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寓言名人故事 正文

母親節試寫母親

長大的那一刻

母親節試寫母親

時間:2012-04-27 作者: 編輯:小故事

  母親在我影象中,起先是代表着一種現實生涯的煩瑣與壓力,厥後,則是代表着一大片無可阻止的、身為女人的悲痛。
  
  多年來,我未曾寫過關於母親的文章,關於父親的倒寫了不少。
  不寫母親,有兩個心理上的因素——早先是由於情緒上的冷漠;厥後是由於良心上的歉疚。
  自幼,我就和父親對照靠近。長大之後,又和父親對照談得來。我天性對照喜歡外界的事物,童年時,就只願意在戶外、原野、田莊,和大自然在一起。所向慕的是遙遠的地平線外,那不能知的天下,對現實的家庭生涯深感不耐。而母親,偏偏是個自從我有影象以來,就終年忙着家事,無暇去“仰面看天外”的盡責的主婦。我天天所希望的,就是父親快些下班。由於他險些毫無破例的,在那天氣乾爽、絕少下雨的北方,一下班,就帶我們幾個小麻雀般的孩子,跑出家門,去野外看蘆葦,看野花,聽鳥叫,看晚霞,或聽“大兵”唱歌。
  而母親和我的關係,卻是教我怎樣剝韭菜,怎樣剝蒜頭,怎樣掃地、擦桌椅,和怎樣做針線。影象中最深刻的是,母親教我縫一種很細膩的接縫、把兩塊布邊用針細細地縫上兩道,釘在一起,無論反面正面,都絕看不出有什麼差異,叫做“凈縫”。那種“布”,又密,又硬,需要先用蠟燭打上一層蠟,才可以扎得動。七八歲的我着實指揮不動那根細針,效果,不是戳破了手指,就是把針弄斷。一連幾個鐘頭,在那裡低着頭吃力地縫,脖子都痛了,還弄不完。委屈做完了,又往往通不外母親的檢查,要我再找兩塊布,重新縫過。於是,我就更希望父親回來解救。
  我有6個弟弟妹妹,母親給我的印象就總是在害喜、推搖籃,和一面餵奶一面手中一直地縫着孩子們穿用的衣褲。煩的時刻,就罵我們“不聽話”,說我們“只會磨她”。實在,她是個相當漂亮的母親。嬌小的身體,縱然生了7個小孩,也絲毫都不臃腫。白皙的皮膚,笑起來有兩個小小深深的酒窩。又會趕時髦,通常新盛行的髮式與時裝,她都市在百忙中讓自己遇上。她又有一雙巧手,一切衣服及手工藝,只要她看到,就會研究明了,照做一件,而且青出於藍。父親的襯衫和西裝、我們的大衣,她都可以親手縫製。那時剛剛盛行的毛線衣褲,她也馬上學會,打得又快又好。忙碌的家事從未使她蓬頭粗服。就連她最後因難產,打麻醉傷了神經,得了半身不遂、動作未便的時刻,也從未見她有一天不是梳洗得整整齊齊(只是她着實沒有時機穿她那些做客用的時裝。她去世之後,箱子中留下的新衣全未上身,各式新鞋也都干清清潔)。她又會做菜,林林總總,南北口味,她都做來輕鬆愉快。在那質料泉源並不很容易的鎮上,她都能獨出機杼,找到代用品,做得精彩異常。我上了初中以後,一直住校,也一直都吃着由母親千方百計託人帶來的栗子雞、腐乳肉或糟魚。
  可是,或許就由於母親是位太好的家庭主婦,而我天性中卻太缺少這方面的細胞,以是,母親總以為教欠好我做家事,是一種失敗。而我也由於太怕她在家事方面臨我的要求,而經常想法逃避。
  幸虧我一上初中,也就自然而然地避開了。
  母親異常舍不得我。甚至當我由於想家,而坐火車逃學回來的時刻,她也不叱責我,而還要勸父親,讓我不要去讀中學了,說:“鎮上沒有中學有什麼關係?”“女孩子何須非讀那麼多書不能?”幸虧父親對照理智,堅持讓我“渡過難關”,以結果真生涯境界豁然爽朗,不再想家,而靠近了寬大的天地,發現了屬於我的天下。
  但也由於這個緣故,我不再有時機受到母親的“女教”。我現在能夠做幾樣通俗菜,會縫一些衣裳,而且速率很快,產物不差,是靠着12歲以前,在母親的嚴酷督導下練出來的“幼功”。偶然以會打舊式中國紐襻傲視同年女友,而且也略會摒擋家務,不致因傭人難找、求救無門而苦惱。

守護一生的秘密

[1] [2] 下一頁


  • 共2頁:
  • 上一頁
  • 1
  • 2
  • 下一頁

梔子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