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寓言名人故事 正文

許綰的智慧

夜郎自大

許綰的智慧

時間:2014-03-05 作者:天天故事 編輯:小故事

  魏王決議製作一座很高很高的台閣,它的高度正好是天與地之間距離的一半,並將這座高台起名叫“中天台”。許多人知道魏王這個決議后,都以為很荒唐,於是紛紛前來勸阻魏王。魏王感應異常生氣,他傳下下令說:“誰要再來否決我的決議,一律殺頭!”這樣,人人都不敢再說什麼了,只是在心裏着急。

  一天,有個叫許綰(wan)的人背着筐,拿着鐵鍬到王宮來求見魏王。他對魏王說:“聽說大王要建一座‘中天台’,我願前來助大王一臂之力。”

  見到這個前來輔助製作高台的第一人,魏王感應很喜悅。魏王問他:“你有什麼氣力能夠輔助我呢?”

  許綰說:“我沒什麼了不起的氣力,我只是能輔助大王您商議建台的設計。”

  魏王連忙喜悅地問他說:“你有什麼卓識?快講來我聽。”

  許綰不慌不忙地說:“大王您在製作高台之前,先得發動大規模的戰爭。”

  魏王很不明白地說:“你這是什麼意思?”

  許綰說:“請大王聽我剖析。我聽說天地間相距15000里,中天台的高度是它的一半,那就是7500里,要建7500里高的台,那麼台基就得周遭8000里。現在拿出大王的所有土地,也遠遠不夠做台基的。古時堯、舜確立的諸侯國,土地一共才周遭5000里。大王要建中天台,

圍魏救趙

首先就得發兵誅討各諸侯國,將各諸侯國的土地所有佔領。這還不夠,還得再去攻打四周邊遠的國家,獲得周遭8000里的土地之後,才算湊齊了做台基的土地。另外,造台所需的質料、人力,造台的人需要吃的糧食,這些都要以億萬為單元才氣盤算;同時,在周遭8000里以外的土地上,才氣種莊稼,要供應數目重大的建台人用飯,不知道還得要多大的土地才夠用呢。所有這些,都必須先準備好了,才氣動工造高台。以是,您應該先去大規模地接觸。”

  許綰說到這裏,魏王目瞪口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厥後,魏王固然是放棄了造中天台的想法。

  許綰勸說魏王,諄諄教訓,以理服人,使魏王明了自己所要建的“中天台”只不外是毫無客觀基礎的盲目蠻幹,它固然不能能實現。


    雞鴨爭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