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布打狗
獻鳩放生
時間:2014-12-03 作者:未知2 編輯:小故事
中國寓言故事:獻鳩放生
古來有句俗話:“行善行善”。這句話是勸人多做好事,多做善事。遇到災荒年間,有些殷實人家為救那些啼飢號寒的災民免於餓死,捐米賑災,皆為行善之舉。太平年間,將魚、龜放游到江河水池,將鳥放飛到大自然,叫“放生”,皆為積善之行。厥後,有人在大年頭一這天,把捉來的鳥雀放生,名之曰“愛生靈”。
春秋時期,晉國建都邯鄲。晉國有一個勢焰熏天的大臣趙簡子,他就喜歡在過年時讓老國民替他捉斑鳩鳥送到他府中,讓他放生。
大年頭一這天,邯鄲地方的老國民能夠破例地紛紛擁進趙簡子的府第,他們都是來向趙簡子進獻斑鳩,好讓趙簡子放生的。趙簡子異常喜悅,對他們一個個都發給很優厚的犒賞。月朔這天,
從早到晚進獻斑鳩的人絡繹不停。高山流水
趙簡子的門客在一旁站了良久,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趙簡子回覆說:“大年頭一放生,示意我對生靈的敬服,有仁慈之心嘛!”門客接着說:“您對生靈有云云的仁慈之心,這是憂傷的。不知大人您想到過沒有:若是天下的老國民知道大人您要拿斑鳩去放生,從而對斑鳩爭先恐后地你追我捕,其效果被打死打傷的斑鳩一定是許多許多啊!您若是真的要放生,想救斑鳩一命,不如下道下令,阻止捕捉。像現在,您獎勵老國民捕捉這許多的斑鳩送給您,您再放生,那麼大人您對斑鳩的仁慈確實還不能抵償您對它們人為地造成的災禍哩!”
趙簡子聽了門客的一席話,背着雙手在府門裡踱來踱去,仔細地思索了一陣子,默默地址了頷首說:“對的。”
這篇寓言揭破了某些人只講形式,不講效果,沽名釣譽,假裝好人的偽善行為。
寓言故事及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