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在網上提問出有關於艾灸的正確操作方法的問題,易德軒小編針對這個問題為你提供相關養生知識的問題解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很多人說艾灸不管用,灸過不舒服,有很多原因。除去經絡穴位板滯不開、排病反應,很可能是沒有做封穴,或時間段不對、艾灸經絡順序不對……(知識鏈接:中醫艾灸調理身體方法)
灸,就是“久火”,艾火的輻射頻率和人體最親近最容易接收,有事沒事可以灸灸身體不舒服的阿是穴,大椎、足三里、神闕(知識鏈接:脾胃虛寒、腎虛怕冷、肥胖濕重、失眠多夢、宮寒痛經、月經不調就用臍療法)……可是艾灸也是有多學問的。很多人不了解,做艾灸的時候沒有章法,和烤肉沒啥區別……
灸是講究入穴的,用陽氣的能量艾的能量舒經活血消炎散寒,能量要順着穴位進到身體裏面去的。所以灸法是通過毛孔的打開,穴位開闔,經絡的疏通,把陽氣的能量穿透進身體里。
灸前喝一杯白開水,必須是溫開水切記喝涼水。也可冬喝紅豆水、白蘿蔔水,夏喝紅豆薏米水,春喝綠豆水
艾灸最好的時間點是在白天日出以後,這樣身體可以順着天地之間的陽氣上升的趨勢走。如果白天實在沒時間,晚上做的話也行,但是一定避開21:00以後。
艾灸后穴位都處於開放狀態,經絡也處於通暢中,如果不把穴位及時封好,會造成寒氣更容易入侵,並順這經絡入侵更深,所以封穴尤為重要!每灸完一個穴位,手醫堂醫生都會為顧客進行封穴,保證灸感和調理的療效。
任脈
任脈最早記載於《黃帝內經》,為人體經脈之一,屬於奇經八脈,有”陰脈之海“之稱。此經主要有調節陰經氣血、調節月經的作用,主要治療經脈循行部位的相關病症。
一:關元穴
關元調理癥狀:女性的痛經、宮寒、子宮肌瘤、輸卵管堵塞、閉經等,男性早陽痿早泄、前列腺等問題,以及老年人的尿頻尿急等。
1.治月經:
子宮和女性月經聯繫,中醫認為月經等於奶水,證據可證明:
第一,女性哺乳期沒有月經或者月經量很少。第二,女性在月經前七天雙乳脹痛,隨着月經消失脹痛感消失。第三,很多女性在哺乳期即使沒有月經一樣可以懷孕。
如月經出現淡紅:每天艾灸四十分鐘。
如月經黑(未見黑色血塊):則關元過旺,艾灸三陰交、關元穴,使飲水上行。
2.治膀胱:
成人膀胱容量大約等於小瓶礦泉水,之所以腹部感覺不到沉重,因為關元在下面加熱膀胱,尿液氣化。這也是老年人尿頻、尿急的原因。只需艾灸關元、中極即可解決。
3.治腎臟:
老年痴獃、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記憶力減退等,表明腎氣不足,需要從源頭上解決。除了艾灸腎臟穴位,還要艾灸關元,使其一直保持熱量。
4.治大腸
若關元熱量不夠,勢必影響大腸吸收,容易造成腹瀉、便秘。有此癥狀可灸關元。
第二節:中極穴
中極穴是膀胱募穴,膀胱問題找中極穴,常見膀胱結石、男性尿頻尿急、小兒遺尿、尿道炎泌尿系統相關等,包括性病、淋病均可考慮此穴。
1.中極穴需與石門穴區分開來。
中極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4寸;石門穴位於前正中線上,臍下2寸。
2.艾灸子宮肌瘤二十天左右,突然變大
由於物理熱脹冷縮的原理,一般艾灸二十天左右會出現變大,不必驚慌。雖然外面的面積是變大的,但其實裏面的密度是減小的,可繼續艾灸。
三:氣海穴
是任脈穴位名稱,位於腹正中線臍下1.5寸。
所有和氣有關的病症,如老年人咳喘、支氣管炎和脫證,或者突然中暑暈厥,人體氣虛,均可灸此穴。
四:神闕穴
主治泄痢,繞臍腹痛,脫肛,五淋,婦人血冷不受胎,中風脫證等。
1.腹瀉問題
一般艾灸神闕四十分鐘,即可有明顯效果。
2.皮膚濕疹和蕁麻疹
為了效果發揮最佳,建議在艾灸之前首先用火罐定罐二十分鐘。
五:中脘穴
中脘穴是胃的募穴,還是腑之會。每天艾灸二十分鐘,可強化元氣,強化脾胃。
1、胃酸、胃炎、胃潰瘍、胃部不適
常和足三里搭配使用,調理臉部血色,尤其女性35歲以後,艾灸可讓氣血充盈,皮膚紅潤。
2.前額頭痛
六:巨闕穴
穴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6寸。指壓此穴,對於治療胃腸疾病很有療效。
1.心臟
屬中脘上的穴位,心的募穴,用來調理心臟必選穴位。
2.膽道疾病
七:膻中
膻中穴是氣之會,在在前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的中點。膻中穴的主治病症為:胸部疼痛、腹部疼痛等。
1.嗽氣喘、支氣管哮喘等
具有調理人身氣機之功能,可用於一切氣機不暢之病變。
2.產後少乳
乳汁分泌與經絡臟腑相關,氣機調暢是重要環節,而本穴調氣作用強,故為治療乳汁少的重要穴位。
督脈
督脈起於小腹內胞宮,下出會陰部,向後行於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長強穴,沿脊柱上行,經項後部至風府穴,進入腦內,沿頭部正中線,上行至巔頂百會穴,經前額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s穴,過人中,至上齒正中的齦交穴。
1.流鼻血:上星穴
特別需要注意臉面上的穴位不宜超過二十分鐘,因眼睛怕火,容易引起眼部充血。
2.印堂穴:
小兒高燒抽搐。
3.百會穴:
強壯身體一身陽氣,調理中氣下陷以及陽氣不足的癥狀,治療脫肛、胃下垂。
百會穴、承山可調理痔瘡;百會穴點刺放血可調理腦中風、腦溢血、高燒不退、暈厥。
4.中氣下陷:
中氣下陷,屬氣陷證的一種,多由氣虛發展而來,是指脾氣虛損,升舉無力。
5.強直性脊柱炎:
艾灸大椎穴、至陽穴、筋縮穴。
6.身柱穴:
增高(18歲以內);調理感冒、發燒、咳嗽。
7.命門穴:
腰痛、腎臟疾病、夜啼哭、精力減退、疲勞感、老人斑、骨質疏鬆、青春痘等。
調理體質、補氣血、補脾胃、溫腎陽、固脊椎,可以直接施以任督二脈周天灸,同時可灸膀胱經和脾腎肝三經。注意:操作之人必須精通經絡學說,不可死認一兩個穴位。
現在科技發達,已經研發出很多無煙無塵艾灸的方法,效果甚至比傳統艾灸更好。優點是無煙、無塵、紅外線強、恆溫、熱量可調節。有些老式艾灸床甚至把艾條或艾絨放在人體下面烘烤灸,灸完之後身上的味道太濃,且皮膚被嚴重熏傷,和農村煙烤臘肉沒多大區別。這裏楊醫生嚴選推薦無煙無味且吸收好的現代科技艾灸。
萬病都可以從脾肝腎上找到根源,腎經、肝經、脾經都在軀幹正面和下肢內側,這三條經絡可以一起疏通。發現渾身經絡都有痛點的時候,不妨試試全身經絡的疏通。
中醫艾灸需要專業人員的操作,如果您只想在家自我艾灸調理,那麼就針對性的在施灸穴位點按或者循行該穴的局部經絡按摩,或刮痧(知識鏈接:中醫砭石治療術的方法和功效),通過灸前經絡疏通,增加了經絡氣血運行,活血化瘀,推動身體陽氣運行,使紅外線熱能和艾草藥性到達病灶處。
艾灸的最佳體感效果是在艾灸的過程中,胸腹部、腰背部或全身感覺有氣流在循環流動,呼吸時感覺空氣異常清新,全身伴有氣息流動感。軀幹部分的氣流循環就是小周天,全身的氣流循環就是大周天。如果沒有這個體感效果,證明您身體經絡、各大穴位板滯不開。艾灸也就相當於局部取暖,並未達到調理身體增強體質的目的。艾灸方法的正確性非常重要,方法不對還不如不灸,所以艾灸操作失當也是有風險的。
艾灸的正確操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