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春季養生小常識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
每年陽曆的6月21日或22日,太陽到達黃經90度時,為夏至日。至是極的意思,夏至也叫日長至。過了夏至,太陽的直射點逐漸往南移動,北半球的白天就會一天比一天短,夜晚一天比一天長。
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南方各地從日出到日落大多為十四小時左右。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並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積蓄,並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
夏至,不僅是一個重要的節氣,還是中國最古老的節日之一,有一種觀點認為傳統節日中的端午節就是源自夏至節。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
夏至之後,我國大部分地區將進入盛夏,這是一年中最難熬的暑熱關。夏至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養生節氣!
過了夏至,就到了一年天氣最熱的時候――三伏天,故夏至的養生保健尤為關鍵。那麼夏至如何養生?夏至養生方法有哪些呢?
女性春季養生小常識
1、要清涼
這個多指穿着及生活環境。夏季不要穿得太厚,很多年輕人喜歡穿牛仔服飾,夏季不適合穿這種衣物。衣服顏色盡量以淺色為主,這樣才能少吸熱。衣服的布料盡量選用棉質及亞麻,這樣容易吸汗和透氣。居室宜清涼,早晚室內氣溫低,應將門窗打開,通風換氣。中午室外氣溫高於室內,宜將門窗緊閉,拉好窗帘。陰涼的環境,會使人心靜神安。
2、忌夜食生冷
夏季夜短,年事稍長之人,或體質稍弱者,腹中常冷,不易消化飲食,生菜、瓜類等,本為夏季忌食之品,夜間尤其要注意食用此類食物。夜間亦要注意不要吃肉、面、生冷、粘膩之物,否則可見腹脹、吐瀉交作等病症。
3、晚睡早起睡午覺
此時節,起居調養應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而老弱者則應早睡早起,盡量保持每天7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從這天開始,一定要睡午覺。夏至陰生,在中醫理論中,午覺是以陽養陰,子覺是以陰養陽。只要能合上眼睛一會,就能達到很好的養陰效果。

4、清淡飲食多吃蔬果雜糧
夏至時節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食,以免損傷脾胃;厚味肥膩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熱生風,激發疔瘡之疾。
5、每天2000ml水防頭痛頭暈
夏至時節,大多數人會有全身睏倦乏力以及頭痛頭暈的癥狀,嚴重者可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究其原因,首先是由於這一時節氣溫高,人體只能通過排汗來散熱,使人體內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時若不及時補充水分,就會使人體血容量減少,大腦會因此而供血不足,進而造成頭痛頭暈。造成頭痛頭暈的另一種原因是,人體出汗時體表血管會擴張,更多的血液會流向體表,這種血液的再分配可使血壓偏低的人血壓更低,從而發生頭痛頭暈。
6、靜息調心
根據中醫五行理論,夏天是養心的季節。三國琴師嵇康是着名的養心學家,他認為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應“常如冰雪在心”,即“心靜自然涼”。聽慢音樂是一個調息的好方法。音樂中的音符也含有陰陽五行的元素,和節奏快的音樂能增強體內陽氣、助人興奮的效果相反,舒緩音樂可以幫助呼吸慢下來,讓心髒得到休息。
7、溫水洗澡
每日溫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膚清潔涼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因為,溫水沖澡時的水壓及机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經系統興奮性降低,體表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改善肌膚和組織的營養,降低肌肉張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抵抗力。
8、忌夜卧貪涼
不可晚上睡覺整夜開空調冷氣,這種習慣易導致傷風、面癱、關節疼痛、腹痛腹瀉,對身體的損傷是嚴重的。對小兒甚至不要在其睡着之後扇風取涼,否則,易於罹患手足抽搐、口噤不開、風痹等病症,人們往往不知其害,所謂愛之深,則害之甚。諺語有“避風如避箭,避色如避亂,加減逐時衣,少餐申后飯”的養生口訣,均可以理解為夏季的養生要求。
9、適當鍛煉身體
鍛煉的時間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為涼爽的時候進行,場地可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清新的地方,鍛煉的項目以散步、打太極拳、做廣播體操為好,劇烈的運動不宜做。
10、外出採取防晒措施
此時節,公眾應避免在強烈的陽光下暴晒,外出時,應採取防晒措施,如打傘、戴遮陽帽、塗防晒霜等;隨身要備有人丹、藿香正氣水、十滴水、清涼油等。另外,從服裝的顏色上來講,最好穿紅色的衣服,因為紅色的衣服可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線,進而保護皮膚,防止皮膚老化甚至癌變。
到了夏至,各家各戶就要開始準備一些防暑葯了。金銀花、菊花、荷恭弘=叶 恭弘、仁丹、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無極丹、避瘟散等防暑葯宜常備身邊,預防中暑,安全度夏。

夏至飲食宜食苦酸咸,飲食調養,有夏時心火當令,心火過旺則克肺金之說(五行的觀點),故《金匱要略》有“夏不食心”的說法。根據五行(夏為火)、五成(夏為長)、五臟(屬心)、五味(宜苦)的相互關係,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氣而制肺氣。夏季又是多汗的季節,出汗多,則鹽分損失也多,若心肌缺鹽,心臟搏動就會出現失常。中醫認為此時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鹹味以補心。《素問・臧氣法時論》曰:心主夏,“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欲�,急食咸以�之,用咸補之,甘瀉之”。就是說藏氣好軟,故以咸柔軟也。從陰陽學角度看,夏月伏陰在內,飲食不可過寒,如《頤身集》所說:“夏季心旺腎衰,雖大熱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涼粉、冷粥。飽腹受寒,必起霍亂。”心旺腎衰,即外熱內寒之意,因其外熱內寒,故冷食不宜多吃,少則猶可,貪多定會寒傷脾胃,令人吐瀉。西瓜、綠豆湯、烏梅小豆湯,雖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鎮食之。按中醫學的臟與臟之間的關係講“腎無心之火則水寒,心無腎之水則火熾。心必得腎水以滋潤,腎必得心火以溫暖”從中不難看出心、腎之間的重要關係。
1、飲食要注意少糖
夏季的時候,吃一些甜品,點一杯飲料是很多人的選擇。只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夏季如果吃糖太多的話,是會引發一系列身體疾病的。像是痱子、高血糖等疾病。所以說,三伏天飲食,一定要注意少糖。
2、飲食應以開胃為主
在夏日的高溫天氣下,很多人都很容易沒有食慾,吃不下飯。只是,如果三伏天飲食量太少,身體熱量補充太少的話,是很容易導致中暑的。所以說,三伏天飲食,一定要注意開胃。
至飲食推薦
1、夏至吃什麼好:夏至養生防晒食物――西紅柿
夏至多吃西紅柿可防晒。如果每天食用40克西紅柿醬,被太陽晒傷的風險將減少40%。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番茄紅素在起着主要的作用。西紅柿新平味甘、酸,有清熱解毒、涼血平肝、健胃消食、生津止渴、補血養血和增進食衣的功效。現代營養學認為兩者富含多種維生素。絲瓜西紅柿粥有清熱祛暑、除煩止渴、補益利五臟之功,男女老少皆宜。

2、夏至吃什麼好:夏至養生健脾胃食物――綠豆粥
夏至,炎熱的夏天就正式開始了。太倉人夏季飲食講究清淡,過了夏至,清涼解暑的粥往往是餐桌上最常見的食品。在美食家袁枚看來,粥是非常重要的一種食品。綠豆粥夏天多吃粥類食品,是我國傳統的保健方法,對身體大有好處。喝粥最好喝綠豆粥,綠豆新涼,有清熱解暑的功效。用於防暑的粥還有荷恭弘=叶 恭弘粥、鮮藕粥、生蘆根粥等。
3、夏至吃什麼好:夏至養生清熱解暑食物――熱茶
夏至炎熱離不開飲料,首選不是各種冷飲製品,也不是啤酒或咖啡,而是極普通的熱茶。茶恭弘=叶 恭弘中富含鉀元素(每100克茶水中鉀的平均含量分別為綠茶10.7毫克,紅茶24.1毫克),既解渴又解乏。美國的一項研究指出,喝綠茶還可以減少1/3因日晒導致的皮膚晒傷、鬆弛和粗糙。據英國專家的試驗表明,熱茶的降溫能力大大超過冷飲製品,乃是消暑飲品中的佼佼者。
4、夏至吃什麼好:夏至養生健脾燥濕食物――苦菜
苦味菜俗話說:天熱食“苦”,勝似進補。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苦味素、生物鹼等,具有抗菌消炎、解熱祛暑、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等多種功效。中醫學認為,夏至暑盛濕重,既傷腎氣又困脾胃,而苦味食物可通過其補氣固腎、健脾燥濕的作用,達到機體功能平衡。常見的“苦”味食物有苦瓜、苦菜、芥藍等。需注意的是,苦味食品一次別吃太多,否則容易引起噁心、嘔吐等不適反應。
5、夏至吃什麼好:夏至養生清暑解渴食物――西瓜
西瓜味甘甜、新寒,民間又叫“寒瓜”,是瓜類中清暑解渴的首選。西瓜營養十分豐富,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成分。因其含有96.6%的水分,能補充夏天人體散失的大量水分。因此民間有“每天半個瓜,酷暑能算啥”的說法。夏天出現中暑、發熱、心煩、口渴或其他急新熱病時,均宜用西瓜進行輔助治療。西瓜皮也可用來涼拌、炒菜吃。
炎熱的仲夏即將到來,空氣中的煩悶已經蠢蠢欲動,喜怒無常的暴雨也將肆無忌憚,調整好心態吧,讓我們一起攜手相伴盛夏時光。
文章轉載自網絡,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及時刪除。
代茶飲調理體質
1、脾虛濕盛體質可選用金玉飲暖茶
金玉飲暖茶的功效就是健脾溫陽化濕,適用於脾陽虛導致的身體困重乏力,大便溏瀉,舌體胖大有齒痕的寒濕中阻。
2、濕熱體質可選用青玉飲青茶
青玉飲清茶具有清熱除濕化痰通便作用,適用於因濕熱痰阻引起的肥胖,痤瘡,脫髮,便秘。
3、氣血虧虛體質可選用白玉飲暖茶
白玉飲暖茶具有是補氣養血,理氣活血作用,適合於氣血不足,氣血不暢,肝氣鬱結所引的貧血,月經不調,黃褐斑等。
4、氣滯血瘀肝氣鬱結
可選用白玉飲暖茶聯合青玉飲清茶
青玉飲清茶具有清熱除濕理氣通便作用,與白玉飲具有補氣養血理氣活血作用,兩者合用起到調理氣血,疏肝解郁,逐瘀通絡作用。(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