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和擁有
磨尖你的錐子
漢武帝時期,有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大臣,名字叫朱買臣,由於生在清貧之家,天天只得靠打柴賣薪來維持生涯。可是他偏偏心氣兒挺高,不想就這樣庸庸碌碌默默無聞地了此一生。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念書,可是他基本請不起先生,便只得自學。他黑夜讀,日間讀,不放過任何一個時機來念書,他夢想有一天能夠實現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遠大理想。他一邊背着大大的柴捆,從山上往回走,一邊高聲地誦讀,就這樣一直讀到授室立室。可遺憾的是他竟沒能博得一點點功名。逐漸地,風言風語多了起來,他的妻子也受不了了,非要和他拜拜不能。朱買臣懇切地對她說:“我一定會時來運轉獲得富貴的,你再耐心地等一等,到時刻我一定好好答謝你。”可是妻子早已失去了信心:“你這種人,只會餓死在荒溝野壑中,還做什麼富貴的美夢?呸!”妻子決然地離他而去!
都快五十的人了,竟連個做飯的女人都混丟了,這樣的日子另有法過嗎?即便不跳崖而去,也會抑鬱得抬不起頭來。可是,朱買臣依然天天去誰人老地方砍柴,依然還去誰人集市賣柴,依然還在那條走了若干年的路上背着柴捆高聲地誦讀,稀奇是有一個十分刺激的情節發生在他誦讀的路上。他的前妻和新任丈夫去山裡祭祀,看到他的潦倒和狼狽,心有不忍,於是便將完成了使命的酒肉留給了他。他的心裏是不是在流血只有他自己知道,但他依然故我,走到那裡都是高聲地誦讀。
幾年後,他奉父母官之命,作為士卒押運重車到長安,由於遲遲交不了差,他也便無法儘快回家,而事先帶來的糧食也都吃完了,他就只好沿街乞討。由於他誦讀成了習慣,正好被出外做事的同鄉嚴助聽到,嚴助便將他拉到酒館喝酒,嚴助是個造詣頗高的文人,現正在武帝殿前為文學侍臣。朱買臣今天終於遇到了知音,多年的壓製得以一吐為快,他的胸中美麗終於遇到了識貨人。嚴助回到宮中后馬上向漢武帝推薦朱買臣,他對於《春秋》《楚辭》的高深造詣和獨到看法,讓武帝十分瀏覽,立即拜他做了中醫生,和嚴助一起同侍宮中。這時正遇上漢武帝為了牢固北部邊防,下令修築朔方郡,可是大臣公孫弘卻以為此舉是勞民傷財,會讓國民疲勞不堪。為了支持漢武帝的準確決議,朱買臣充實行展其過人的雄辯才氣,滔滔不絕地論述設郡會給國家帶來的十大利益,從而使公孫弘啞口無言,武帝真是喜悅極了。
厥後,東越王在浙南、閩北一帶反了,由於事發突然,朝廷沒有絲毫準備,顯得十分被動。這時,朱買臣上了一封千言奏疏,盡陳自己的征戰之策。武帝正在焦灼之際,突然間似乎下了場實時雨,馬上龍顏大悅,立召朱買臣入宮,促膝深談了一夜,武帝異常喜悅,立即拜朱買臣為會稽太守,專管誅討東越之事,他親率官兵,渡海南征,一舉平定叛亂,因功升為主爵都尉、丞相長史。
受武帝之命,朱買臣衣錦回籍了,整個會稽全城出動,洒掃街道,夾道迎接。
朱買臣這把錐子終於露出了崢嶸,這時的人們除了讚歎就是欽羡,而倒忘了他為了嶄露頭角的這一天已經苦苦磨礪了五十年,生涯中,人們經常埋怨時運不濟世道不公,實在,那沒有什麼稀奇的,由於你還不夠尖,怎麼可能引人注目?倘若真想脫穎而出的話,就不要臨淵羡魚,也別再做怨天尤人的無用功了,而是埋下頭來,專心地一意地絕不屈服地磨尖你的錐子吧!
司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