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養生 正文

中醫用藥歸經、引經之說,骨傷科引經葯因部位而異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有網友在網上提問出有關於中醫用藥歸經、引經的問題,易德軒小編針對這個問題為你提供相關歸經、引經的問題解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骨傷科引經葯因部位而異
  
  “中醫用藥有歸經、引經之說,起源較早,在宋代已有較多的臨床運用。”“骨傷科疾病治療中常利用某些藥物對人體某些部位有較強的選擇性作用,引導與其同用的藥物達到特定的部位,從而提高療效。”他歸納、介紹了骨傷科常用的引經葯。
  
  頭頸部引經葯
  
  頭後部用太陽經引葯,如羌活、蔓荊子、川芎等;頭兩側用少陽經引葯,如柴胡、川芎、黃芩等;前額及眉棱骨用陽明經引葯,如升麻、白芷、葛根、知母等;巔頂用厥陰經引葯,如吳茱萸、藁本、細辛等;頸項部用白芷、葛根等。
  中醫用藥歸經、引經之說,骨傷科引經葯因部位而異
  四肢引經葯
  
  上肢用桑枝、桂枝,也可用羌活、防風引葯入經;臂膀用薑黃;下肢用牛膝、海桐皮、獨活,也可用木瓜、千年健、防己、澤瀉等;骨節用松節、天南星。
  
  軀幹部引經葯
  
  上部用羌活,下部用獨活;胸部用柴胡、鬱金、香附、紫蘇子、枳殼;兩脅肋部用青皮、陳皮、延胡索、紫荊皮;背部用威靈仙、烏葯、羌活、防風;腰部用杜仲、續斷、淫羊藿、補骨脂、狗脊、枸杞子、桑寄生、山茱萸。
  
  督脈引經葯
  
  用鹿角、鹿茸引葯至督脈。李城強調說,在治療頸椎、腰椎病時分清陰虛、陽虛也是很重要的,古時一些中醫名家已經注意到這一點。如清代名中醫林佩琴在《類證治裁》中指出:“脊者,督脈及太陽經所過,項脊常熱而痛者,陰虛也,六味丸加鹿角。常寒而痛者,陽虛也,八味丸加鹿茸。”
中醫用藥歸經、引經之說,骨傷科引經葯因部位而異


-------------------------------------------------------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