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養生 正文

惟賢長老:孔子所說的“知天命”是指的什麼?

掃碼手機瀏覽

熱門測算

惟賢長老

問:孔子說自己“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他那個“知天命”知什麼天命,“從心所欲不逾矩”,他達到一個什麼境界?

惟賢長老答:他那個境界是世間法的境界。‘‘三十而立”立事業嘛,離不開功名利祿,這不是佛法的基本思想。佛法是要淡於世俗,主要是為眾生救苦難,不在功名利祿上講,這是有區別的。

“四十而不惑”是對於人世道理建立起認識,曉得這個道理了。

“五十而知天命”呢?所謂“天命就是天道的循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萬物能夠生長離不開天道,而天道的中心就是仁愛,這是儒家主講的。儘管說仁愛,但它是有範圍的,佛法那個慈悲好了不起啊!目標不同。《金剛經》頭一段就說明了佛家的慈悲,比這個就高得多。

“六十而耳順”,耳順是什麼?就是眼睛很清亮,耳朵很通達一些道理,就是自然的了。耳順就是自然對於這些道理不再迷惑了。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到了七十歲就更進一步了,就是由勉強到自然,自然的行動都不超越規矩了,這個就像我們佛家修行次第說到那個七地菩薩、八地菩薩時一樣,七地觀空,他還勉強;到了八地觀空,他就是自然的了。無功用行,是一樣的道理,但是這個觀空與有的道理,不是儒家講的。也就是說,他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就是很自然的,有規矩,有方圓,把人格提高了,是這個意思。

所以,這個道理與佛家道理比較啊,是在世間法裏面。以《瑜伽師地論》中所講之“四種真實”來衡量,屬於世間真實,同時也通道理真實,雖然包括這兩個真實,但進一步要煩惱障凈智所行真實、所知障凈智所行真實,那就辦不到。煩惱障要達到我空、人空,所知障要達到法空。煩惱障凈智是趣聲聞緣覺到解脫境界,所知障凈智是菩薩到佛的境界,他就辦不到這個,恰恰是兩碼子事。

摘自《惟賢長老答疑三百問》


-------------------------------------------------------

閱讀全文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