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在網上提問有關於艾灸的問題,易德軒小編針對這個問題為你提供相關養生知識的問題解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所有的疾病,用兩個字來概括,一個就是虛,一個就是瘀。所有病都可以用這兩個字來總結。當然現在社會環境複雜,單純的虛和瘀很少,都是虛瘀夾雜,久病必虛,久虛必瘀就是如此。其實拿到針灸來說,一個就是不能,一個就是不榮。
導致瘀的原因有很多,有各種病理因素,內生五邪,情志,外感,外傷,皆能導致瘀。
這個瘀在腦,血管不通,就是我們現代醫學稱為的腦梗了;瘀在頸椎,讓局部氣血供給不夠,就是頸椎病了;瘀在心,讓心脈不通,那就是冠心病了;瘀在腰,阻了絡,那就是腰痛了;甚至感冒,也是風寒把皮毛衛肺的孔竅給瘀阻了,都可以歸為瘀的範圍。
人體的基礎,是氣血陰陽,就像在農村那個莊稼需要灌溉水一樣,這個灌溉水就是氣血陰陽,這個是莊稼的基礎。人體的基礎要供給到所有器官,就需要通道,這個通道,可以是經脈,可以是絡脈,可以是五臟六腑,也可以是各種細微宏觀的組織。
就像現代醫學解剖的血管,淋巴,神經一樣,都算是通道範圍。放在莊稼里,就是那個田邊的水溝啦。水溝有泥沙堵住了,根據堵住的程度不一樣,下流能得到水的程度也不一樣,堵死下,下面的莊稼就長的不好,時間長,都活不了。
人體也是一樣,通道瘀堵了,有些地方供氣血的基礎不足了,就會產生局部組織的長勢不好,到了一定的程度,就算是病了。
所以,人要不生病,這兩個方面顧到了就行,氣血陰陽要足,經絡通道要通。自然健康。
可能有人要問了,這個跟艾灸有什麼關係呢?關係大了。艾灸的作用是什麼呢,大家都知道,艾灸是溫熱的,溫補溫補,所以艾灸是補的,補能幹嘛呢,補其虛,補其不足。
所以,這個艾灸,就能解決剛剛說的,基礎的問題。第二個呢,艾灸是可以通的,可以打通,什麼叫打通,就是莊稼邊上供水的水溝被垃圾堵掉了,打通就是把這個垃圾搞掉,然後水就可以過去了。所以,通其瘀堵,讓通道暢通,通則不痛,痛則不痛,就是如此。
所以,艾灸調病,就是靠其溫通之力,溫其虛,通其瘀。抓住了虛瘀,就抓住了發作疾病的根。有句話叫正氣存在,邪不可干。艾灸的意圖就是讓你正氣足,邪這些歸於陰的東西才侵入不了人體。
艾灸的機理,用六個字來描述,就是陽化氣,陰成形。什麼叫陽化氣,就是南方的三四月的天氣,梅雨綿綿,房間潮濕,這個時節,人的關節易被濕邪所侵,容易產生細菌。這時太陽出來了,這些馬上煙消雲散,環境,什麼都乾爽了,人的關節也舒服了。這叫陽化氣。人是稟陽氣而生,陽氣足,能化掉體內的陰邪。
我們所提倡的扶陽,就是加強陽氣,加強正氣。陰成形,體內產生的瘤啊,痰啊,都是成形的東西,都算是陰邪。
艾灸調病的方法,目前有四種,這些方法可以單獨用,也可以複合運用,還可以自己隨意發揮。
艾灸秘笈一:以痛為輸,以癥狀為點
第一個方法,就是以痛為輸,以癥狀為點。相當於針刺的阿是穴,那裡有問題,搞那裡。
比如,頸椎不酣暢,去拍片子,都有什麼頸椎增生啊,壓迫啊,這些其實可以不用管,中醫看病,要用中醫的思維,如果一直記着西醫的檢查,會給自己設置許多障礙。
一個字,很多骨的問題,都是附着骨部分的組織,肌肉有問題,是肌肉把骨頭拉伸這樣的,這些組織器官出了問題,無非也就是供給的問題,一個就是虛了,氣血不足了,一個就是堵了,不通了,瘀了。
不管,直接艾灸局部,剛開始不宜在最疼的地方施灸(個人體會哈),因為那個位置最堵,你通開那裡,周圍沒有通開,那個地方還是死水,還是不通。所以,先把周邊不那麼堵的地方先用艾灸溫通,然後,再灸最痛那個點,那個活水自然就出去了,通了。這叫什麼呢,叫給邪以出路。
當然,如果灸了一段時間要是效果不好,就可以配合其他方法了。可以在灸一周兩二周左右,去在局部放血,拔罐什麼的。
但剛開始為什麼不用這些,因為就像袋子里的一塊冰一樣,你直接用針捅那塊冰,冰還是冰,冰還在袋子裏面,如果先用火把冰化成水,再用針,就不一樣了,水全會出來。這還是給邪以出路,前提是要把這個陰邪化成容易出的氣。還是那句話,叫陽化氣,陰成形。
舉一個例子,像肩周炎的問題,首先考慮的肯定是局部不通,虛與瘀並存。咋搞?想都不用想,在最痛的周圍艾灸,直接上。
一般這些不通的地方,冷風一吹,冷水一碰,就不舒服,因為陽不足嘛,陽氣足,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陽不足以養嘛,所以,衛外的能力就差。
自然的法則,就是弱肉強食,我們小時候都知道,在上小學的時候,看那個高大,我們都不敢惹,看到個子小的,隨便欺負,這個是自然法則,也是生物的本能。
所以,在這些痛點附近做艾灸,一灸上,患者就舒服,誇張的,都想呻吟來,灸個一兩周,就能改善很多了,如果比較重,瘀虛的厲害,就配合鋒針放血,或者直接拔罐,拍打,給邪以出路。都效果會很好,因為裏面氣血動了,就容易把邪逼出來。
艾灸秘笈二:眾穴燃燒火勢高
第二個方法,叫眾穴點火火勢高,就是主打任督二脈的穴位,讓全身的陽氣充起來。這是一個很好的養生之法,也是調內科的重要方法。所有的內科病,除非陰虛的很厲害的不用,人人可試。
具體是這麼操作的,在這條脈上的幾大要穴,第一個就是關元穴,這個穴位不一般,是溫陽保健第一要穴。關元對女性效果尤佳,裏面是胞宮所在,用於治婦科雜病,特別是陰有成形的子宮肌瘤,附件囊腫,要艾灸這裏,直接把裏面的陰邪慢慢化掉。
第二個穴就是神闕了,這個位置是一個極其重要的位置,裏面是先天之源。都知道,我們在胎兒時間,靠的就是這個位置吸收胞宮的先天之元氣。而且,它也是四關之所在,邊上旁開0.5寸,就是肓俞,跟膏肓密切相關。
以前有一種說法,叫病入膏肓,認為這個膏肓是一個治療所不及的地方,很多種版本,有人說的是在心之外,心包之內,針葯之所不及,還有就是說,深藏在人體深處,裏面有先天之源,不管那種,都充分說明,肓俞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地方。
而且,再邊上,就是天樞了,大腸之募穴,灸之能通導大腸,加強人體降濁的能力。是時間升降針法的要穴。
為什麼一下介紹了三個穴位呢?三生萬物,取其天地人三才之意,還有就是為陽數,艾灸為陽。當然規距是死的,艾灸這個穴位,這個四關之一區域,三個穴位都能顧慮到。穴位是一個區域,是在一個範圍內隨着體內氣血陰陽的變化在不斷的漂移,就像太陽的直射點始終在南北回歸線漂移一樣。
第三個穴位就是中脘了,這個是主脾胃的。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屬土,五行之中,獨土灌溉四旁,無他,土生萬物爾。大自然的生命繁衍,都靠土能孕育。所以這個脾胃是人體後天氣血陰陽生成之所,不可不重視。
第四個就是骶骨這個範圍啦,這是一個倒三角的形狀,我們都學過物理,三角是最穩定的形狀,造物主給我們的每一種象都是有極其深的意義。這個三角形支撐着整個脊椎,就像洪荒時代的不周天一樣,為天柱,可見這個地方的穩定性。
余浩老師曾說過,這裏面是藏精之處,人的精氣就從這個地方出來的,所以,灸之可以加強精氣。
第五個穴位就是至陽了,裏面對應的正好是心,心在象,在大自然,就是太陽,為君火,拿到以前說,就是國王,以百姓心為心。五臟之大主。精氣從這個地方化而為陽。灸這個穴位,就可以加強上部的陽氣供給。
然後就是大椎了,大椎穴為七陽之會,灸之可以振奮陽氣,教材上此穴的用法,多用瀉法,個人覺得,不管風寒風熱,都可以灸補之,一為振奮陽氣,陽氣足了,自然正氣存內,邪不可干,而且,加強了陽氣,就加強了人體排邪的動力及能力。
接下來第六個穴位極其關鍵,為會陰穴,這個穴位的應用,在道家一直是不傳之秘,它為任督沖三脈相交之處,灸之直接可以溝通調整陰陽。
可以說,前面六個穴位,都是在為這個穴位做基礎,做鋪墊,前面幾個位置做到位了,打通了,在這個會陰再灸一下,那不得了,虛寒體質的人,馬上全身溫熱感十足,寒氣自然去。無數重患病例都證明此點。
第七個穴位,在特殊的情況下可以用,比如,腦竅里濁陰重,清陽缺,就加灸百會,藉著前面六個穴位的火勢,這裏再一灸,把這個清陽一下提到頭部了,這樣七個穴位成了一個局,一個陣。就生生不息了。
有治小孩子的郁病的案例,中藥用的是菖蒲鬱金牛膝湯,配合艾灸百會,直接化開裏面的陰濁,讓腦竅得清。癥狀馬上得解。
還有很多腦血管病的人,有人認為,像中風這樣的患者,本來就肝陽上亢,實在不宜灸,容易風火相煽,加重癥狀,這個問題嘛,就得看脈了,對於虛陽亢的,有后招,但是很多都是痰濁上閉腦竅的,大膽用之。
有一個老師,對中風的患者,直接重灸百會,就了為了化裏面的陰邪,出血產生的腦水腫消的很快。還有清陽不升引起的失眠,直接百會灸之,神奇無比。
在灸完這幾個穴位之後,還需求收尾,用什麼呢,湧泉穴。湧泉穴一灸,艾灸發作的火氣,能引下來。
其實取湧泉,就是引濁火下行,還有就是加對火的封藏能力。總得來說,就是把壯火變成少火,取其少火生氣之意。
灸這個穴位的直接效果就是,治失眠,無比神效,灸的時間不能太長,不然人會興奮,晚上是要靜以養陰的,而興奮就是氣本來要入里的,最後被搞到外面來了,就是上火。
另一種說法可稱之為,壯火食氣。有睡眠欠佳的人,可試試,用御冰台蘄艾條,灸湧泉五分鐘左右,灸一邊就行了,可以輪着灸。湧泉為腎先天之根,灸之自成升降。
這八個穴位,可以拆分,可以組合,可以配合第一種方法。理是這個,但是法無定法,怎麼順手,怎樣有效果,怎樣來。
艾灸秘笈三:上病下取
上病下取,取的象就是引火歸元,引陽歸陰,降濁陰。比較常見的就是不寐。到了晚上,我們宜靜,人體的規律告訴我們,這時應該休憩,應該讓陽氣入里,歸於陰,有句話叫靜則全陰。
人一靜,就像大雨後的水潭,水從混濁開始變清,泥沙開始往下沉,最後水潭裡的水是清的。是因為靜的原因。所以要想睡好覺,一個就是靜,如果不能靜,那麼就通過方法,讓陽歸於里,歸於元,歸於陰。讓心神像清靜的水潭一樣。
怎樣做?比較有效果的方法就是,用艾灸灼其湧泉穴,為什麼要取這個穴位,因為這個穴位是最低處,而且是腎之根,也是人之根,灸之,從空間的角度講,能引火下行,把頭部的濁降下來,這樣神府得清,不寐自然好轉。
還有一點,艾灸的那個穴位,神必專註於這個位置,然後意念在的地方,氣血就會集中。這個是精化氣,氣化神,神能駕馭精氣。
最粗淺的比喻,人發火的時候,臉紅耳赤,為何?氣血往上嘛。所以艾灸的時候要專註,這樣相對思慮雜念就少。
思慮多也是不寐的一大因素,對付思慮多,就是認真做事,執一而忘我。灸那個位置,那個地方產生感覺,我們的意念就會很自然在所灸處,然後人的本能氣血就會過去。
值得一提的一個穴位,就是太溪,這個穴位自成升降。灸之,腎水能上濟,同時也能降濁,讓濁以下行。
這個穴位多運用於糖尿病,有很重的陰虛癥狀的,我們可能認為陰虛不宜灸,如果是實在的陰虛,如果只是灸,確實不當,但是,真的陰虛,用湯劑協作艾灸,可以抵達陽中求陰的效果。
其實臨床中,實在的陰虛的很少,都是瘀的居多,瘀住了陰周流全身的通道,這個時候,可以大膽灸之,取這個太溪就有如此效。
還有就是承山穴,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抽筋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是小腿抽,為什麼呢?因為寒從腳下起,這個地方容易積聚寒氣。寒凝之下,筋就短了。
而且,痛經,宮寒的人,多半在這裏地方有結,有積聚,曾經摸到好多個,痛的死氣活來的。所以,艾灸承山穴,腹部的寒氣能化,不少子宮肌瘤,絕經,囊腫,甚至不孕的,都可以從這裏想方法。
承山穴跟腰部象是一樣的,都是承着上部的重量,而且,本身也歸屬足太陽,也用來治過寒性的腰痛,很多時候,這個地方一灸,整個腰腹就熱了。承山,承着山的重量,可見這個位置是灸家必用之穴。
艾灸秘笈四:以上治下
第四個方法,以上治下,這個方法的實質其實就是讓清陽得升,得提。就是上部取穴以治下。尤適合於中氣下陷證。脈一般能見,寸不足,關尺脈拉尾的下陷之象。這種方法取穴僅有一個穴,就是百會穴。
百會這個穴位,為全身陽氣之所聚。正常情況下,很多陽氣就從這個位置往外散,所以陽氣不足人,把這個百會穴封上是一個很好的治療方式,比如,過敏性鼻炎的人,很多都是陽氣不足,艾灸這個穴位,陽氣得充,癥狀就能減輕好多。
大家也可以試一下,就是戴一個帽子,會捂出一頭的汗。戴帽子其實也是一個養陽氣的方式,特別是晚上睡覺的時候,一戴上,陽氣就往外面散的慢,然後越捂陽氣越足。
過敏性鼻炎,哮喘的,或者風寒感冒的,有流清涕,證屬陽不足的,捂上百會穴,第二天,癥狀必然大大減輕。
這個身有體會,有時候,受風寒了,鼻子就會塞,雖然不會感冒,但是能感覺到那種肺氣不宣的感受。睡覺的時候,把衣服往頭上一裹,一會兒就解除了,多做幾次都可以不怕風寒。
還有,百會穴也是一個回陽要穴。一些暈針嚴重的,或者大醉吐止不住的,灸百會就是一大招。
曾有一個師兄聚會喝酒,本來就不勝酒力,礙於情面之下,喝了好多,回來的時候,直接就躺地上了,我們端了一個盆,讓他吐,吐完稍進水,還吐。後來就用根艾條灸百會,才止住吐。
在臨床上,對於女性崩漏的,一定會用上一個穴位,隱白,因為它能統血。但是,有一個穴位效果更好,就是百會,一灸百會穴,會加強陽氣的升提之力,把血攝住。
以上治下,對於艾灸的應用性,也就這些下陷需要加強升提之力的病證啦,其它的時候用的少,因為,火性炎上,人體的規律是讓火潛於下,所以非下陷疾很少用這種取法,這也是為什麼灸完百會之後,要用湧泉穴去收它的炎亢之性。和字訣的應用而已。
艾灸的原則,艾灸要遵行八個字,就是少火生氣,壯火食氣。很多偏信於艾灸治百病,一味猛灸,灸完之後,發現容易乏力了,身體反不如以前,這樣的情況很多很多。
凡事都有一個度。少火生氣,就是灸的時間合適,身體會很舒服,就像咱們煅練一樣,打一下太極,慢跑一下,身體舒服的不得了。
壯火食氣,就是艾灸猛了,會發現氣消耗特別厲害,就像快跑一樣,跑到最後,身體沒有鍛煉到,反而傷氣了。
所以,艾灸要講一個度,以舒服為度。而且,每個人的度都不一樣,需要自己慢慢去嘗試,就像開中藥一樣,從安全的小量開始,慢慢試驗自己的閥值到底在那裡位置。當然,個別急症,像崩漏,急重症例外。
少,火生氣,壯火食氣,在艾量溫通之力相同的情況下,就取決於艾灸時間的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