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寓言名人故事 正文

“QQ之父”和他演繹的“中國夢”

先退一步,再往前跳

“QQ之父”和他演繹的“中國夢”

時間:2014-04-16 作者:天天故事 編輯:小故事

  到2005年10月,他才滿34歲。可是在“2004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上,他的身價為1.41億美元;在榮獲“2004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年度新銳獎”、香港理工大學第四屆紫荊花杯卓越企業家獎之後,他又被美國《時代周刊》和美國有線新聞網(CNN)評為2004年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5名商界首腦之一。

  他叫馬化騰,中國最大網絡實時通訊運營商——騰訊控股(0700.HK)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他的成在於用QQ徹底改變了國人的相同方式。

  而他樂成的魅力則在於他演繹了現代中國書生們創富的“中國夢”。

  財富新少帥的“第一桶金”並非來自“QQ”

  所謂馬化騰的財富傳奇實在可以簡樸看,那就是“書生創業”——最初的履歷,和現代中國通俗的大學結業生沒有什麼兩樣。

  1984年,馬化騰隨怙恃從海南移民到深圳。1993年,大學結業后很正常地在深圳謀職,進了一家叫“潤迅”的公司。

  與旁人想固然的看法相異的是,他的“第一桶金”並非來自“QQ”,而是來自股市。1994年馬化騰就最先在股市搏殺,最精彩的1單是將10萬元炒到70萬元。不管是歸於他的精明照樣運氣,沒過多久,馬化騰手裡就有了上百萬元資金。有了這點錢就想自己開公司,而想當老闆則是現代大學結業生中最普遍的心理。至於他選擇在深圳創業,選擇開盤算機公司都是自然而然的事,也不必被描繪得神乎其神。

  那時的深圳騰訊盤算機系統有限公司是個顯得近乎寒磣的“小公司”——連馬化騰在內才3小我私人。為了能讓騰訊存活下來,他們做網頁,做系統集成,做程序設計……總之什麼營業只要有都去接,公司看上去像是個雜貨鋪。

  “馬總對事物判斷的眼光很獨到,很稀奇!”在今天的騰訊公司,

“費米思維”的啟示

馬化騰可以充實享受到來自職員的這樣的奉承。但他更明了,這是“練”出來的。每當回首創業初期的艱辛,他的雙眼就噙滿了淚水。

  1997年,馬化騰第一次使用ICQ,並成為ICQ註冊用戶。

  1998年,騰訊模擬ICQ的中文網絡尋呼機降生。在此基礎上,他們研發出了屬於自己自力知識產權的QICQ。馬化騰感喟,那時刻公司忙於為深圳電信、深圳聯通和一些尋呼台做項目,QQ只是公司一個無暇顧及的副產物。

  騰訊窮困時差點將QQ賣掉了

  一位上海網友在淘寶網舉行的網上拍賣會上以26萬元的價錢買下了號碼為“88888”的QQ號時,而該號碼原來的主人——騰訊控股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曾經差點把QQ賣掉了。

  1999年,網吧在海內雨後春筍般地泛起以後,QICQ怪異的離線新聞功效和服務器端信息保留功效,在適用性上要比只有內陸保留功效的ICQ更受用戶迎接。QQ那時並沒有直接為馬化騰帶來任何經濟效益,甚至想靠QICQ隨手牽羊撈點“外快”都不能能,IT界的精英們也基本看不起這個“小玩意兒”,以為整天擺弄這個沒多大前途。

  那時馬化騰自己對QQ的市場潛力也沒有足夠的熟悉,而是抱着試試看的心態把QQ放到互聯網上供用戶免費使用,就連馬化騰本人也沒有推測,這個不被人看好的QQ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生長了500萬用戶。大量的下載和暴增的用戶量使馬化騰興奮的同時,也讓騰訊難以支持,由於人數增添就要不停擴充服務器,而那時一兩千元的服務器託管費讓小作坊式的騰訊公司也感應面臨偉大的財政壓力。那時既沒有資金更新裝備,事情職員也快發不出人為了,馬化騰四處“求爺爺、告奶奶”地追求融資渠道。


  • 共3頁:
  • 上一頁
  • 1
  • 2
  • 3
  • 下一頁

1850次拒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