“君子攸行”,雖趁上韻,然意連下文,釋卦辭“君子有攸往也”。君子之行,以陽剛為主。以陰抗陽,故迷而失道。以陰順陽,故得所主而不失其常。蓋陽為主,陰承之,此天地不易之常理也。“得朋”者,合群陰以從陽,後代終也。“喪朋”者,斂群陰以避陽,先無成也。
安貞之吉,應地無疆。
朱熹:安而且貞,地之德也。
程傳:《乾》之用,陽之為也。《坤》之用,陰之為也。形而上曰天地之道,形而下曰陰陽之功。“先迷后得”以下,言陰道也。先唱則迷失陰道,后和則順而得其常理。西南陰方,從其類“得朋”也。東北陽方,離其類“喪朋”也。離其類而從陽,則能成生物之功,終有吉慶也;“與類行’’者本也,從於陽者用也。陰體柔躁,故從於陽,則能安貞而吉,應地道之無疆也。陰而不安貞,豈能應地之道,《彖》有三“無疆”,蓋不同也。“德合無疆”,天之不已也。“應地無疆”,地之無窮也。“行地無疆”,馬之健行也。
孔穎達曰:“萬物資生”者,言萬物資地而生。《乾》本氣初,故雲“資始”。《坤》據成形,放雲“資生”。“乃順承天”者,《乾》是剛健,能統領於天,《坤》是陰柔,以和順承奉於天。以其廣厚,故能載物。有此生長之德,合會“無疆”。凡言“無疆”者有二義,一是廣博無疆,二是長久無疆也。自此以上,論“坤元”之德也。包含弘厚,光著盛大,故品類之物,皆得亨通。此二句釋“亨”也。牝馬以其柔順,故雲“地類”。以柔順為體,故“行地無疆”,不復窮已。此二句釋“利貞”。故上文雲“利牝馬之貞”是也。“柔順利貞,君子攸行”者,重釋“利貞”之義。是君子之所行,兼釋前文“君子有攸往”也。“先迷失道”者,以陰在物之先,失其為陰之道。“后順得常”者,以陰在物之後,陽唱而陰和,是后順得常。“乃與類行”者,以陰而造坤位,是乃與類行。“乃終有慶”者,以陰而詣陽,初雖離群,乃終久有慶善也。“安”謂安靜,“貞”謂貞正也。地體安靜而貞正,人若靜而能正,即得其吉,應合地之無疆也。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朱熹:地,坤之象,亦一而已。故不言重,而言其勢之順,則見其高下相因之無窮,至順極厚,而無所不載也。
程傳:坤道之大猶乾也,非聖人孰能體之,地厚而其勢順傾,故取其順厚之象。而雲“地勢坤”也,君子觀坤厚之象,以深厚之德,容載庶物。
《朱子語類》雲:高下相因只是順,然唯其厚,所以高下只管相因去,只見得它順。若是薄底物,高下只管相因,則傾陷了,不能如此之無窮矣。君子體之,唯至厚為能載物。
林希元曰:“地勢坤”,言地勢順也。於此就見其厚,故“君子以厚德載物”,蓋坤之象為地,重之又得《坤》焉。則是地之形勢,高下相因,頓伏相仍,地勢之順,亦唯其厚耳。不厚,則高下相因便傾陷了,安得如此之順。唯其厚,故能無不持載,故君子厚德以承載天下之物。夫天下之物多矣,君子以一身任天下之責。群黎百姓,倚我以為安。鳥獸昆蟲草木,亦倚我以為命。使褊心涼德,其何以濟,而天下之望於我者亦孤矣。
@[email protected]
聲明:部分內容來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