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養生
春―木―肝
春天“百草回芽,百病易發”的季節。天氣忽冷忽熱,乍陰乍晴,變化無常,因此容易舊病複發,加上氣候變暖,細菌、病毒易繁殖,使人體致病。所以,春季養生防病至關重要。
女性春季養生小常識
春季飲食攝養:春季陽氣升發,人體新陳代謝開始旺盛,飲食攝取原則上應清淡、溫補為主,不宜食過多油膩、生冷、辛辣的食物。起居調養:春回大地,萬物復蘇,人體新陳代謝日漸旺盛,各器官負荷加大,而中樞神經系統卻處於一種鎮靜、催眠狀態,易感睏倦、疲憊。此時,起居應早睡早起,經常到室外、樹林中散步,舒展肢體,吸取新鮮空氣,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以順應春陽萌發的自然規律。
春是五行的“木”:對應肝,又對應青色,面色發青、有斑點和痘痘的人,很可能肝不好,身體中的毒素排不出去,臉上才“不幹凈”。斑、痘都與木(肝)相關:膚色有些泛青,顴骨長斑,容易發痘痘,甚至眉間或太陽穴青筋暴露,是肝臟虛弱的表現。
在五行中,木對應肝:工作辛苦時首先要維護的就是肝。臉色發青、有色斑、易長痘,很可能肝臟虛弱。因為肝臟負責排毒,重新凈化靜脈血液,一旦排毒和凈化功能無法正常進行,皮膚就會呈現青色,長出色斑和痘痘。
調理良方:五行色彩為黃綠青色食物,五味是酸性食品,歸肝經。
青色食物如菠菜、蛤蜊、苦瓜、青瓜、豬肝等含有大量的恭弘=叶 恭弘綠素、維生素及纖維素,能協助器官加速排出體內的毒素。
春天的養肝之道:木主肝,肝主目和筋骨,方位屬東方,忌大怒傷肝!
從立春到立夏,2月4日―5月6日
夏―火―心
夏季是人體體內新陳代謝最活躍的時候,室外活動多,運動量也相應增大,加上夏季晝長夜短,天氣炎熱,不易入睡,人的睡眠時間自然比其他季節少一些,因而體內消耗的能量多、血液循環加快、流汗也多。上面這些因素決定了在夏季里心髒的負擔明顯加重,如果此時不注意對心髒的保養,則很容易使心臟受損。
起居調養:夏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夏天應該調節養息心臟,儘管夏季熱浪滾滾,但人們應該經常如冰雪在心一樣靜養心臟,不可以因為天氣炎熱而浮躁,這樣會增加心臟負擔,甚至損負心臟,要“心靜體自涼”。
春季飲食攝養:這個季節的食物要能消暑解熱,利尿消腫。
宜:甘酸清潤,減食,少油,綠豆、西瓜、烏梅最佳,忌雞肉、羊肉、干辣椒。
食譜:
1、嫩薄荷恭弘=叶 恭弘兩三片,生薑一片,沸水沖泡即可,清涼解暑,還能祛風。
2、夏日選擇食材上可以選擇較為涼性的食材,並以涼拌、清蒸、水煮等較為簡單的方式烹調,補充營養又不會太油膩。
夏是五行的“火”――心主血脈是指心有推動血液在脈管內運行以營養全身的功能。心是血液運行的動力,脈是血液運行的通路。血液運行於脈管之中,有賴於心和脈的相互合作而心卻是主導。如果心血不足,常導致心神的病變,出現心煩,失眠,多夢,健忘,心神不寧等。
調理良方:夏為“火”,主“心”,五行主要顏色是紅色、赤色。多吃西瓜、火龍果、玫瑰花自製茶、枸杞、紅色蜆菜、玫瑰茄、紅蘿蔔、紅蘋果、紅豆等紅色食品,可歸心經。
夏天的養心之道:火主心,心主舌和血脈,方位屬南方,忌大喜傷心!
從立夏到小暑,5月7日―7月7日
長夏―土―脾
長夏是指夏末初秋
那段時節。此時的天氣特徵是:炎熱而多濕。此期,萬物豐茂,蔬菜、瓜果陸續上市,由此極大地促進了人體的消化功能,因此應該注重對脾髒的保養,防止因飲食而帶來的消化道疾病。天氣炎熱,人們喝水就多,喝水多就沖淡了胃液,從而降低了胃液的殺菌能力,使細菌容易侵入腸道。
起居調養:濕熱的天氣極適合細菌的生長繁殖,食物極易腐爛變質。因此,長夏之時,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年邁體弱者消化功能較差,最好少吃一些油膩的食物,多吃清淡易於消化的食物。這是因為含脂肪多的食物會使胃液分泌減少,胃排空減慢。“濕邪困脾”。由於長夜多濕,濕邪之氣會影響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要注意防止濕邪傷脾,如居室應保持乾燥、少接觸生水等等。
長夏是五行的“土”脾有促進水液代謝的功能,運化水谷精微的同時又將各組織器官利用后的多餘水液,在肺的協同作用下,排出體外,從而維持人體的水液代謝平衡。若脾運化水濕的功能失常,可以引起水腫、泄瀉等病。
長夏飲食攝養:宜:芳香醒脾,少吃油膩,多吃素食,忌:辣椒、肥肉。
食譜:
⑴薏米粥薏米、粳米,一同熬製成粥。
⑵香蕉凍奶香蕉兩個打碎成泥,加入少量牛奶拌勻,入冰箱冷藏然後食用,能在炎熱的天氣里解除疲勞、增進精力。
調理良方:長夏為“脾”,五行五色為“黃”色。
飲食中多選擇荒“黃色”的食品,如土豆、黃豆、香蕉、娃娃菜、南瓜、玉米、紅薯等。
長夏的養脾之道:土主脾,脾主口和肌肉,方位屬中央,忌過思傷脾!
從小暑到立秋,7月8日―8月8日
秋―金―肺
秋天一到,天氣就慢慢地變得涼爽了。秋天是由炎夏走向寒冬的過渡季節,天氣變幻莫定,時涼時熱,時寒時暖,如此多變之節,最難將息。這種多變的氣候往往容易使人着涼感冒,所以秋天發生咳嗽痰喘的病人很多,患有咳嗽老病的人最易發作。中醫根據季節的變化對人體影響的規律,總結出了秋季易損肺氣的理論,警示人們在秋季應注意天氣的不斷變化,好好保護肺氣,避免發生感冒、咳嗽等疾病。
起居調養:“肺開竅於鼻”,鼻為肺之門戶,外邪侵肺常曲鼻孔入肺,因此時常按摩、洗浴鼻子有助於增強肺臟功能。不少人鼻腔粘膜對冷空氣過敏,秋季一到便傷風、流涕。除需必要的治療外,還需經常按摩鼻部。其方法是以兩手拇指外側相互摩擦,待有熱感后,用手拇指外側沿鼻樑、鼻翼兩側上下按摩30次左右;然後,按摩鼻翼兩側的迎香穴15-20次。每天按摩1-2次,可增強鼻的耐寒能力,亦可治療傷風及鼻塞不通。如果每日清晨或傍晚用冷水浴鼻,效果更好。辦法是:將鼻浸在冷水中,閉氣不息;一會兒后,抬頭換氣,再浸入水中;如此反覆5-10遍。此二法皆能增加肺臟功能,有利於防治吸呼道疾病,對身體大有益處。
秋是五行的“金”:肺與宗氣的生成有密切關係,通過肺的呼吸,吸如自然界的清氣,呼出體內,使體內外氣體得到交換,以保持各組織器官的正常功能。它在生命活動中佔有重要地位,因此,肺起着主一身之氣的作用。若肺氣不足,則出現呼吸無力,氣短等。
秋季飲食攝養:
秋天氣候乾燥,有“秋燥”的說法,人容易咽干鼻燥口渴。秋天的飲食需滋陰潤肺。
宜:少食辛辣,多酸甜爽口的食物。蘆柑、山楂、芝麻、糯米、蜂蜜、枇杷、甘蔗、菠蘿首選。
忌:辣椒、生蔥、大蒜
食譜:
⑴芝麻粥:黑白芝麻均可,炒香。粳米熬粥,加入芝麻。
⑵川貝燉梨:將梨切去頂部,掏空梨核,放入川貝母,冰糖少許,入鍋內蒸熟,吃梨喝汁。
調理良方:秋季為“肺”,五行無色是“白色”。
飲食中多選擇白色的蔬菜水果:如白菜、白蘿蔔、馬蹄、淮山、百合、豆腐、白菊花、雪梨、白豆等。
秋季的養肺之道:金主肺,肺主鼻和皮毛,方位屬西方,忌過悲傷肺!
從立秋到立冬,8月9日―11月8日
冬―水―腎
隆冬季節:天寒地凍,草木凋謝,凍冰伏出,北風呼嘯,動物進入了冬眠時期,人們的室外活動也大大減少。冬季的嚴寒氣候使人體的新陳代謝功能降到了一年的最低潮。在這個嚴冬的季節里,由於代謝水平較低,能量和熱量供應不足。
起居調養:人體的陽氣來源於腎臟,腎是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寒冬來臨之時,人體需要有足夠的熱量和能量來抵禦寒冷。倘若腎功能虛弱,就會出現陽氣不足的現象,甚至出現頭暈、心慌、氣短、腰膝疲軟、乏力、小便失禁等癥狀。所以,冬季理應滋養腎臟,養腎的方法很多,如在冬季可適當進補,使較充分的陽精保持在體內,一旦春季到來,陽氣升發,即可及時供給能量及營養,以扶助陽氣,即“春夏養陽”,使陽氣得到恢復和調養,待到冬季來臨不致因為陽氣過度虛弱而生髮疾病。
冬是五行的“水”:腎主水:人體的水液代謝,主要靠腎的氣化作用。在正常情況下,水液通過胃的受納,脾的轉輸,肺的輸布,通過三焦,將其液之清者敷布全身,濁者化為汗與尿排出體外,維持水液代謝的相對平衡。若腎的氣化失常,水液代謝障礙,就會發生水腫,小便不利等病症。
冬季飲食攝養:冬天,容易腎虛,補腎益氣是這個季節最需要做的。
宜:熱食,進補,辣椒、胡椒、燉肉、牛羊肉,火鍋,涮肉;忌:粘硬、生冷
食譜:
⑴姜棗湯:10枚大棗,5片生薑,每晚煎茶,可以提高人體抗寒能力,減少發病。
⑵山藥牛肉:山藥,牛肉,一同烹調,牛肉無論採取紅燒或者清燉的方法均可,山藥在出鍋前半小時放入。
⑶魚羊燴:就是將羊肉放入熬爛了的鯽魚湯中,繼續煲到羊肉爛了為止。吃時加芫荽、青蒜段、胡椒粉或者蒜蓉調味。
調理良方:冬季為“腎”,五行五色為“黑色、藍色”。
飲食中攝入黑色的食品如:黑芝麻、黑豆、核桃仁、芡實、杜仲、海參、鹿角膠、肉蓯蓉、烏雞、靈芝、黑木耳、香菇等。
冬季的養腎之道:水主腎,腎主骨和耳朵,方位屬北方,忌過恐傷腎!從立冬到立春,11月9日―2月3日。(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