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打不開的鎖
不要把黃連掰碎
時間:2012-04-27 作者: 編輯:小故事
早年我在西藏阿里投軍,冬天大雪封山,零下幾十攝氏度的嚴寒,隔離了一切和外界的聯繫。我們逐日除了事情,就是望着雪山冰川發獃。
有一天,閑坐的女孩子們突然爭論起來,求證一片黃連素的苦,可以平衡若干葡萄糖的甜?爭執不下,最後決議實地測查。那時刻,我們是衛生員,葡萄糖和黃連素乃手到擒來之物,以是說試就試。
試驗最先。四分之一片沒有包裹糖衣的黃連素被碾成粉末,兌到125毫升的5%的葡萄糖水中。誰人最先提出以這個濃度就可消解黃連之苦的女孩,率先用舌頭舔了舔已經釀成黃色的液體。沒想到她大口吐着唾沫,連連叫着,苦死了,你們萬萬不要來試,趕忙往內里兌糖。我們拿起高濃度的糖就往黃水裡倒,然後又選舉一小我私人來嘗。這回試驗者一直地咳嗽,咧着嘴巴吹着舌頭說,太苦了,啥都別說了,兌糖吧。那一天,循環往複的場景就是,女孩子們不停地往小半瓶微黃的液體里兌着葡萄糖,然後伸出舌尖來舔,霎時抽搐着臉,大叫“苦啊苦啊”……
黃連是一味良藥啊!只是萬萬不要人為地將黃連碾碎,再細細品嘗,敝帚自珍地恆久回味。太多的人,習慣珍藏魔難,甚至以此自傲和自虐。這種對魔難的持久貪戀和品嘗,會毒化你的感官,會損傷你對美妙生涯的精緻體察,還會讓你歧視沒有經受過魔難的人。這些就是魔難的副作用。苦的氣力比甜的氣力,要壯大得多。不要把黃連掰碎,不要讓它絲絲入扣地嵌入我們的生涯。
一隻烏龜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