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外向性格和內向性格的區別
外向與內向的區別在於客體的態度有了這些基本認識后,我們可以開始進入榮格的性格學了!
他假定一個“快樂的慾望“,作為自己的性格學基礎,但是用法和佛洛依德不同,榮格把它解釋成“心的能源”。心的能源,並不是心的“力”,而是心的過程的“強度”。
“快樂的慾望”的展現於外,稱為“外向”;展現於內,稱為“內向”。外向成為一種習性時,稱為“外向型“;內向成為一種習性時,稱為“內向型”。兩者的區別,在於對客體的態度。外向型的人對客體表現出积極的態度,內向型的人對客體表現出消極的態度。
兩者的差異很大,對此也十分明顯,不是心理學專家也能辨認出來。
一方是縮在自己的殼甲蟲,別人完全摸不清他的思緒,有時變得膽小如鼠(內向型),另一方則完全相反,開放、爽朗、很好相處,樂於助人也不拒絕別人的幫助(外向型)。但這並不是兩個毫無關聯的個例,而是兩個典型的“根本態度”。
外向型的人,配合客體而思考、感覺、行動。關心,完全用在客體,以客體為優先。所以,這種人容易受客體的影響制約。反之,內向型的人並不關心客體,以主體為優先。仔細觀察這種人的思考、行動、感覺、行動,會發現所有的動機都來自主體,客體只有副次價值。
就舉一個和外國人交往的例子。外向型的人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外國人很感興趣,進而模仿吸收,嚴重時甚至失去自我。內向型的人則是藉著交往,反省自己的生活方式、對事物的看法和感受等等,檢討國人的優缺點,如果有什麼改變,一定是讓自己更好。
外向型的人對環境中的人物和事物,反應积極關心外界,容易受外界影響,也能影響外界。對生的或新的環境也不畏縮,和大家維持良好的關係。
內向型的人對環境中的人物和事物,反應消極。憑內心的主觀因素做決定,不容易受外界影響。不關心外界,不喜歡受外界影響,也不願意影響外界,因此變得團鎖而缺乏社交活動,多半傾向自我反省。
一般對外向型的評論是“經常消耗自己,把自己推展到萬物之中”,對內向型的評論是“躲避外界的要求的,晝不為客體耗費能源,反為自己建立強力安全護圍”。這兩個根本態度,是對環境的典型“適應方法”。
但是,榮格並非把個人歸屬於這兩類,甚至認為一個人的人格中並存着兩類傾向,只是平常其中的某一類佔優勢,成為有意識的態度。居於劣勢的不被意識,列入“個人的無意識”。外向型人,“自我”為外向,“個人的無意識”為內向。內向型的人,“自我”為內向,“個人的無意識”為外向。
對周圍的人設防線,態度冷漠,這種人一看就知道是內向型的人,本人也這麼認為。但是,在內心深處也可能隱藏着他人和本人都不知道的熱情。平日沉默不愛多活、出風頭的人,有一天可能會突然尖銳的提出質問,侃侃發表自己的信念。
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兩面性。
外向型的人,無意識態度屬於內向性格,會補償缺失感,以免外向態度露出破綻。但是,當無意識的壓抑過度時,便會打出反抗旗幟,以自我為中心,出現利己的、原始的、幼兒的傾向。極端下產生的神經症,多半為歇斯底里。
內向型的人,無意識態度屬於外向性格,有補償作用,當壓抑過度時,意識和無意識交戰,直到疲勞困憊為止。內向型最容易罹患的神經症是精神衰弱症(不安、神經衰弱、神經質、各種強迫癥狀、恐懼症、疑病症等)。
外向性格的人和內向性格的人有什麼不同?
-------------------------------------------------------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