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故事 寓言名人故事 正文

嘔心瀝血譜華章

活到老學到老

嘔心瀝血譜華章

時間:2015-07-10 作者:未知2 編輯:小故事

  我國唐代著名詩人李賀,先天極好,7歲時就能寫出很精彩的詩歌、文章,受到那時一些著名譽的人的讚賞,被以為是小神童。只管李賀聰穎過人,可他依然十分起勁,從無絲毫的懈怠,作文、寫詩都異常嚴肅認真,從不紕漏輕率。

  李賀寫詩、作文,有與眾差其餘習慣,他不是憑空捏造冥思苦想,而是十分注重搜集質料、積累心得、捕捉靈感,他稀奇注重考察生涯、實地考察。他習慣於天天早上騎着家裡那匹瘦馬外出遊覽,往往有了什麼見聞或心得體會,便立刻紀錄下來,裝進隨身帶的繡花錦囊之中。當太陽落山的時刻,李賀再往回家的路上走去,抵家經常已是掌燈時分,家裡人早已吃過晚飯了。

  李賀回抵家,他母親趕忙叫僕役端上熱過的飯菜,可是李賀依然沒有慌着去用飯,

詹何釣魚

而是將日間寫的那些草稿從錦囊中取出來,實時修改、整理,然後謄寫清晰,集中放入另一繡花錦囊之中,這才用飯、休息。李賀天天云云鍥而不舍,只要不是因病或家裡辦重大的紅白喜事,他都從一直止這樣做。

  一天晚上,待李賀回家做完這一切躺下睡着后,他的母親來到他的房間,取過錦囊將內里的器械全倒出來,一看,竟都是些詩稿、條記,除此以外,別無他物。他母親想到這孩子一直體弱多病,再看他倒床便睡的疲勞不堪的樣子,十分心疼又擔憂地嘆息道:“這孩子真是非要把心嘔出來才肯罷休啊!”

  李賀雖然很年輕時就去世了,可他的許多詩作卻成為人們喜歡的傳世佳作,為了這些佳作,他真正是到了嘔心瀝血的境界。

  李賀的故事告訴我們,先天再好也一樣需要後天的用功起勁,做文章不能憑主觀想象,而是要仔細考察生涯、體會生涯。


    射箭和倒油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