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課外民諺
歷史是一條線,一條無限蔓延的、曲折的線;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條線上一個個相對獨立的點。而串聯起這一個個點,使之變為一條前後關聯的紅線,不僅僅只靠血脈,更有文化。或者說,文化是串起整個歷史長河中的每一個人的精神血脈。
但是,在讀遍了那些語調鏗鏘高昂的聖賢書之後,我驀然覺得,還有一個和藹的溫潤的聲音在我們的耳畔響起,它告訴我們生活的常識、社會的經驗甚至飲食起居的注意事項、識人看天的各種技巧、教兒育女的方法……這便是上不得聖賢書卻千百年來在民間口口相傳的“民諺”!
上不了聖賢書,是因為它的“俗”:千百年來,不脫塵世,口口相傳。正因為它深植民間,紮根沃土,營養豐沛,故而枝繁恭弘=叶 恭弘茂。也正是因為它的“俗”,才有了廣闊的受眾市場――從古至今,文盲居多的中國人中沒有讀過四書五經的不計其數,可誰又敢說他一生中沒聽過一句民諺,未受到過民諺的影響?所以說,濡養中國人精神的,絕不僅僅是那些聖賢之書、文學典籍,那些民俗民諺的諄諄教誨,更讓每个中國人精神豐盈,言行得體,使中華得以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當你年少時,一句“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會讓你懂得珍惜時光,計劃未來,奮發努力;當你年老時,一句“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會讓你明白生命無關老少,時時充滿生機;當你擇友時,一句“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會讓你明白與人相處要學會忍讓,懂得包容;當你擇業時,一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明確告訴你職業無高低之分,技藝有優劣之別;當你處於順境時,一句“人�千日好,花無百日紅”讓你明白順境難以持久,樂極可能生悲;當你遭遇厄運時,一句“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會讓你鼓起生活的勇氣,平添前進的信心……
民諺是民俗的一部分,唯其“俗”,才更顯親近;唯其“草根”,才更具生命力;唯其口口相傳,才更像一位長者的耳提面命……不僅是我,還有你,更有他,乃至每位炎黃子孫,都得感激那些飽含先輩經驗智慧和無限深情的教誨……
民諺是民俗之樹上綻放的花。民諺,裝點了我們的歷史,璀璨了我們的文化,滋潤了我們的精神,讓我們成人,成才!
民諺是民俗之樹上綻放的花
-------------------------------------------------------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