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易德軒網提供
有網友在網上提問有關於中藥服法問題,易德軒小編針對這個問題為你提供相關中藥服法的問題解答,希望對你有幫助。不少人認為中藥應當趁熱喝,這樣效果才好。其實不然,並非所有中藥都適合熱服,有不少湯藥是要放涼了再喝的。
中醫認為,傳統的中醫理論對口服湯劑的溫度是非常講究的,服法有十多種,具體到藥水溫度的有三種,包括溫服、熱服和涼服。解毒、清熱的葯,尤其是夏天解暑的中藥,“冷服”效果更好。清熱類中成藥片劑或膠囊劑,用溫水或涼開水送服比較好,水溫太熱,會導致藥物中的揮發性成分揮發掉。感冒清熱顆粒等顆粒狀清熱類中成藥,通常會含有一些清溫解表的成分,水溫過熱也會影響藥效。因此,對於這類顆粒狀中成藥,應當用60℃―70℃的水沖泡,等水溫降至40℃左右時再服用。
涼服與熱服,應根據情況具體分析,治療熱病的葯可涼服,而治療寒病宜熱服。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掌握服藥的溫度。一般,患有“陽證”的患者多表現出熱證,為周身發熱、口渴、大便乾燥、小便短黃、舌質紅、舌苔黃、脈搏快等;而“陰證”多表現為寒證,出現惡寒發熱、無汗、脘腹冷痛、肢冷神靡、舌淡、苔薄白等。
中藥“冷熱”喝,從藥名上也可以看出竅門。一般叫做“湯”的多數熱服,而叫做“飲”的多數需要涼服,在古方中,湯和飲本身就是有溫度區別的。患者最好在開完葯后,問一下醫師相關的服用方法,以防出現偏差。
中藥服法多,包括溫服、熱服和涼服
-------------------------------------------------------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