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養生 正文

關於薩滿教書籍有哪些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品味人生

活着的薩滿
  中國薩滿教活態文化是一批寶貴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我國東北、內蒙古、西北等薩滿教流布區,已成為世界上可以實地考察與研究瀕於失傳的薩滿教文化難得的田野考察基地,日益引起國內外學術界的濃厚興趣。

  中國學者對薩滿教的調查始於本世紀30年代初,當時僅限於對個別民族做些專題或零星調查。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隨着全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的開展,東北、西北地區諸民族薩滿教文化遺產也得到了比較系統的考察,奠定了中國薩滿教研究的基礎。

  然而,薩滿教研究當時尚未引起中國學術界的足夠重視,亦未形成專業性的研究隊伍。中國薩滿教研究出現勃勃生機的局面,是近二十餘年來的事情,且具有發展趨勢。這種趨勢的出現,是民族歷史文化研究深化的結果。

  80年代初,我們利用各種手段,對北方民族薩滿教文化進行了艱苦細緻的調查,挖掘、搶救出一批瀕於失散的薩滿教文化的調查與研究,成果顯赫。本畫冊正是近二十年來中國薩滿教學界田野調查與研究的薈萃。

  本畫冊着力於反映中國薩滿教活態文化,側重於北方諸族薩滿神事活動。鑒於薩滿教祭禮蘊含着諸多文化內涵,各種崇拜觀念交織融會,我們以各種祭禮所反映的主要崇拜觀念為依據,對祭禮做了大致的劃分。

  在編輯過程中,我們堅持圖片的真實性、系統性、學術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的原則,力求圖文並茂,使中國首次出版的薩滿教畫冊能夠生動形象地展示中國薩滿教的現存形態和豐富的文化內涵,為人類文化人類學、原始宗教學、民族學、民俗學、神話學等人文科學的研究提供第一手實證資料,以饗圖內外同仁及讀者。

  薩滿論
  薩滿,這在世界人類文化史上頗享盛譽而又令人敬畏、崇仰的神秘稱呼,已日益為世人所熟知。特別是近些年來,我國對中國北方諸少數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視與熱心搶救,碩果顯赫。尤令人感動的是,許多位本民族可敬的老者、农民、薩滿後裔……,不索酬勞,遊說族中,共同追憶着線索,歷史久遠的民族傳世遺物接連面世。

  幾經沉浮與變革,一些手抄神諭仍妥藏於各姓之中,不能不使人驚嘆民族文化永葆不息的生命力。一個熱心鑄建中華民族文化博物之宮的夙願,正被中國有識之士們苦心孤詣地辛勤實踐着。

  薩滿教女神
  本書系統全面闡述了滿族薩滿神話中的女神體系,其中披露了大量第一手珍貴材料,如《天宮大戰》、《烏布西奔媽媽》等內容的披露尤為珍貴,極大的豐富了我國滿族文化的內容,也推動了我國神話學的發展。

  薩滿教舞蹈及其象徵
  擺在讀者面前的這部學術着作――探索東北各少數民族薩滿舞蹈及其歷史文化內涵,是前人迄今從未系統涉貓的學術領域。在書中,讀者不僅能看到一個如詩如畫的神奇的舞蹈世界,也能看到波起浪涌的東北阿爾泰語系諸民族的心靈世界。

  本書的另一特點是:再現薩滿教舞蹈在祭禮中的生動形態的同時,提供足夠豐富的相關的民俗背景,並重點揭示薩滿教舞蹈及相關服飾、神器所表達的象徵意義的文化內涵,因為在薩滿教舞蹈中已構建起系統的象徵體系,因此,才使其不僅有重要的審美價值,而且有更為重要的社會文化功能。

  薩滿教象徵體系是目前國際薩滿教學關注的重點――涉及到薩滿教的核心奧秘。因此本書的出版,不僅填補了東北民族舞蹈史――乃至中國舞蹈史的重要空白,而且將豐富中國薩滿教學的研究領域,推動國際薩滿教學的深入發展。

  神秘的清宮薩滿祭祀
  姜相順1941年10月生,遼寧省大連市金州區人。筆名古岩、木川。民進會員。1966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學院歷史系。研究員、學術委員。中國民族史學會理事,遼寧大學滿學研究中心、遼寧社會科學院滿學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瀋陽民族學會常務理事等。

  主要成果:發表滿族史、清史學術論文30多篇,參与合寫出版《清史簡編》(獲 1980年遼寧省優秀圖書一等獎)、《滿族大辭典》、《盛京皇宮》(獲瀋陽市社科聯優秀着作三等獎)、《關東文化大辭典》、《清帝東巡》、《清史稿大辭典》、《中國民族文字與書法寶典》等,主編出版《瀋陽滿族志》(獲瀋陽市社科聯優秀着作三等獎)、《遼寧回族史略》、《清宮鬥爭內幕》等,主持通纂《遼濱塔滿族家祭》獲瀋陽市社科聯優秀着作二等獎。

  撰着《神秘的清宮薩滿祭把》為國家“八五”重點圖書項目等。1993年7月出席布達佩斯國際薩滿文化學術會議,1995年出席日本奈良國際薩滿文化學術會議、日本東京東洋文庫清史研究會,1997年出席韓國城南市中韓國際學術研討會。並發表學術論文、講演答辯。事迹被收入《中國當代歷史學學者大辭典》、《中國地方史志主編名錄》。


-------------------------------------------------------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