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弔的繩子和自殺的子彈
不做第一,只做唯一
時間:2021-03-03 作者:未知 編輯:小故事
先行者未必是最好的,卻是最出彩的。
22歲時,學設計專業的他來到北京創業,由於沒著名氣,很難從現有的設計市場里分得一杯羹。一天,他到北京的香河傢具城去買一個衣櫃,當他問老闆有沒有傢具的宣傳畫冊拿來看看時,沒想到對方卻說沒有。
原來,那時整個北京傢具市場里沒有一家傢具店有宣傳畫冊,也沒有一家設計公司願意替他們設計和製作宣傳畫冊。他靈機一動,以為自己的時機到了,於是他便說道,那我幫你做一個宣傳畫冊吧,保準會動員你的銷售量。但沒想到老闆搖搖頭說,我們沒有這筆預算。他說,你不用花錢,用傢具換就行了。老闆一想,說那好吧。
果真,當宣傳畫冊設計出來而且分發給消費者后,這家傢具店的銷量上升了不少。很快,其他傢具店最先自動找他幫着設計畫冊。不久后,整個香河傢具城裡70%的傢具店的宣傳畫冊都是由他做的,讓他狠賺了一把。
讓他更沒想到的是,不久后,“居然之家”的老總汪林鵬竟然親自打電話找到他。原來,那時居然之家在挑選入駐的傢具企業時,很多多少企業的宣傳畫冊都出自統一小我私人之手,這讓汪林鵬大為驚訝,便想見見這個厲害的人物。但等他來到居然之家時,沒想到汪林鵬對他說,聽說你設計做得不錯,那就給我做一個手刺吧,那時一盒手刺只有20元錢,但他卻爽性地准許了。第二天當他把手刺送過來時,汪林鵬看后異常知足。然則他卻說,汪總你們的CI(企業標誌)設計得欠好,汪林鵬一愣,說,那你給我們重新設計一個吧。就這樣他接到了居然之家這個100萬的設計票據,今天的居然之家就出自他之手。
往後,他跟“居然之家”互助了十幾年的時間,
他也因此被業界稱為“傢具設戰略划第一人”。成了“熊貓眼”,看到的還是商機
2008年10月,他設計謀划和組織一屆中國品牌節,然則若何選擇舉行園地卻成了一個難題,由於園地既要有檔次,又不能太貴。很快,他便想到了北京奧運會三大主場館之一的國家體育館。電話一打已往,對方說行呀,一天100萬。掛上電話,他心涼了半截。但他又一想,收費這麼貴,說明國家體育館一定是急於收回前期投入。
時機來了,他約到了時任國奧投資的董事長張敬東,談天中他問,國家體育馆后期若何才氣把之前的巨額投資給接納起來呀,張說,這正是自己一直感應頭疼的問題,便請他幫着想想主意。他乘隙說,若是能讓中國10 000名企業家、1 000個財經記者、100個流動組織謀划能手同時走進這裏,那無疑是最大的宣傳。張說,然則沒有那麼多錢去請啊,也不熟悉這麼多人呀。聽到張這樣示意后,他心中暗喜,說,我搞了一個流動,規模很大,團結了一百多個流動組織謀划能手,上萬名企業家,另有近千名媒體記者。張馬上示意那太好了,你得要到我這搞。他說,你們那100萬一天,搞不起。張立刻示意,不用不用,你來,只要能把國家體育館的商業流動宣傳出去。
2008年10月1日,第二屆中國品牌節主會場在國家體育館盛大肆行,共1。6萬多人加入,締造了國家體育館賽後上座率的一個新紀錄,成為賽后大型體育館商業行使的典型,他也只象徵性地交了些水電費。
他就是品牌中國產業同盟的秘書長王永,被以為是中國品牌事業的新領武士物和未來首腦。做不了第一,就做唯一,涉足偕行未涉足的領域,整合自身的資源,王永為自己搭建了一座事業和財富的珠穆朗瑪峰。
成了“熊貓眼”,看到的還是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