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一人
魯國少人才
時間:2014-04-27 作者:天天故事 編輯:小故事
魯哀公對參見他的莊子深有感傷地說:“咱魯國儒士許多,唯獨缺少像先生這樣從事道術的人才。”
莊子聽了魯君的判斷,卻不以為然地持否認態度:“別說從事道術的人才少,就是儒士也很缺。”
魯哀公反問莊子:
“你看全魯國的臣民險些都穿着儒者服裝,能說魯國少儒士嗎?”
莊子絕不留情地指出他在魯國的所見所聞:
“我聽說在儒士中,頭戴圓形禮帽的通曉天文;穿方形鞋的醒目地理;佩帶五彩絲帶系玉玦(jue)的,遇事蘇醒武斷。”莊子見魯王認真聽着,接着示意自己的看法:“實在那些造詣很深的儒士通常紛歧定穿儒服,着儒裝的人未必就有真才實學。”
他向魯王建議:“您若是以為我判斷得不準確,可以在天下局限宣布下令,宣布旨意,凡沒有真才實學的冒牌儒士而穿儒服的一律問斬!”
魯哀公接納了莊子的諫言,在天下張貼下令。不外5天,
魯國上上下下再也看不見穿儒服的“儒士”了。唯獨佔一男子漢,穿着儒裝立於國宮門前。魯哀公聞訊立刻傳旨召見。魯哀公見來者儀態不俗,用國家大事考問他,提出的問題五花八門千變萬化,對方對答如流,頭腦迅速,果真是位飽學之士。永州鼠
莊子領會到魯國在下達下令后,僅有一位儒士被國君召進宮,敢於回覆問題。於是他揭曉自己的看法:“以魯國之大,舉國上下僅只一名儒士,能說人才濟濟嗎?”
這篇寓言很有諷喻意味。真才實學不是靠衣着來裝扮的,形式不能取代實質。一種頭腦、學說或職業吃香與盛行后,就會有人弄虛作假,附庸細膩,藉以謀取私利。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