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寓言名人故事 正文

鄉情

老同學

鄉情

時間:2012-04-24 作者: 編輯:小故事

常年下海打魚的外甥來村裡探望娘舅,給娘舅劉老嘿捎來兩每鮃魚,每條足有三斤重。內陸講“一鮃二鏡(鏡魚)”,可見鮃魚在海鮮類中屬頂級類。劉老嘿滿心歡喜。卻舍不得自家享受,決議拿來答謝人。

  劉老嘿首先想到的答謝工具,是住在隔鄰的趙平時。與其他農戶一樣。劉老嘿一家種地務農,也捎帶養幾口豬。豬有時刻鬧誤差,就招呼隔鄰的趙平時過來,打點針,吃點葯,誤差就好了。可趙平時從來都是只按進價收取藥費,自己的醫術和延遲的功夫忽略不計。劉老嘿家的母豬生一窩豬崽,豬崽一過滿月該宰了,趙平時便會自動過來給實行手術。由劉老嘿當副手,趙平時把豬崽一隻一隻逮住,按倒,一隻一隻劁,弄得兩手血滿頭汗。劁完了一隻去換另一隻的時刻,趙平時就把刀子叼在嘴上。弄得嘴角也沾滿豬血。豬崽劁完了,劉老嘿過意不去,要留趙平時吃頓飯,他卻不願,頂多是拿幾個豬卵子回家去炒了下酒。通常里,劉老嘿沒啥酬謝人家,這回外甥拿來兩條鮃魚。也算提供個酬謝的時機。

  劉老嘿拎着兩條鮃魚,走進隔鄰趙平時的家,對趙平時“嘿嘿”笑道:“平時,你瞧這是啥玩意兒?”“喲,哪來的鮃魚?”“我外甥拿來的,也送你兩條嘗個鮮。”“不中,這可不中,你外甥對你的一份孝心,我怎好領受?”“嗨,叫你收下你就收下,我家裡另有,哪能沒我吃的!”劉老嘿丟下魚,扭頭便走。

  趙平時謝絕不外,收下這兩條鮃魚,卻也不想知足自家人的口腹之欲,這不年不節的,又沒客人,幹嘛煮兩條鮃魚吃?何不也拿來答謝小我私人情?雖說趙平時助人為樂,卻也得人相助,也會欠下鄉鄰的人情。這時刻趙平時便想到了槐樹院里開小賣部的李隨和,常年累月的。可沒少給人家添窮苦。

  李隨和家有輛雙排座,隔三差五開着去城裡進貨。趙平時也時常去城裡進獸葯,便總是搭李隨和的車,若是乘遠程班車進城,那站點離村子另有三里遠,要打票不說,也晦氣便。而搭乘李隨和的雙排座就利便多了,從家門口坐上。回來從家門口下車,幾箱獸葯也捎回來了。常年這樣,就沒見過李隨和臉上不歡喜。有時刻趙平時遞支香煙給他,他瞅瞅,套掏出半盒更好牌子的扔過拳,同時笑道:“就你那牌子的,還往外掏呢!”

轉帖是為了不遺忘

  不用說,趙平時一直感念李隨和,這回有了兩條拿得脫手的魚,便借花獻佛,好說歹說塞給了李隨和。

  遇上統一種情形,許多莊戶人的想法往往異常一致,不約而同。李隨和放下趙平時送來的兩條鮃魚,居然也沒想自家人的口頭福,而同樣想要用來答謝他人。想來想去,他以為應該把魚送給王老顛,王老顛可幫他大忙了。

  王老顛的一條腿有殘疾,走路一顛一顛的,幹不了重活。村委會便照顧他,放置他在村委會打雜。接接電話,掃掃院子,看看大門,算是半個警衛。另外,王老顛還兼管開廣播,招呼人們開會啥的,也捎帶廣播一些便民的瑣屑事。好比誰家采了客,主人卻外出串門去了,王老顛就開廣播招呼主人快回家。有人在街上撿了什麼器械,送到村委會,王老顛就廣播失物招領。

  槐樹院李隨和豪的小賣部,自然經常進些適銷對路的新貨。好比時尚服裝,時鮮水果,節日美食,以及啤酒、飲料、蚊香,小學生作業本等等,新貨一到,怎麼能讓村民們儘快知道呢?李隨和就與王老顛搭上關係,讓王老顛在廣播時順便給做做廣告。王老顛倒願意幫這個忙,說這點小事不外是摟草打兔子——捎帶。可這些年多虧王老顛的免費廣告,才使李隨和的小賣部物暢其流,生意興旺。這兩條鮃魚送給王老顛吃,比自家吃了好。

  黃昏時分,劉老嘿正站在豬圈旁餵豬,前晌把鮃魚送給了好鄰人趙平時。到這套兒臉上還掛着輕鬆愉悅的神色。

  溘然聞聲腳步聲。劉老嘿一扭頭,瞧見王老顛滿臉舍楚一顛一顛走進院子里。手裡還拎着兩條魚——劉老嘿一眼便認出來,那是自己前晌送出的兩條鮃魚,卻不知道這魚已經在村子里旅行了一圈,竟然又回到了起點。


  • 共2頁:
  • 上一頁
  • 1
  • 2
  • 下一頁

我曾乞討過友情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