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易德軒網提供
有網友在網上提問有關於長壽之法問題,易德軒小編針對這個問題為你提供相關長壽的問題解答,希望對你有幫助。神志養生法,是指通過內心世界的自我調節,排除貪念,保持心態平和,從而健康長壽的方法。包括以下幾點:
少私寡慾。是指對自己的“私心”和“貪慾”要進行自我克制並清除。為人要質樸,不要私心太重,慾望太多。只有私慾少和沒有“貪慾”的人才能處世豁達,性格開朗,這樣就會有助於心神的清靜內守,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平時恬淡虛無,與世無爭,自然會精神內守,陰陽平和,氣血旺盛,邪無所容,百病不生。
知足常樂。是指對自己所處的生活與工作環境要有充分的滿足感。老子曰:“樂莫大於無憂,富莫大於知足”,“無憂”和“知足”即是自我內心世界的自我體驗和感覺,是情感世界自我調節的結果。“知足常樂”就是要這種滿足感通過自我的內心世界的調節使之達到最高值。魚兒不必羡慕鳥兒能夠在空中飛翔,鳥兒也不必羡慕魚兒能夠在水中遨遊,要珍惜自己的位置和已得到的東西。
心胸豁達。是指性格開朗,心胸坦蕩,氣量大。一項對90歲以上的長壽老人進行調查的結果表明,長壽的主要原因不在物質而在精神。長壽老人能夠長壽的原因與其心胸豁達,性格開朗,知足常樂,衣食隨緣,與世無爭,隨遇而安的精神狀態有關。
多行善事。是指多做些助人為樂的好事,從中體驗到幸福感和滿足感。所謂多行善事,古人稱“積德行善”,現在稱“助人為樂”,都是指人們根據自己的能力貢獻出愛心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善事可大可小,大者可捐獻千百萬元以救災或助學,小者可為迷路人指點道路,無論大小愛心是一樣的。行善事者從助人行善中體驗出自身價值的快樂,會有益於心身健康。
歷代養生家把順應自然、有動有靜、勞逸結合、陰陽平衡、形神共養所形成的最佳境界稱之為“和”。養生貴“和”,能中和者必久壽。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提出:“能以中和養其身者,其壽極命”。在身心和調的前提下,精神養生特別注重道德與健康的聯繫,認為道德是否高尚,是決定健康與疾病的重要因素。一個充滿仁愛之心的人,可以延年益壽;反之,那些好利忘義,荒淫無度,妒賢嫉能之徒則更易患病、天壽。此即“仁者壽”。
中醫提醒做好四點心態平和而長壽
-------------------------------------------------------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