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養生 正文

描寫二十四節氣的古典詩詞和驚蟄節氣里的習俗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驚蟄 民諺

  關於驚蟄詩詞

  【篇一:《古詩詞中的24節氣:驚蟄》講義】

  古詩中的24節氣:驚蟄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三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曆的3月6日左右。驚是驚動,蟄是藏。此時氣溫上升,土地解凍,春雷始鳴,蟄伏冬眠的動物驚起活動,故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意思是說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當然,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是因為天氣變暖才是使它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翻頁】

  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節氣,在農忙上有着重要的意義。驚蟄時節,各地天氣已開始轉暖,雨水漸多,有些地區已是桃花紅、李花白,黃鶯鳴叫、燕飛來的時節,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春耕季節。因此,我國勞動人民自古很重視驚蟄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在我們後邊學習的唐代韋應物《觀田家》詩中便講到:“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農諺也說:“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有諺語云:“雷打驚蟄穀米賤,驚蟄聞雷米如泥”。這是說驚蟄日或驚蟄日後聽到雷聲是正常的,證明今年風調雨順會有一個好收成。

  那麼,同學們都知道驚蟄節氣里有哪些習俗嗎?接下來,我們在一塊了解一下驚蟄節氣里的習俗。【驚蟄習俗】

  驚蟄祭雷神

  驚蟄的節氣神乃雷神。雷神作為九天之神,地位崇高。各地客家均有俗諺雲:“天上雷公,地下舅公。”此語一方面指出了舅父在家族中突出地位,另一方面也暗示雷公是天庭中繼天公之後的重要神祗。

  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波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製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后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打小人”驅趕霉運

  驚蟄象徵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霉運的習慣,亦
描寫二十四節氣的古典詩詞和驚蟄節氣里的習俗
  即“打小人”的前身。

  所以每年驚蟄那天便會出現一個有趣的場景:婦人一邊用木拖鞋拍打紙公仔,一邊口中念念有詞地念:“打你個小人頭,打到你有氣�定抖,打到你食親野都嘔”的打小人咒語。

  驚蟄吃梨寓意離家創業

  山西民間在驚蟄日要吃梨,即使十里不同俗的城市鄉村皆然。

  驚蟄之蟄,此指藏。驚蟄即冬眠的小動物被雷震驚醒后出來活動,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標誌大地回暖,進入春耕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晉代詩人陶淵明有詩曰: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擬古九首》其三)。

  在草木縱橫舒的驚蟄時節,晉地乍暖還寒,天氣乾燥,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梨,味甘汁多,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功效,此時於人們如自然甘露,去火怡神。

  【詩中驚蟄】

  韋應物《觀田家》

  一雷驚蟄始,是一種農事的提醒,預示着來年會有好的收成。說到驚蟄這一節氣,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這首詩歌,韋應物的這首詩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驚蟄時節的景象。

  《觀田家》

  【唐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①,飲犢西澗水。

  飢劬②不自苦,膏澤③且為喜。

  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④。

  註釋:①景常晏:指天晚。②劬:勞苦。③膏澤:指雨下到田裡。④閭里:民間、鄉里。

  【賞析】這是一首田園詩。詩人前面兩句描寫了春雨過後一片美好的田園景象,农民自驚蟄起就要開始春耕。一家人整天起早貪黑地忙碌於農活,家中卻無隔夜糧,勞役還遠沒有結束。後面一句,詩人想起自己不從事耕種,但是棒祿卻來自鄉里,心中萬分慚愧自責。這種思想感情的抒發是唐代田園詩中的一個特點,也是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一個優良傳統。【翻頁】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首詩歌,陶淵明的《擬古九首其三》。

  《擬古》九首是陶淵明在棄官歸隱之後寫的一組詩歌。下面這首詩是第三首,它以春燕返巢托興,表現詩人不因貧窮而改變隱居的決心,同時也寓有對晉室為劉宋所取代而產生的憤慨。

  《擬古九首其三》

  【晉陶淵明】

  促春透時雨,始雷發東隅。

  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

  先巢故尚在,相將還舊居。

  自從分別來,門庭日荒蕪;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陶淵明(約365-427),字元亮,號五柳先生,世稱靖節先生,人劉宋后改名潛。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東晉得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陶淵明的詩以田園生活為主要題材。這首詩描寫了春雷後天氣轉暖的特徵,表達了作者安於現狀、安於山野的田園生活。

  鑒賞山水田園詩,要注意從以下幾個角度去掌握。

  1.把握形象的特徵和寓意。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把握詩歌意象。如陶淵明《驚蟄》“潯陽江頭夜送客,楓恭弘=叶 恭弘荻花秋瑟瑟。”“楓恭弘=叶 恭弘”、“荻花”、“秋”三個意象不光點明了景物、時節,還通過這三個意象特有的屬性渲染了送別時的環境氛圍和詩人憂傷的情緒。古詩意象往往寓繁於簡,寓萬於一,以高度濃縮的藝術形象誘發想象,產生奇特的審美效果。

  2.體味詩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過描寫景物來抒發感情,是中國古典詩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園詩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經詩人攝入筆端,就必然帶上詩人的感情色彩,為表達詩的特定情感服務。情景交融的手法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於景等等。“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詩。煙花含愁,孤帆載憾,天際碧水帶走詩人的無盡思念。詩人的惜別之情,從每一個畫面中滲透出來。

  3.領會詩人寫景所表現的情感。

  一般的寫景詩,字里行間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純粹是寫景的山

  水小詩,就不那麼好理解了。這就要求我們對作者的身世,當時的時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論世,才可能準確地領會詩人寫景所表現出的情感。

  4.分析詩歌的寫作技巧和語言特色。

  山水田園詩寫景的方法很多,鑒賞時應主要注意寫景的常見方法和技巧。

  (1)留意作者觀察景物的立足點和描寫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變化。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寫景物的方法,如繪形、繪聲、繪色。“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3)理解和說明描寫景物的技巧,如虛實結合(“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以動襯靜(“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明、暗對比(“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以小見大(“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粗筆勾勒和細部描繪相結合,(也叫點面結合)(“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與“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比興手法的運用。

  語言運用方面,既要學會欣賞像盛唐詩人所描寫的雄渾壯麗的景象,如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又要善於體會詩人細緻入微的觀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好的,今天的課就到此結束了。同學們都掌握了嗎?我們下周周講再見嘍!

  【篇二:描寫二十四節氣的古典詩詞】

  描寫二十四節氣的詩詞

  一、冬至的詩詞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小至(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冬至(唐)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杖藜雪后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望三秦?邯鄲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冬至祭》張志真

  香燭鮮花紙錢銀,八果八素並八珍。合家召開追思會,緬懷英烈祭先人。

  二、小雪的詩句(詩詞)

  小雪日戲題絕句唐張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猶綠槿花然。融和長養無時歇,卻是炎洲雨露偏。和蕭郎中小雪日作唐徐鉉

  征西府里日西斜,獨試新爐自煮茶。籬菊盡來低覆水,塞鴻飛去遠連霞。寂寥小雪閑中過,斑駁輕霜鬢上加。算得流年無奈處,莫將詩句祝蒼華。小雪唐李咸用

  散漫陰風裡,天涯不可收。壓松猶未得,撲石暫能留。閣靜縈吟思,途長拂旅愁。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小雪唐無可

  片片互玲瓏,飛揚玉漏終。乍微全滿地,漸密更無風。集物圓方別,連雲遠近同。作膏凝瘠土,呈瑞下深宮。氣射重衣透,花窺小隙通。飄秦增舊嶺,發漢攬長空。迥冒巢松鶴,孤鳴穴島蟲。過三知臘盡,盈尺賀年豐。委積休聞竹,稀疏漸見鴻。蓋沙資澶漫,灑海助沖融。草木潛加潤,山河更益雄。因知天地力,覆育有全功。

  小雪宋釋善珍

  雲暗初成霰點微,旋聞蔌蔌灑窗扉。最愁南北犬驚吠,兼恐北風鴻退飛。夢錦尚堪裁好句,鬢絲那可織寒衣。擁爐睡思難撐拄,起喚梅花為解圍。

  三、立春的詩詞

  立春習俗“今朝立春好天氣,況是太平朝野時。”(《廣群芳譜〃天時譜》楊維禎詩)我國古人向有立春詠詩的傳統。公元七六七年,杜甫寫過一首立春詩: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全盛時。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縴手送青絲。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唐朝立春日時興食春餅、生菜,號春盤。杜甫這時憶起了當年在“兩京”(長安、洛陽)過立春日的盛況:盤出高門,菜經縴手,一個個迭送白玉青絲,好不歡樂。可是現今經過了安史之亂,困居夔州(今奉節),再也不能過那樣的立春日了,悲愁之際,只有呼兒覓紙題詩遣懷。宋朝女詩人朱淑貞的立春詩,別有一番歡樂愉快的情味:停杯不飲待春來,和氣先春動六街。生菜乍挑宜卷餅,羅幡旋剪稱聯釵。休論殘臘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諧。從此對花並對景,盡拘風月

  立春[唐]杜甫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縴手送青絲。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

  註釋:春盤:古代習俗,立春日用蔬菜、水果、餅餌等裝盤,饋送親友,即為“春盤”。兩京:即長安、洛陽兩都。那對眼:那,通挪,挪動、移動;對眼,雙眼。這一句的意思是說,目光隨着巫峽的滾滾江流移動。杜陵遠客:詩人的自稱。杜陵,即長安東南的杜縣,漢宣帝在此建陵,稱杜陵。杜子美的遠祖杜預是京兆杜陵人,他本人又曾經在杜陵附近的少陵住過,因而經常自稱為杜布衣、少陵野老、杜陵遠客。

  四、驚蟄的詩詞

  觀田家(唐)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倉廩物宿儲,徭役猶未已。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作者簡介: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一說卒於貞元九年(793)。義雀行和朱評事(唐)賈島玄鳥雄雌俱,春雷驚蟄余。口銜黃河泥,空即翔天隅。一夕皆莫歸,嘵嘵遺眾雛。雙雀抱仁義,哺食勞劬劬。雛既邐迤飛,雲間聲相呼。燕雀雖微類,感愧誠不殊。禽賢難自彰,幸得主人書。

  五、春分古詩

  立春陽氣轉,雨水雁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干。

  春分七絕〃蘇醒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偷聲木蘭花〃

  春分遇雨徐鉉

  天將小雨交春半,誰見枝頭花歷亂。縱目天涯,淺黛春山處處紗。焦人不過輕寒惱,問卜怕聽情未了。許是今生,誤把前生草踏青。

  蝶戀花葛勝仲

  已過春分春欲去。千炬花間,作意留春住。一曲清歌無誤顧。繞樑餘韻歸何處。盡日勸春春不語。紅氣蒸霞,且看桃千樹。才子霏談更五鼓。剩看走筆揮風雨。畫堂春仲並溪邊風物已春分。畫堂煙雨黃昏。水沈一縷裊爐薰。盡醉芳尊。舞袖飄搖回雪,歌喉宛轉留雲。人間能得幾回聞。丞相休嗔。

  踏莎行歐陽修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薜荔依牆,莓苔滿地。青樓幾處歌聲麗。驀然舊事心上來,無言斂皺眉山翠。

  六、清明的詩詞

  唐.杜牧《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此說始於《千家詩》。但《樊川文集》未見,此詩是否真出於杜牧之手,有待商榷。)

  宋.高菊卿《清明》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賞析:高卿菊為宋代詩人。在這首詩中,作者開篇即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愁雲慘淡的清明祭掃場面:荒郊野外,墓冢累累,紙灰飛揚,泣愁陣陣,草木為之含悲,表現出清明節的特定氛圍。第三聯寫得非常妙,通過“狐狸眠冢上”與“兒女笑燈前”形象的對比,一掃前面的陰霾之氣,墓地荒冢的孤寂和家庭夜晚的熱鬧景象的反差,讓人心裏為之一動,感到清明的祭掃是那樣的虛偽。正因此,作者在結尾寫道“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作者也正是看到了現實世界人情的淡漠,才發出了及時行樂的感嘆。但說實在的,高詩的境界並不是很高。宋.黃庭堅《清明》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蕪/壟)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賞析:這是黃庭堅因得罪權貴蔡京而被貶宜州(今廣西宜山)時所作的一首詩。詩的開頭,描繪出春天萬木萌發,春雷動地,桃李爭艷的熱鬧景象,同時也點出清明時節人們祭掃荒壟,愁雲黯淡的場面。但接着詩人筆鋒一轉,以“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一句,化用《莊子??齊人有一妻一妾》中的典故和介子推甘願燒死也不願為官的典故,在對兩種不同人的人生追求的對比中,表現出作者雖遭遇挫折而志節不改的高尚人格。詩中表達了作者高尚的人生追求和價值取向,結尾雖然說無論賢愚,最終還是化為荒冢一丘,歸於虛無,但我們細加推敲,就不難發現,作者在詩中並非是傾吐不平,而是在表明自己不願卑躬屈膝,奴顏媚骨地換取相應地位與富貴的高潔情懷。

  《清明》(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途中寒食》(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唐)韓�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寒食上冢》(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閭門即事》(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蘇堤清明即事》(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郊行即事》(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清江引清明日出遊》(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七、立夏的詩詞

  寓言二首賈至

  春草紛碧色,佳人曠無期。悠哉千里心,欲采商山芝。嘆息良會晚,如何桃李時。懷君晴川上,佇立夏雲滋。凜凜秋閨夕,綺羅早知寒。玉砧調鳴杵,始搗機中紈。憶昨別離日,桐花覆井欄。今來思君時,白露盈階�。聞有關河信,欲寄雙玉盤。玉以委貞心,盤以薦嘉餐。嗟君在萬里,使妾衣帶寬。壺中天/念奴嬌朱元夫

  人生有酒,得閑處、便合開懷隨意。況對壽、龜仙鶴舞,猶直壺天一醉。蠶麥江村,梅霖院落,立夏明朝是。樽前回首,去年四月十二。依舊洛里吟窩,華台書隱,心事無懷氏。偃鼠醯雞空擾擾,海月天風誰寄。珠璧禎祥,鬥牛光景,預可占斯世。先生出否,明年方六十歲。

  立夏日憶京師諸弟韋應物

  改序念芳辰,煩襟倦日永。夏木已成陰,公門晝恆靜。長風始飄閣,疊雲才吐嶺。坐想離居人,還當惜徂景。

  鄉中每以寒食立夏之間省墳客夔適逢此時凄然陸遊

  松陰系馬啟朱扉,��青紅正此時。守墓萬家猶有日,及親三釜永無期。詩成謾寫天涯感,淚盡何由地下知。富貴賤貧俱有恨,此生長廢蓼莪詩。鄉中每以寒食立夏之間省墳客夔適逢此時凄然陸遊

  手持綠酒酹蒼苔,今歲何由疋馬來。清淚不隨春雨斷,孤吟欲和暮猿哀。皂貂破弊歸心切,白髮凄涼老境催。誓墓只思長不出,松門日日手親開。五月槐花飄香立夏陸遊赤幟插城扉,東君整駕歸。泥新巢燕鬧,花盡蜜蜂稀。槐柳陰初密,簾櫳暑尚微。日斜湯沐罷,熟練試單衣。

  立夏前二日作陸遊

  晨起披衣出草堂,軒窗已自喜微涼。余春只有二三日,爛醉恨無千百場。芳草自隨征路遠,遊絲不及客愁長。殘紅一片無尋處,分付年華與蜜房。四月旦作時立夏已十餘日陸遊

  京塵相值各匆忙,誰信閑人日月長?爭恭弘=叶 恭弘蠶飢鬧風雨,趁虛茶�斗旗槍。林中晚筍供廚美,庭下新桐覆井涼。堪笑山家太早計,已陳竹几與藤床。四月二十八日作又行遍人間病不禁,四月欲盡五月初,九十未及八十餘。開口何曾談世事,收身且復愛吾廬。山中立夏用坐客韻文天祥歸來泉石國,日月共溪翁。夏氣重淵底,春光萬象中。窮吟到雲黑,淡飲勝裙紅。一陣弦聲好,人間解慍風。

  八、小滿的詩詞

  小滿小麥粒漸滿,收割還需十多天。收前十天停澆水,防治麥蚜和黃疸。去雜去劣選良種,及時套種糧油棉。乾旱風害和雹災,提早預防災情減。芝麻黍稷種尚可,春棉播種為時晚。早春作物勤鬆土,行間株間都鋤嚴。�棉擗杈狠治蟲,酌情追肥和澆灌。麥前抓緊把炕換,炕洞砸碎堆田邊。早修農具早打算,莫等麥熟打轉轉。果樹疏果治病蟲,及時收理桑蠶繭。畜禽管理加措施,懷孕母畜要細管。魚塘晝夜勤觀察,做到防患於未然。養魚犹如種糧棉,管理得當奪高產。

  九、夏至的詩詞

  漢朝應劭在《風俗通》中記載:“杜宣夏至日赴飲,見酒杯中似有蛇,然不敢不飲。酒後胸腹痛切,多方醫治不愈。后得知壁上赤弩照於杯中,影如蛇,病即愈。”后因以“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夏至”也是詩人們的詠吟對象,唐朝權德輿《夏至日作》,唐代韋應物《夏至避暑北池》雲:“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公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高居念田裡,苦熱安可當。亭午息群物,獨游愛方塘。門閉陰寂寂,城高樹蒼蒼。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於焉灑煩抱,可以對華觴。”宋朝張耒《夏至》詩:“長養功已極,大運忽雲遷。人間漫未知,微陰生九原。殺生忽更柄,寒暑將成年。崔巍干雲樹,安得保芳鮮。幾微物所忽,漸進理必然。韙哉觀化子,默坐付忘言。”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驟來疾去的雷陣雨,由於降雨範圍小,人們稱為“夏雨隔田坎”。唐代詩人劉禹錫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著名詩句。

  十、立秋的詩詞

  立秋年代:唐作者:劉翰體裁:七絕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篇三:描寫二十四節氣的古典詩詞】

  描寫二十四節氣的詩詞

  一、冬至的詩詞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小至(唐)杜甫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冬至(唐)杜甫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杖藜雪后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望三秦?邯鄲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冬至祭》香燭鮮花紙錢銀,八果八素並八珍。合家召開追思會,緬懷英烈祭先人。――張志真

  二、小雪的詩句(詩詞)小雪日戲題絕句唐張登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猶綠槿花然。融和長養無時歇,卻是炎洲雨露偏。和蕭郎中小雪日作唐徐鉉征西府里日西斜,獨試新爐自煮茶。籬菊盡來低覆水,塞鴻飛去遠連霞。寂寥小雪閑中過,斑駁輕霜鬢上加。算得流年無奈處,莫將詩句祝蒼華。小雪唐李咸用散漫陰風裡,天涯不可收。壓松猶未得,撲石暫能留。閣靜縈吟思,途長拂旅愁。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小雪唐無可片片互玲瓏,飛揚玉漏終。乍微全滿地,漸密更無風。集物圓方別,連雲遠近同。作膏凝瘠土,呈瑞下深宮。氣射重衣透,花窺小隙通。飄秦增舊嶺,發漢攬長空。迥冒巢松鶴,孤鳴穴島蟲。過三知臘盡,盈尺賀年豐。委積休聞竹,稀疏漸見鴻。蓋沙資澶漫,灑海助沖融。草木潛加潤,山河更益雄。因知天地力,覆育有全功。小雪宋釋善珍雲暗初成霰點微,旋聞蔌蔌灑窗扉。最愁南北犬驚吠,兼恐北風鴻退飛。夢錦尚堪裁好句,鬢絲那可織寒衣。擁爐睡思難撐拄,起喚梅花為解圍。

  有被作曲所限,而是扣緊“春”字,全方位地展現立春時節的春景春情,寫得清新自然,情趣橫生。木杪:樹梢;火候:本指烹煮食物的火功,這裏指氣候溫度;土牛兒:即春牛。古代每逢立春前一日有迎春儀式,由人扮神,鞭土牛,地方官行香主禮,勸农民耕種,即“打春”,象徵春耕開始。立春[唐]杜甫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縴手送青絲。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註釋:春盤:古代習俗,立春日用蔬菜、水果、餅餌等裝盤,饋送親友,即為“春盤”。兩京:即長安、洛陽兩都。那對眼:那,通挪,挪動、移動;對眼,雙眼。這一句的意思是說,目光隨着巫峽的滾滾江流移動。杜陵遠客:詩人的自稱。杜陵,即長安東南的杜縣,漢宣帝在此建陵,稱杜陵。杜子美的遠祖杜預是京兆杜陵人,他本人又曾經在杜陵附近的少陵住過,因而經常自稱為杜布衣、少陵野老、杜陵遠客。

  四、驚蟄的詩詞觀田家(唐)韋應物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倉廩物宿儲,徭役猶未已。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作者簡介: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一說卒於貞元九年(793)。義雀行和朱評事(唐)賈島玄鳥雄雌俱,春雷驚蟄余。口銜黃河泥,空即翔天隅。一夕皆莫歸,嘵嘵遺眾雛。雙雀抱仁義,哺食勞劬劬。雛既邐迤飛,雲間聲相呼。燕雀雖微類,感愧誠不殊。禽賢難自彰,幸得主人書。

  五、春分古詩立春陽氣轉,雨水雁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干。春分七絕〃蘇醒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偷聲木蘭花〃春分遇雨徐鉉天將小雨交春半,誰見枝頭花歷亂。縱目天涯,淺黛春山處處紗。焦人不過輕寒惱,問卜怕聽情未了。許是今生,誤把前生草踏青。蝶戀花葛勝仲已過春分春欲去。千炬花間,作意留春住。一曲清歌無誤顧。繞樑餘韻歸何處。盡日勸春春不語。紅氣蒸霞,且看桃千樹。才子霏談更五鼓。剩看走筆揮風雨。畫堂春仲並溪邊風物已春分。畫堂煙雨黃昏。水沈一縷裊爐薰。盡醉芳尊。舞袖飄搖回雪,歌喉宛轉留雲。人間能得幾回聞。丞相休嗔。踏莎行歐陽修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薜荔依牆,莓苔滿地。青樓幾處歌聲麗。驀然舊事心上來,無言斂皺眉山翠。

  六、清明的詩詞唐.杜牧《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此說始於《千家詩》。但《樊川文集》未見,此詩是否真出於杜牧之手,有待商榷。)宋.高菊卿《清明》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賞析:高卿菊為宋代詩人。在這首詩中,作者開篇即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愁雲慘淡的清明祭掃場面:荒郊野外,墓冢累累,紙灰飛揚,泣愁陣陣,草木為之含悲,表現出清明節的特定氛圍。第三聯寫得非常妙,通過“狐狸眠冢上”與“兒女笑燈前”形象的對比,一掃前面的陰霾之氣,墓地荒冢的孤寂和家庭夜晚的熱鬧景象的反差,讓人心裏為之一動,感到清明的祭掃是那樣的虛偽。正因此,作者在結尾寫道“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作者也正是看到了現實世界人情的淡漠,才發出了及時行樂的感嘆。但說實在的,高詩的境界並不是很高。宋.黃庭堅《清明》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蕪/壟)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賞析:這是黃庭堅因得罪權貴蔡京而被貶宜州(今廣西宜山)時所作的一首詩。詩的開頭,描繪出春天萬木萌發,春雷動地,桃李爭艷的熱鬧景象,同時也點出清明時節人們祭掃荒壟,愁雲黯淡的場面。但接着詩人筆鋒一轉,以“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一句,化用

  《莊子??齊人有一妻一妾》中的典故和介子推甘願燒死也不願為官的典故,在對兩種不同人的人生追求的對比中,表現出作者雖遭遇挫折而志節不改的高尚人格。詩中表達了作者高尚的人生追求和價值取向,結尾雖然說無論賢愚,最終還是化為荒冢一丘,歸於虛無,但我們細加推敲,就不難發現,作者在詩中並非是傾吐不平,而是在表明自己不願卑躬屈膝,奴顏媚骨地換取相應地位與富貴的高潔情懷。《清明》(宋)王禹俏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途中寒食》(唐)宋之問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寒食》(唐)韓�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寒食上冢》(宋)楊萬里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閭門即事》(唐)張繼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蘇堤清明即事》(宋)吳惟信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郊行即事》(宋)程顥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明)高啟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清江引清明日出遊》(明)王磐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七、立夏的詩詞寓言二首賈至春草紛碧色,佳人曠無期。悠哉千里心,欲采商山芝。嘆息良會晚,如何桃李時。懷君晴川上,佇立夏雲滋。凜凜秋閨夕,綺羅早知寒。玉砧調鳴杵,始搗機中紈。憶昨別離日,桐花覆井欄。今來思君時,白露盈階�。聞有關河信,欲寄雙玉盤。玉以委貞心,盤以薦嘉餐。嗟君在萬里,使妾衣帶寬。壺中天/念奴嬌朱元夫人生有酒,得閑處、便合開懷隨意。況對壽、龜仙鶴舞,猶直壺天一醉。蠶麥江村,梅霖院落,立夏明朝是。樽前回首,去年四月十二。依舊洛里吟窩,華台書隱,心事無懷氏。偃鼠醯雞空擾擾,海月天風誰寄。珠璧禎祥,鬥牛光景,預可占斯世。先生出否,明年方六十歲。立夏日憶京師諸弟韋應物改序念芳辰,煩襟倦日永。夏木已成陰,公門晝恆靜。長風始飄閣,疊雲才吐嶺。坐想離居人,還當惜徂景。鄉中每以寒食立夏之間省墳客夔適逢此時凄然陸遊松陰系馬啟朱扉,��青紅正此時。守墓萬家猶有日,及親三釜永無期。詩成謾寫天涯感,淚盡何由地下知。富貴賤貧俱有恨,此生長廢蓼莪詩。鄉中每以寒食立夏之間省墳客夔適逢此時凄然陸遊手持綠酒酹蒼苔,今歲何由疋馬來。清淚不隨春雨斷,孤吟欲和暮猿哀。皂貂破弊歸心切,白髮凄涼老境催。誓墓只思長不出,松門日日手親開。五月槐花飄香立夏陸遊赤幟插城扉,東君整駕歸。泥新巢燕鬧,花盡蜜蜂稀。槐柳陰初密,簾櫳暑尚微。日斜湯沐罷,熟練試單衣。立夏前二日作陸遊晨起披衣出草堂,軒窗已自喜微涼。余春只有二三日,爛醉恨無千百場。芳草自隨征路遠,遊絲不及客愁長。殘紅一片無尋處,分付年華與蜜房。四月旦作時立夏已十餘日陸遊京塵相值各匆忙,誰信閑人日月長?爭恭弘=叶 恭弘蠶飢鬧風雨,趁虛茶�斗旗槍。林中晚筍供廚美,庭下新桐覆井涼。堪笑山家太早計,已陳竹几與藤床。四月二十八日作又行遍人間病不禁,四月欲盡五月初,九十未及八十餘。開口何曾談世事,收身且復愛吾廬。山中立夏用坐客韻文天祥歸來泉石國,日月共溪翁。夏氣重淵底,春光萬象中。窮吟到雲黑,淡飲勝裙紅。一陣弦聲好,人間解慍風。

  八、小滿的詩詞小滿小麥粒漸滿,收割還需十多天。收前十天停澆水,防治麥蚜和黃疸。去雜去劣選良種,及時套種糧油棉。乾旱風害和雹災,提早預防災情減。芝麻黍稷種尚可,春棉播種為時晚。早春作物勤鬆土,行間株間都鋤嚴。�棉擗杈狠治蟲,酌情追肥和澆灌。

  麥前抓緊把炕換,炕洞砸碎堆田邊。早修農具早打算,莫等麥熟打轉轉。果樹疏果治病蟲,及時收理桑蠶繭。畜禽管理加措施,懷孕母畜要細管。魚塘晝夜勤觀察,做到防患於未然。養魚犹如種糧棉,管理得當奪高產。

  九、夏至的詩詞漢朝應劭在《風俗通》中記載:“杜宣夏至日赴飲,見酒杯中似有蛇,然不敢不飲。酒後胸腹痛切,多方醫治不愈。后得知壁上赤弩照於杯中,影如蛇,病即愈。”后因以“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夏至”也是詩人們的詠吟對象,唐朝權德輿《夏至日作》,唐代韋應物《夏至避暑北池》雲:“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公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高居念田裡,苦熱安可當。亭午息群物,獨游愛方塘。門閉陰寂寂,城高樹蒼蒼。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於焉灑煩抱,可以對華觴。”宋朝張耒《夏至》詩:“長養功已極,大運忽雲遷。人間漫未知,微陰生九原。殺生忽更柄,寒暑將成年。崔巍干雲樹,安得保芳鮮。幾微物所忽,漸進理必然。韙哉觀化子,默坐付忘言。”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驟來疾去的雷陣雨,由於降雨範圍小,人們稱為“夏雨隔田坎”。唐代詩人劉禹錫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著名詩句。

  十、立秋的詩詞立秋年代:唐作者:劉翰體裁:七絕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