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養生 正文

桃子有“壽桃”和“仙桃”的美稱 哪些人不宜多吃桃子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桃子有“壽桃”和“仙桃”的美稱 哪些人不宜多吃桃子

  桃子一向被作為福壽吉祥的象徵,素有“壽桃”和“仙桃”的美稱,因其色澤紅潤,肉質鮮美,又被譽為“天下第一果”。儘管桃子具有補益心肺、生津止渴、消積潤腸、解勞熱等功效,但以下幾種人不宜多吃。

  1、體熱者不能多吃

  桃肉性偏溫,《滇南本草圖說》載:“多食動脾助熱,令人腹脹,發瘡癤”,《隨息居飲食譜》亦稱:“多食生熱,發癰瘡、瘧、痢、蟲疳諸患”。故凡體內熱偏盛者,不宜多食。

  2、拉肚子者少吃

  《本經逢源》謂:“多食令人腹熱作瀉”,熱盛瀉痢者,不宜多食。

  3、胃不好者勿吃多

  桃子含糖分較多,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體虛多病者及胃腸功能弱的病人不宜多食,否則容易增加胃腸的負擔。

  4、過敏者少吃

  桃子表皮有毛,易引起過敏反應,過敏體質者也要慎加食用。

  5、不宜給嬰兒餵食

  不宜給嬰幼兒餵食桃子,因桃中含有大量的大分子物質,嬰幼兒腸胃功能弱,無法這些物質,很容易造成過敏反應。

  6、沒熟的桃最好不吃

  沒有完全成熟的桃子不宜吃,食之可引起腹脹或腹瀉。

  7、不宜與鱉同食

  桃不宜與鱉同食,否則可能引起胃痛。

  中醫里的“八綱”

  疾病的臨床表現是千變萬化、錯綜複雜的。中醫為了對種種疾病進行分門別類,運用了“八綱”。

  【八綱的概念】

  八綱,即陰、陽、表、里、寒、熱、虛、實,是辨證論治的理論基礎之一。

  陰陽,既能概括整個病情,又能用於一個癥狀的分析,是八綱辨證的總綱,它能統領表裡、寒熱、虛實三對綱領,故有人稱“八綱”為“二綱六要”。臨床上,陰證多指體內陰氣亢盛,正氣未衰的虛寒證,陽證多指體內陽氣亢盛,正氣未衰的實熱證。

  表裡,是辨別病變部位深淺和病情輕重的兩綱。在《韓非子・喻老》中,蔡桓公由於不聽扁鵲的勸說,最後病重而亡。扁鵲在分析蔡桓公病情時,提到他的病由腠理髮展到腸胃,最後深入骨髓,因而無法醫治。這就是對疾病表裡的辨證。

  寒熱,是辨別疾病性質的兩綱。一般來說,寒證表示機體陽氣不足或感受寒邪所致的證候,如惡寒喜暖、小便清長;熱證表示機體陽氣偏盛或感受熱邪所致的證候,如面紅目赤、大便燥結。

  虛實,是分辨邪正盛衰的兩綱。虛證,多見於久病、重病之後,或先天身體虛弱,後天失調,從而出現精神萎靡、面色蒼白或是自汗盜汗、小便失禁等癥狀。實證多為人體邪氣太盛而造成的,常見癥狀為腹部脹痛、發熱、胸悶煩躁等。

  【八綱的作用】

  八綱辨證是對疾病從表裡、寒熱、虛實、陰陽八個方面歸納、分析進行診斷的一種方法,雖然它還要和病因辨證、衛氣營血辨證等結合起來診斷才能趨於完善,但它是各種辨證的基礎,起到執簡馭繁、提綱挈領的作用。

  疾病的臨床表現是千變萬化、錯綜複雜的。從八綱辨證來看,任何一種病症都可用陰陽確定類別,用寒熱闡發性質,用表裡反映其病位深淺,用虛實說明邪正盛衰的強弱。

  在一定的條件下,疾病的表裡病位和虛實寒熱性質往往可以發生不同程度的轉化,如表邪入里、里邪出表、寒證化熱、熱證轉寒、由實轉虛、因虛致實等。當疾病發展到一定階段時,還可以出現一些與病變性質相反的假象,如真寒假熱、真熱假寒、真虛假實、真實假虛等。

  因此,在辨證過程中要認真地調查研究,連貫起來進行思索,透過現象抓住本質,及時掌握疾病的轉化,只有這樣才能有中肯的分析,正確的診斷,從而進行恰當的治療。


-------------------------------------------------------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