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人生
打溜子的起源
打溜子這一土家族獨具風格的打擊樂,源遠流長。從現今“月蝕”時,保留在土家族人敲盆擊鼓、驅逐所謂“吞月”之“天狗”的古俗來看,打溜子可能源於原始漁獵時代。當人們獵獲了動物,為慶興,大家敲起漁獵的工具和鍋、碗、盆、罐、瓢、缽等“傢伙”,故至今,土家族還稱打溜子為“打傢伙”。進入銅鐵器時代,大約才換成了銅鐵“傢伙”。鑼、鈸這些樂器的使用,顯然是很晚的。從打的曲牌全無曲譜,只是以摸擬自然來體現人們對生活的感受,可看出其原始古樸性。
打溜子的藝術特點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打溜子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其音樂及演奏特徵:
(2)形式多樣,手法靈活。充分運用速度、音色、力度、節拍的變化,將各種不同的曲牌有機地連綴成套,加以樂手精湛的演技,使其表現出各種生動的形象和情趣。
(2)節奏清新明快,節拍變化頻繁。樂曲多以一個板式為基礎,間以各種節拍變化,樂曲段落的起承和節拍變化常用1/4節拍轉換,流暢自如,具有穩定感而又不乏趨動性。
打溜子的輝煌歷程
1998年,仁和坪鎮船山坪村“打溜子”第一次走出土家山寨,走進湖北電視台《人物春秋》欄目。
2001年獲全省首屆楚天蒲公英音樂金獎。
2002年“打起溜子迎稀客”在宜昌市首屆中老年人文藝調演中獲金獎。
2004年在江蘇南京參加“全國少兒蒲公英大獎賽”,獲銀獎。
2007年南河鑼鼓入選五峰中小學校本教材《凝視五峰》。
2008年參加“第八屆中國藝術節”表演。
2008年參加全縣民間藝術調演獲金獎。入選全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
2009年打溜子藝人簡伯元被評為全國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土家族打溜子代表性傳承人。
2013年被邀請參加澳門元宵慶典。
土家族打溜子風格古樸,節奏鮮明,旋律優美,曲調多變,被稱為“土家族的交響樂”。在我國少數民族器樂藝術中,打溜子獨特的組合、精湛的演奏技藝自成系統,具有極大的代表性。它不僅能為民族學、社會學的研究提供不可忽略的重要材料,也可作為音樂學中音色旋律學研究的極其珍貴的原生性民族文化標本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