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珞丹:學做演員,學做人
“我要學政治”——吳冠中的最後歲月
“現在我經常想,若是魯迅還在世,在這個環境里,他會怎麼樣呢?———若是讓我再活一次,我一定不學畫,我要學政治,把國家民族治理好,這比畫畫更主要。”———吳冠中
2010年6月25日晚11時52分,吳冠中在北京醫院因肺癌晚期逝世,享年91歲。
吳冠中是4月份住進北京醫院的。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他怕身患暮年痴呆症的老伴憂鬱,一直不願讓她到醫院探望。在去世三天前,才讓兒子帶着老伴見自己最後一面。
理智的吳冠中甚至放置了自己的後事:家裡不設靈堂,不搞遺體告辭儀式,不搞追悼會,不留骨灰。
吳冠中不讓三個兒子學藝術:“魯迅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做些小事,長大以後不要當‘空頭文學家’。我三個兒子,受我影響,也喜歡美術,但厥後學的都是理科,孫子吳吉在美術方面也很有造詣,但我也不讓他學美術。緣故原由一個是太苦,二是我不想讓他們做‘空頭藝術家’。”
糞筐畫家
1965年,吳冠中獨自一人,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師生到河北任縣朱家屯加入農村“四清”運動,整理農村幹部的“四不清”問題。那時农民吃的是白薯乾粉和玉米做的窩窩頭,畏懼牙磣的吳冠中險些頓頓吃不飽飯。因條件艱辛,不到半年,食慾全無,回北京醫院去抽血化驗,發現患上了肝炎,在家療養。
不久,“文革”發作,肝炎未好,吳冠中就隨學院師生到河北獲鹿縣李村解放軍農場接受“再教育”,加入勞動刷新。由於這場病,吳冠中最先嚴重失眠,還生了痔瘡,嚴重到脫肛。“如無妻兒,我將選擇自殺了卻魔難。”
在農村的那段時間,吳冠中最先背着糞筐在節沐日作畫,被學生稱為“糞筐畫家”。在調到師部指導戰士作畫后,精神壓力小了,失眠也減輕了,食慾也逐步好起來。不久,嚴重的痔瘡脫肛也經由大手術治好了。
精神導師魯迅
“作家照樣比畫家有頭腦,照樣敢講話一些。”
在年輕的時刻和年邁的時刻,吳冠中最想做的實在是作家。
1932年,吳冠中考上了無錫師範學校———父親對他的期望是當一名有牢靠人為的教員。這段時間里,吳冠中讀到了魯迅的作品。“他是紹興人,講的人物、風土人情,跟我的田園一樣的,我一看太熟悉了,太明白了,而且他寫得那麼深刻,把人情油滑看得那麼透,融入了美,那時就吸引了我。”
在法國留學那段時期,吳冠中讀了莫泊桑、福樓拜、巴爾扎克、雨果的小說原著,翻破了幾部法文字典,卻很享受,甚至想過回國后靠翻譯小說為生。厥後,他主張每一個畫家至少應該學好一門外文。“實在,我之以是從理工科轉入美術,究其緣故原由,是由於昔時興趣文學的情緒沒有獲得知足,這偷偷的戀愛失戀了,及至邂逅美術,便以身相許,填補了愛之虛空。”
有了上山下鄉這樣的災禍,吳冠中對魯迅的作品多了一層明白。“這時刻我對魯迅的頭腦明白更深了一層,他對這個國家、民族的熱愛和情緒,對丑、惡的不滿,對這塊土地上的陰晦面和民族傳統里劣根性的氣忿。只要是他的書我都看,他講的句句都帶着現實,都是真話,每一句話都講到我心裏了,就是這樣的感受。”
直到改造開放的東風來臨,60歲的吳冠中才迎來了藝術的春天。1979年,剛剛在中國美術館開了畫展的吳冠中,加入了這年10月召開的文代會。這次集會上,中國美術家協會改選,投票效果,吳冠中由通俗會員釀成了常務理事。在隨後召開的美協常委會上,吳冠中在談話中提出了“否決政治看法第一,美術看法第二”的看法。政治第一,藝術第二,這樣的第二,永遠是第二,永遠上不去。我說,這個看法有問題,應該爭執。”
- 共2頁:
- 上一頁
- 1
- 2
- 下一頁
一個“達人”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