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如何看待民諺
民諺即民間熟語,小時候在故鄉,人們總是在閑聊時,不經意間一串民諺就隨口而出,似乎不需要任何加工和思忖就水到渠成,與即時即景所要表達的意思,黏合得天衣無縫。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民諺極具地方特色,符合當地勞動人民的風俗習慣、飲食習慣和人文天象,涵蓋了耕種收穫、婚喪嫁娶以及為人處世的準則。民諺是母親口中做人的道理
上世紀饑饉年代,為了活命,很多人學會了“偷”,見到能充饑的東西就拿回家。一次,我哥哥去城裡買鹽,回來時見路邊不知誰家開的荒地里,南瓜恭弘=叶 恭弘子下有個南瓜,就順手牽羊拿回家,到家后卻發現把鹽袋掉了。
母親知道后,生氣地說:“人怕壞心,樹怕壞根,人壞了良心要遭報應的!你瞧瞧,多靈驗!兒啊,咱人窮志不能短,學啥也不能學偷!你趕緊把南瓜給人家送回去!”哥哥苦笑一聲:“娘,就你認死理,這天已經黑了,又沒人瞧見,甭往回送了吧?”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不為,小沖兒(麻雀)飛過去還要留個影兒嘞!”母親生氣地轉回屋裡,拿了個手電燈遞給哥哥:“鹽袋丟了還能找回來,人要是丟了良心可就沒地兒尋了。這個老南瓜從哪兒摘的,還送回那兒,原樣蓋好,別讓其他人發現了再偷去,說不定這家人指望它度過難關呢。”
哥哥雖不情願,還是按照母親說的去做了。他出村不遠就找回了丟失的鹽袋,又走了三四里地,才把老南瓜原樣放回去。時隔半個多世紀,我經常想起母親那語重心長的話,那些樸實的鄉村俚語,飽含着許多做人的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有些人一根筋,任憑你把舌頭磨破,把牙齒再磨上半截,他還是認死理,像一盆糊塗漿子,“有飯端給飢人,有話說給知人”,說的就是對於這樣的糊塗人,就別給他白費口舌。
兩口子生氣了,或者婆媳拌嘴了,常有鄰居這樣相勸:“人常說,誰家勺子不碰鍋沿兒,誰家灶火不冒煙兒,成人家過時光,誰能沒個一言半語?磕磕碰碰純屬正常,不必計較。”
“都是一塊地的蟲兒,別亂咬。”“活人不能讓尿憋死”,“不能弔死在一棵樹上,”“送人送到家,幫人幫到底”“露頭的椽子先爛”等。
這些民諺感覺像蒸熟的薄皮紅薯,籠蓋一揭,味兒噴哆哆的,筷子一插就到底兒,一點兒也不夾生。若要用一個詞兒形容,卻又很難表達,就是既通透,味道又很濃的那種。
不說幾句民諺,你也好意思逗小孩?
“小煤火,燉上鍋,皮渣肉菜棗花饃。”
“臘月集了,新年來了,閨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婆婆要的是花生核桃。”
“滴滴金兒,小炮兒,蠍子光蟄小閨女兒。”
這些民俗諺語幾個短語就是一幅瑰麗的畫圖。忽閃閃的大碗皮渣肉菜,頭白面的棗花饃饃,在過去的饑饉年代,一想口水就豐潤起來。過年的花呀炮呀,花生核桃,再配上滴着小火花的滴滴金兒,想一想就醉幾分,孩子們哪個不是掰着指頭數日子?
等待新年心情該是多麼急迫呀!可是為啥“蠍子光蟄小閨女兒”?這與過年的場面多不和諧呀!在故鄉,大人逗小孩子玩,不把孩子逗哭不罷休。
你想,小女孩兒聽了“蠍子光蟄小閨女兒”后,會咋想?人家拿着滴滴金兒小炮兒玩,可是那褐色的大肚蠍子專門蟄小閨女兒,咋能不害怕呢?於是顰眉,撇唇,那欲哭非哭的樣子是否很逗趣兒?
在鄉下,逗小孩,也是社會和諧的表現形式,如果誰家孩子沒人逗,說明他家人緣不好,四鄰不和。小孩子光着屁股滿街跑,大人嘴邊的話:“來,拿小刀兒,把他的小雞兒割了!”說著,就裝出找刀子的架勢,小孩子急忙夾緊腿,倆手捂着小雞兒,哇的一聲哭出來,其他人一陣鬨笑。
孩子不聽話時,大人會用“嚇唬”當剎手閘,一說“黑老貓了――”,孩子就乖乖兒的。黑老貓啥樣兒?誰也沒見過,反正一提起黑老貓小孩子都害怕。
有的孩子一瞧別人嘴動,自己嘴裏就伸出巴掌,以為人家吃的好東西,眼兒巴眼兒看的,大人說:“吃嘴精,打燒餅,打不動,可街(滿街)蹦,一蹦蹦到老婆兒家吃nie(人家)一口嗝眼媽(沒奶水,癟了的奶)。”聽到這話,孩子立馬就把舌頭縮回來,繃緊雙唇,表示自己不是吃嘴的孩子。
民間諺語把嬰兒發育階段歸納為“二抬三翻六會坐,七滾八爬周會走”,不過一般家長十分重視抬頭、會坐和走步,忽視爬和滾,有的嬰兒,爬不好或沒怎麼爬就會走路了。如今優生優育,嬰兒也跟着社會的快節奏發育,學啥都比以前的孩子早。
在養育方面,有“嬌生慣養,不出好兒郎。”“小孩不能慣,慣了一定亂”等民諺。如今幾個大人圍着一個小孩子轉,任由孩子霸氣霸道,這些老話作家長的是應該學學了。
斷茬兒的不只是民諺,而是民風和家風
我村有個不孝兒子不贍養他父親,他的兒子長大結婚後怕老婆,也不孝順他,有人說“房檐滴水點點照”;也有人說:“麻尾翹,尾巴長,娶了媳婦忘了娘”。
鄰村有個六親不認的“三隻手”,只要讓他碰着了,不管多親多厚,他都順手牽羊,使親戚鄰居防不勝防。他兒子上了學,常被同學告發偷鉛筆橡皮之類的小東西,有人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啥爹啥孩子,啥蒜抽的啥薹子”。這些民諺,寥寥幾字就把事物的本質揭示得透徹明了。
故鄉的氣象諺語最多。突然颳起一陣大風,下了幾滴雨,轉眼天晴了,人們紛紛從避雨處走出來:“不下了啊。”“可唄吧,早看東南遲看西北。東南亮堂堂的,知道下不大。”“忽雷大雨點稀。”
還有“飯食(吃早飯時)雨兒,下到底兒(下一整天)”;“東絳(彩虹)忽雷西絳雨,南絳出來刀子雨,北絳出來賣兒女”,“頭伏有雨二伏旱,三伏有雨吃飽飯”,“南風倒北風,不下也可星(零星小雨)”……這都是勞動人民上千年生活經驗的積累,雖然和如今的氣象預報一樣,不是十分精確,但對農耕時代人們的耕作生活,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春捂秋凍,到老沒病”,好多民諺似乎就壓在老農舌根,一旦派上了用場,張嘴就蹦出來。
但是,在社會的進程中,隨着普通話的普及和氣象信息的暢通,如今除了六十年代以前的老人,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還能說上幾段,八零后就基本上斷茬兒了。
“老人不講古,後人會失譜”,這茬兒斷的不僅僅是幾句口口相傳的民諺,而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民風、家風及做人底線的傳承。
河南民間的民諺俗語,涵蓋了婚喪嫁娶以及為人處世的準則
-------------------------------------------------------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